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樹涵銅管五重奏與其「精神導師」──加拿大銅管五重奏。(葉樹涵 提供)
TIFA名家訪談 TIFA名家訪談

頑「銅」赤子心 加拿大銅管五重奏

當年爲因應兒童節目而開始在音樂會加入肢體動作及走位的演出方式,而開創出另一種演出型式,並成爲世界各地銅管樂團競相模仿的加拿大銅管五重奏,在演出之際,也分享了他們的演出經驗。

當年爲因應兒童節目而開始在音樂會加入肢體動作及走位的演出方式,而開創出另一種演出型式,並成爲世界各地銅管樂團競相模仿的加拿大銅管五重奏,在演出之際,也分享了他們的演出經驗。

回溯台灣的銅管重奏表演史,雖不算長,但也頗爲豐富了。早在六〇年代,就有美國銅管五重奏在當時的國際學舍,亦今的七號大安公園演出,造成相當大的轟動,到了八〇年代才又有美國的安拿波里斯銅管五重奏在國父紀念館演出,又再次造成轟動。近十年由於國家音樂廳的成立,有計劃地舉辦了許多音樂活動,當然包括了不少的銅管重奏音樂會,其中最爲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有世界三大銅管重奏之稱的倫敦銅管重奏團、帝國銅管重奏團,及這次到台灣演出的加拿大銅管五重奏。葉樹涵銅管五重奏和加拿大銅管五重奏算是舊識了,因此此次他們來台的許多接待及活動都更增進了彼此的友誼,而我們也將這幾年來在台灣演出的經驗與心得和他們一起討論、切磋,獲益不少。事實上葉樹涵銅管五重奏在演出方式、曲目安排,有不少可說源自加拿大銅管五重奏的,而此次能有這樣的機會與我們的「精神導師」討論,眞是受益良多。

銅管新奏創始者

葉樹涵銅管五重奏(以下簡稱葉):是什麼樣的情況或想法,使你們以這種輕鬆活潑的方式來詮釋古典音樂,並使它成爲一種風潮,讓世界各地的銅管五重奏團競相學習模仿?

Frederic Mills(小號手):我們是在六〇年代成立的,當時我們都在加拿大多倫多的漢彌爾頓交響樂團工作,由於個性及興趣,便組成了這個五重奏。當時銅管音樂並不發達,因此演出的機會不多,後來我們接受了加拿大政府的補助,到多倫多附近的小學演出。爲了吸引這些小孩的注意力,我們嘗試在演出中加些肢體的動作或走位,想不到受到了很大的歡迎,接著我們就把這樣的方式帶進正式的音樂會中,同樣的受到廣泛的喜愛。我們也發現在樂曲間講話,更能拉近與觀衆間的距離,且有助於他們對樂曲的了解,所以幾十年來我們便繼續地以這樣的方式來演出,後來也有很多團體使用了這種方法,我們也覺得很高興。這的確是一種很好的演出方式,而我們也高興能帶領出這樣的一種趨勢。

葉:你們五位都是美國人,但爲什麼取名爲「加拿大銅管五重奏」?

Engene Watts(長號手):因爲我們是在加拿大發跡的,並且接受加拿大政府的補助及一些企業,如加拿大航空的贊助。我們前一任法國號手Graeme Page就是加拿大人,但因爲無法適應長期的巡迴演出,所以我們才請原波士頓交響樂團,也是前帝國銅管五重奏的法國號手David Ohanian來擔任,才變成今天五位都是美國人的情況。

葉:你們每年都有近百場的音樂會,而且許多都是在世界各地巡迴,平均一年有多少時間在國外?

Ronald Romm(首席小號):(想一下)大概有四個月是在北美洲以外的地方演出,如這場台北演出前,我們已在日本演出了二十多場,再之前,我們在德國也有近二十場的演出,所以這一次已有近一個半月的時間沒有回家了。台北這場結束後,我們就會回到美國丹佛演出一場,然後就可以回去與家人團聚,好好休息一陣子。幸好我的家人都能體諒,並在背後給我支持的力量。

葉:我曾在一九八〇年和八五年聽過二次你們的音樂會,連今天共三次,發現似乎有一些你們特別喜歡的曲目一再重複。你們本身會不會覺得煩,或觀衆們會不會覺得沒有新鮮感而不想再來欣賞呢?

Charles Daellenbach(低音號手):我們想過這個問題,雖然我們每年有近百場的演出,但二十多年來,我們巡迴的地方,還是有近百分之九十五的觀衆是第一次來欣賞我們的音樂會,所以對觀衆的影響並不大。倒是對我們自己的感受須時時調整,所以我們時常在樂曲中加入一些新的想法,來保持我們對樂曲的新鮮感。例如今晚演奏的巴伯的Adagio,原本是坐著吹的,後來改爲背譜,加上舞台上的一些走位的動作。最近我們又加上一些新的動作,就是小號演奏非常小聲的時候,轉過身去,背對觀衆,藉由舞台的反射,達到更小聲,更遙遠的效果。

純正「加拿大銅管之聲」

葉:你們最近所拍攝的一張LD受到大家的喜愛,你們自己呢?喜不喜歡?

Eugene Watts哈!我們都非常的喜歡,但是大部份的想法都是導演安排的,經過溝通後,我們也同意,並欣賞他的想法。最近第二張LD也將開始拍攝,請大家拭目以待。

葉:你們一直是許多銅管五重奏的「精神導師」及榜樣,除了演奏以外,也很成功地經營了其它的相關事業,如唱片、樂譜,最近你們甚至以「加拿大銅管五重奏」爲品牌,設計並製造銅管樂器,這方面能不能請你們談一談!

Ronald Romm剛開始時我們是和美國Schilke合作,因Schilke先生是我們的好朋友,而且也相當能因應我們需要來設計製造,後來Schilke先生過世後,日本Yamaha找上我們。所以在八〇年代,我們就成爲〝Yamaha player〞,但由於我們自己本身對樂器的要求愈來愈挑剔,所以這幾年開始,我們就自己設計更富加拿大銅管音色的樂器。設計出來後,我們便交由其它工廠代工,如小號是由美國Gezen工廠代工,法國號則東德的工廠代工,雖是代工,整個的零組件都是全新設計、製造的,所以有著很純正加拿大銅管的音色及良好的控制性。也因此賣得很好,我們大家也對這項事業充滿興趣及信心。

葉:這是你們第一次在台北演出,能不能談談你們對這個音樂廳的感想!

加:(五個人異口同聲)好極了,不論設備、音響、觀衆都是一流的,而且我們也很感謝這次台北國際藝術節的邀請及各方面細心的接待,我們非常期待下次在台北的演出。

 

文字|葉樹涵  小號手,葉樹涵銅管五重奏負責人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