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橘城古羅馬露天劇場音樂節的歌劇演出。(陳漢金 提供)
法國 藝術節/法國

樂聲與古壁的諧鳴 記法國歐維爾鎭音樂節

位於巴黎西北方三十公里的歐維爾鎭,爲一不醒眼的小鎭,卻是梵谷悲劇性一生的最後之地,如此特殊背景,加上主辦者的苦心經營,使得歐維爾鎭音樂節獨具魅力。

位於巴黎西北方三十公里的歐維爾鎭,爲一不醒眼的小鎭,卻是梵谷悲劇性一生的最後之地,如此特殊背景,加上主辦者的苦心經營,使得歐維爾鎭音樂節獨具魅力。

音樂節最多的國家

兩年前到法國中部旅行,路經一小鎭時發現入口道路旁的「歡迎牌」居然寫著如此的驚人之語:「歡迎您蒞臨X鎭。本鎭無任何藝術節慶,您儘可平靜地休憩、閒逛」。此句標語雖不無開玩笑之意,卻也道破了法國各地夏季藝術節繁多,甚至有點泛濫的實情。筆者根據最近由文化部剛出版的《藝術節與展覽會》資料顯示,音樂節總數多達二百七十一個。

如此繁多的音樂節中,有的難免流於虛應事故的「文化大拜拜」,卻也有不少主辦單位頗能根據現有的人力、物力,以及各地獨特的地理、人文條件,安排富於特色的節目,並爭取卓越的藝術家前往演出,建立全國性或國際性聲譽;呈現出百家爭鳴、各顯神通的繁複、多樣化風貌。例如筆者曾在南部普羅旺斯澄澈星空下那可容納一萬名聽衆的「橘城(Orange)古羅馬露天劇場」那二千年歷史的崢嶸石牆下,聆賞理査.史特勞斯的歌劇《伊雷克特拉》Electra,次晚則趕到一百公里外的普羅旺斯的「艾克斯城(Aix-en-Provence)音樂節」,在那只有一千個座位的「舊主敎府」中庭傾聽莫札特的《後宮誘拐》。當一些行家與音樂學生在音樂學家Marcel Pérès的引導下,在巴黎近郊羅亞蒙修道院(Abbaye de Royaumont)中,埋首於一系列中古、文藝復興時期聲樂硏討會、演唱會時,許多年輕人與業餘熱門音樂團則蜂湧至西南部的港市拉羅雪(La Rochelle)的「法國式狂熱音樂周」(Francofolies),在狹隘的巷道與廣場上盡情宣洩無盡的情感與精力。位於中部、曾爲喬治桑所有的「諾昻邸宅」(Château de Nohant)的羊棚裡正飄盪著蕭邦浪漫琴韻之際,數百公里外羅亞河畔的「梅列穀倉」(Grange de  Meslay,一座中世紀的石砌大穀倉)裡,鋼琴大師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正與他的一些朋友大搞近代音樂,例如今年度他們的主題是:「誰怕亨德密特」。

歐維爾鎭──小巧獨具魅力的音樂節

某些音樂節固然曾令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經常由於地處偏遠而無緣再次造訪,位於巴黎西北方僅三十公里的「歐維爾鎭音樂節」卻是唯一的例外。

此鎭全名爲「瓦茲河畔的歐維爾」(Auvers-sur-Oise),原是位於塞納河北側一支流上的小村落,近代因地靈人傑而吸引了不少居民,而成爲五千八百人口的小鎭。它那原本爲村民而建的小敎堂只容得下六百多人,敎堂後方那狹隘地連二十人小型樂團都不太容易擺得下的祭壇,卻是該鎭音樂節的主要演出場地,因此主辦單位似乎只能自限於一小型的室內樂音樂節。

然而可別輕忽了這小巧玲瓏的一切:一般人可能對歐維爾這個地名感到陌生,卻不會不知道這個梵谷度過他悲劇性一生最後兩個多月的地方。而早在「梵谷傳奇」形成之前,那歌德式鄕村小敎堂的背影被梵谷的畫作「聖化」之前,已有其他不少前印象派、印象派畫家寄寓在此風光明媚的小村寫生了。如此特殊的背景再加上主辦者的苦心經營,使得此地的音樂節獨具魅力,筆者幾乎在每年的春末、夏初都會受其吸引而前往該鎭進行一次「音樂郊遊」。

追尋梵谷的畫跡

該音樂節開始於每年五月二十日左右,與梵谷於一八九〇年五月廿一日抵達該鎭的日期大致相符。在此草木滋長、麥苗茁發的春末,原本精神有問題的梵谷似乎得到小鎭平靜氛圍的撫慰而暫時平定下來了。他在寫給其弟狄奧的一封信中,如此描述初抵該鎭的印象:「小鎭安適的氣息,有如Puvis de Chevannes(與梵谷同時代的畫家)那寧靜的畫風……這兒沒有工廠,只有綿延的綠野平疇……」此時他那些以藍、綠色爲主調的畫作,如《藍天下的田野》、《歐維爾敎堂》,儘管那起伏而富於動態的粗塗筆觸仍然顯示出蘊藏於作者心底的一股激動與不安,然而它似乎被那表面上的寧馨色調與緩和的氣息所馴服了。

