:::
華麗的歌舞是百老匯的註册商標。(黎衡 提供)
紐約 藝術之旅/紐約

迷人的百老匯音樂劇

凱迪拉克禮車開上舞台,直昇機從天而降,撼人的場景調度搭配華麗的音樂歌舞劇,這就是紐約聞名於世的百老滙。如同好萊塢,百老滙是美國的另一個「夢幻工廠」,每年花費龐大經費,爲超過數以千萬人計的觀衆製造驚奇和娛樂,在劇場的歌聲魅影中令人忘記現實的一切。

凱迪拉克禮車開上舞台,直昇機從天而降,撼人的場景調度搭配華麗的音樂歌舞劇,這就是紐約聞名於世的百老滙。如同好萊塢,百老滙是美國的另一個「夢幻工廠」,每年花費龐大經費,爲超過數以千萬人計的觀衆製造驚奇和娛樂,在劇場的歌聲魅影中令人忘記現實的一切。

我們常說的「百老匯」(Broadway),是指曼哈頓島上用來分東街、西街的一條路名,紐約市的布魯克林區,皇后區,甚而西岸的舊金山也有「百老匯」。不過紐約的百老匯,因爲有「音樂劇」(musi-cal)而舉世聞名。

百老匯的音樂劇,主要可以分成美國製與英國製兩種,紐約今天最受歡迎的音樂劇,不管是新戲或劇院裡常年演出的舊戲,幾乎都是倫敦首演成功之後,轉到紐約繼續保持轟動。

我們最常掛在嘴上的音樂劇:《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貓》(Cats)、《西貢小姐》(Miss Saigon)、《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和《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其實都是倫敦進口到紐約的熱門音樂劇。

美國自製的音樂劇,在八〇年代以前也曾經風光過一陣子,其中以《歌舞線上》(A Chorous Line)連演十五年最爲風光。這部曾改編成電影的音樂劇在九一年落幕的時候,成了紐約市當年一大新聞,戲院內外都擠滿看過的觀衆,這樣的盛況恐怕只有尤伯.連納八五年的《國王與我》吿別演出才有得比。

百老匯的音樂劇,除了要有大場面的舞蹈與動聽的歌曲之外,換景迅速與豪華富麗的佈景也是重要的票房保證,以《西貢小姐》爲例,當男主角撤離越南時,舞台中央從天而降的直昇機與現場撼人的音效配合成一幅震撼的畫面。《歌劇魅影》當中一場「魅影」與克莉斯汀在舞台上划船的場面,和《悲慘世界》當中的巷戰場面都讓觀衆回味無窮、津津樂道。

《貓》劇一開場,各種性格的貓從舞台、觀衆席出現,那種活靈活現的動作與化粧堪稱劇場奇觀。而去年的東尼獎最佳音樂片得主《爲你痴狂》則是一開場就把一輛凱迪拉克禮車開上舞台。音樂劇的「音樂」爲「劇」之外,還得有驚人的場景來配合,觀衆才會一而再的進入戲院。

百老匯的音樂劇在大戰期間、大戰之後,以至於今天都被視爲人心的麻醉劑,觀衆進劇場去看那些美麗的舞蹈、佈景,耳朶聽的是美麗的音樂──劇終帶著受感動的心情回家,而大多數的音樂劇都是以完美的結尾收場,看音樂劇自然是一項極大的享受。

音樂劇在紐約是一項與「言必有物」的非主流劇場大不相同的「娛樂」。娛樂有什麼不好呢?我記得我到百老匯看的第一齣音樂劇是《西貢小姐》,開場前,現場的樂團就已在演奏輕鬆的音樂,觀衆席間還有領位員在叫賣望遠鏡:「想看到西貢小姐全裸的身體嗎?」,觀衆自然在被逗笑之餘就掏錢出來買這個「希望」。

隨著迅速的換景與華麗的佈景出現,觀衆不斷的以掌聲喝采,當男女主角唱出優美的歌曲之後,席間又是一陣喝采,最後當西貢小姐舉槍自殺之後,全場傳出嘆息的聲音──很像職業比賽當中,明星球員擊出高飛球被接殺的那一刹那一樣。而觀衆回報演員謝幕的動作是:全場起立鼓掌。

音樂劇製作費動輒花費兩百萬美元以上,如何讓觀衆掏荷包進劇場,還得有宣傳來做輔助。百老匯的每一齣音樂劇都有一個淸楚訴求,而長演型的音樂劇則要以外地版本新推出來刺激票房。例如《悲慘世界》的宣傳重點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音樂劇」──觀衆超過兩千五百萬人,而《貓》則是百老匯目前保持連演十年不輟的「從現在到永遠」了。

到紐約的觀光客,如果不到百老匯看音樂劇,就像是觀光忘了買紀念品一樣,別人恐怕找不到你「曾到紐約一遊」的證據,除了國際觀光客之外,美國本土的觀光客也占了紐約百老匯消費人口的大宗,你時常可以在開演前的劇院門口發現幾輛載客的大巴士。

喜歡音樂劇的觀衆,除了可以買到熱門音樂劇的音樂原聲帶、T恤、明信片、浴巾、帽子……之外,今年還將有「音樂劇郵票」出現!美國郵政總局爲了紀念美國自製音樂劇《奧克拉荷馬》(Okla-homa)首演五十周年,特別推出了紀念郵票,看來,音樂劇被拿來當做茶餘飯後的話題又多了一項。

劇場其實就是提供「娛樂」的地方,有人希望得到心智、精神的娛樂,有人喜歡視覺、感官的娛樂。百老匯音樂劇提供觀衆的娛樂大概屬於後者。而且這種娛樂還發展出一整套的製作系統來維持運作,不管是歌舞人才的訓練、舞台技術與設計的實際工程,都要有上下游的工業與學校合作發展。百老匯音樂劇至少發展了五十年以上,只要人們仍然有娛樂的需要,百老匯就永遠能再發展另一個五十年。

到百老匯看音樂劇?爲什麼不!

 

特約撰述|黎衡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