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主義戲劇所追求的詩情畫意和意在言外的「內在眞理」,讓許多讀者都能直覺地產生共鳴。相對地,象徵主義的舞台演出──那種「沈悶的劇場」卻令觀衆叫苦連天,但是,也吸引了一群執拗、瘋狂的年輕藝文知識份子的追隨。
「寫實主義及其描繪生活的方式已經過時了。現在,我們要搬演『不眞實』的東西。我們不應該描繪現實中的生活,而是要捕捉在高超的情緒瞬間,我們的幻想、靈視模『糊』地感知到的生活。這種精神狀態即我們的場景所要傳達的東西;像新派畫家使用畫布、新派音樂家寫作音樂、新派詩人寫詩一樣,沒有明白的輪廓,沒有確定、完整的旋律,甚至連明確地表達出來的主題意念都沒有。新藝術的力量在於顏色、線條、音符和聲韻的結合,產生種種的整體氣氛,讓觀衆無意識之間體會到我們的生活。顏色、線條、音符和聲韻提供了許多暗示,讓最漫不經心的人都能以自己的想像來創造。」
這段文字讀起來很像是個象徵主義詩人在詆毀寫實主義,宣佈某種更眞實、更新潮的藝術新世界就要誕生了。然而,這段文字卻是「寫實主義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一九〇五年寫的。一八九八年莫斯科藝術劇院演出《海鷗》轟動四方之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跟寫實主義劇場幾乎成了一體的兩面。事實上,史氏自己對非寫實的劇場一直很感興趣。一九〇四年,他在莫斯科藝術劇院推出了象徵主義劇作家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的《闖入者》、《群盲》、和《內在》三個獨幕劇。一九〇五年,更在劇院成立小劇場,委由梅耶荷(Vsevelod Meyerhold)來進行非寫實主義劇場的各種實驗、創新。
「寫實主義大師」對非寫實主義劇場的信念和興趣,也許値得我們某些自認爲是寫實主義信徒的劇場工作者做個參考:「寫實主義及其描繪生活的方式(在一九〇五年)已經過時了。」
眞實何在
其實,早在寫實主義戲劇於一八八〇年代來勢汹汹之際,以易卜生爲代表的寫實主義戲劇,以及以自由劇場爲首的寫實主義演出,不僅遭受保守派的攻擊,也引起更年輕一代藝術家的不滿。一八八五年,法國詩人尙.莫赫亞(Jean Moréas)發表了一篇宣言,「象徵主義」終於成了這些對寫實主義不滿份子所擎起的第一面大纛。
寫實主義最爲人詬病的地方在於它堅稱只有五官所能知覺到的事物才是「眞實」的。這種實證主義的「科學觀」,對象徵主義者而言,簡直是在捨本逐末。他們深信生活中的某些「眞實」,甚至是「更高的眞實」,只能在神話、儀式、幻夢或狂喜瞬間的一些影像中瞥見。因此,藝術家必須捨棄客觀、膚淺、片段的描繪,要藉由「象徵」──某種經統合主體與客體、精神與物質、感性與智性、共相與殊相、自然與人爲的靈媒──來暗示、傳達生命的眞理。
以梅特林克今天在台灣依然常被演出的獨幕劇《群盲》爲例:一群盲人由一位老敎士帶領到森林裡去散步。老敎士跑去取水卻許久都沒回來,於是,這群盲人開始不耐、猜測、驚慌,無助地被遺忘在漆黑的森林裡。全劇沒有什麼戲劇衝突,只呈現出一群盲人失去嚮導的處境。時代、地點和人物都不明確,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人物身上。因此,《群盲》可以從宗敎、政治、社會的各種角度加以銓釋:這群盲人可以是被誤導的信徒,文革時候的紅衛兵,等候六合彩開獎的賭徒。「一群盲人」這個象徵甚至可以讓我們瞥見我們自己身不由己地陷入的人生困境。
留下深遠影響
除了梅特林克之外,象徵主義的代表性劇作家尙包括克勞德(Paul Claudel)、王爾德(Oscar Wilde)、霍夫曼史特(Hugo von Hofmannsthal)、安德烈葉夫(Leonid Andreyov)和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等。由於象徵主義的反寫實主義傾向,相對於後來的立體主義、達達主義、構成主義或超現實主義而言,並不十分激烈,基本上仍肯定「爲人生而藝術」或「爲藝術而藝術」,文學藝術性質濃厚,因此,對中國現代戲劇也產生了相當的影響。王爾德的《莎樂美》一劇被王光祈譽爲「凡硏究話劇者必須一讀的英國文豪王爾德之最大傑作」,直接影響了五四時代王統照的《死後之勝利》、白薇的《琳麗》、和陶晶孫的《尼庵》。向培良《沉悶的戲劇》三種,顯然受到梅特林克不少啓發,他認爲梅特林克的《群盲》是「逕直表現情緒的成功之作」。
象徵主義戲劇所追求的詩情畫意和意在言外的「內在眞理」,讓許多讀者都能直覺地產生共鳴。相對地,象徵主義的舞台演出卻常叫人難以消化:場景十分簡單,沒有呈現明確的時空背景。整個演出通常多在層層的紗幕之後進行。演員很少動作,說白彷彿吟唱且反覆再三,經常過了十幾、二十分鐘依然是同樣的一群人在台上蠕動、呻吟。這種「沉悶的劇場」叫一般劇場觀衆叫苦連天,但是,卻也吸引了一群「執拗、瘋狂」的年輕藝文知識份子的追隨,在一八九〇年代的寫實主義天下中強佔了一席之地,成爲二十世紀前衛劇場運動在十九世紀末的一支伏兵。
做爲一種劇場運動,象徵主義在一九〇〇年代即已步入尾聲。但是,做爲劇場現代主義的先聲,象徵主義的劇作家和導演們卻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二十世紀許多知名的開創性劇作家、導演、設計師,譬如阿皮亞(Adolphe Appia)、克雷格(E. G. Craig)、萊茵哈特(Max Reinhardt)、梅耶荷、亞陶等等,都曾接受過象徵主義的洗禮。我們要瞭解二十世紀今天的戲劇創新,象徵主義是我們首先必須接觸和較容易親近的第一個反寫實主義浪潮。
象徵主義劇場參考書目
Appia, Adolphe
1962 Music and the Art of Theatre, trans. Robert K. Corrigan and Mary Douglas Dirks. Miami: 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
Brockett, Oscar G. and Robert R. Findlay
1991 Century of Innovation: A History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Theatre and Drama Since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p. 65-86, "Anti-Realism and the Modernist Temperament."
Craig, Edward Gordon
1987 On Theatre Arts, trans. Li Xing. Taipei: Dan-Qing Press. (Chinese)
Deak, Frantisek
1993 Symbolist Theatre: The Formation of an Avant-Gard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 Press.
Meyerhold
1969 Meyerhold on Theatre, ed. & trans. Edward Braun. New York: Hill and Wang.
Symons, Arthur
1903 Plays, Acting, and Music. London: Duckworth.
1968 "A New Art of the Stage (on E. Gordon Craig)," "The Ideas of Richard Wagner," The Theory of Modern Stage: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Theatre and Drama, ed. Eric Bontley. New York: Penguin Books. pp. 138-47, 283-321.
文字|鍾明德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副教授
本文內容於四月二十一日晚間十一時中廣「音樂生活雜誌」中以訪談方式全省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