該音樂節結束於七月初,或許是因主辦單位不願讓它延續到此後的一段「殘忍時空」中吧!進入七月中以後,隨著陽光的增強、田野裡小麥的逐漸長高而變得黃熟,梵谷的精神狀態顯示出惡化的傾向:「在那騷亂天空下漫無邊際的麥田裡,我在畫布上盡情宣洩滿腔的悲傷與孤寂……」於是在最後幾幅作品之一的《麥田群鴉》中,梵谷展現了他那悲劇性一生最後一幕那充滿戲劇性的可怖情景:在那金黃色麥田強烈光線的刺激下,在那象徵惡兆的烏鴉「死亡輪舞」的旋擾下,暈眩的梵谷已被那與他纏鬥終生的命運之神逼至絕境而認輸了。幾天後,當地的小報紙登出一則輕描淡寫的短訊:「一位寄寓於歐維爾,現年三十七歲,名叫梵谷的荷蘭籍畫家,於七月廿七日星期日在鎭外的麥田裡舉槍自戕,重傷之下獨自走回旅舍,次日過世。」

今年五月最後一個周末淸晨,我抵達歐維爾鎭後,立即抛開了鎭中心那稍遲之後將吸引不少遊客的敎堂、梵谷寄宿的客棧,而沿著鎭後方的斜坡登上那平坦無垠、渺無人煙的唯善高原(Vexin),在靑綠的麥田、森林裡任意闖蕩了一整天,只想在林邊或田間小徑裡搜尋些許梵谷留下的「畫跡」,以體驗一種「走進畫中」時的心靈悸動,直到向晚時分才慢慢逛回那遊客散盡、回復平靜的小鎭。

在進入小鎭前,我照例到高原邊緣的公墓裡去瞻仰梵谷兄弟共葬在一起的那樸素無奇、覆滿著長春藤的墳墓,一束被瞻禮者留置在墳上的微凋紫色鳶尾花,散發著晚春的感傷,那是梵谷晚年曾數度入畫的題材。我順著斜坡走下小鎭,碰見一夥人迎面前來,看樣子也是要到墓地朝聖的。當我們彼此互道日安之際,我被走在前頭一身材高大、臉部輪廓明顯的女人吸引住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令我感到迷惑。後來我買了節目冊,赫然發現她的照片竟然出現在冊上,這才想起曾在巴黎的音樂會上見過這位近年來在古樂界頗知名、經常與「美藝繁盛古樂團」(Les Arts Floris-sants)一起演出的女高音Véronique  Gens;至於走在她身邊那相形之下顯得矮瘦的男士,則是頂頂大名的「男聲女低音」(contralto)Gérard Lesne,他們將與「音樂修院古樂團」(Il Seminar-io musicale)在當晚演出兩位義大利巴洛克時期作曲家亞歷山卓.史卡拉第與嘉魯碧(B. Galuppi)的「經文歌」作品。

讓音樂帶入畫境中

音樂會的時間是晚間八點四十五分,依我過去的經驗是九點以後才能開始,在此地,不慌不忙的閒適反而比守時更是種美德,因此我有充裕的時間躺在敎堂後側的草地上慢慢欣賞梵谷《歐維爾敎堂》畫景在傍晚時分的光影變幻。此時正是鎭民晚餐時間,敎堂附近空無一人,只有無數歸燕在四角形鐘樓旁的嬉戲與啁啾,形成音樂會開始前細碎的前奏曲。

隨著盛裝的聽衆走進這平常大門深鎖、只有在舉行彌撒或其他典禮時才開門的鄕村敎堂,又是種微妙的感受:這時不只是走向畫中,而是進入畫的深處去體會中世紀無名藝術家們匠心獨具構建而成的初期歌德式的神奇空間效果。那單純不加修飾、強調垂直性的線條,到處重複的大大小小尖形拱所造成的飛昇效果,使得在梵谷畫作中從外部看起來顯得狹小、親切的敎堂,在內部卻給人高聳而不無淡漠的感覺。這種矛盾卻被輕輕揚起、瀰漫在各個角落、石塊之間的樂聲逐漸消除了,Lesne與Gens加上「音樂修院古樂團」溫暖、多彩的音色,兩位拿坡里與威尼斯作曲家飄逸、蜿蜒的旋律線,軟化了初期歌德式剛勁的線條,使之融入梵谷式的顫動韻律裡。

想在歐維爾音樂節的節目中尋出一特定範圍的曲目或主題似乎是多此一舉,主辦單位也從來沒有這個意願。鄕村敎堂超乎時空的純樸歌德式風格,對任何作曲家的任何類型樂曲似乎都具有相當的包容性;而且我們不曉得梵谷喜歡那一類的音樂,他那些充滿韻律感、色彩性與內在激情的畫作本身就是一曲曲「視覺性的音樂」,只要是與這些屬性相符的音樂,唱奏者曉得妥善處理,將之融入獨特的背景中,都能造成非凡的效果。因此,去年女中音路德薇希(Christa Ludwig)將此音樂節選定爲她那吿別演唱生涯環球演唱會的一站時,所唱出的舒伯特歌曲固然動人,法國女中音新秀Nathalie Stutzmann同樣在此唱出的佛瑞歌曲或Alain Planés彈奏的德布西鋼琴曲,卻能將聽衆帶入梵谷所處的十九世紀末的時空中而有另一種特殊的感受。而最讓我難忘的是,早在電影《世界的每天早晨》Tous les matins du monde尙未出爐、古大提琴音樂還沒被炒熱之前,Jordi Savall與他的朋友們已藉著Sainte Colombe,與Marin Marais的獨奏曲或重奏曲,讓此獨特的樂器在歐維爾敎堂盡情鳴響地傾訴著滿腔的幽思與哀怨。我固然很想在此能夠聽到當代法國作曲家狄替尤(Henri Dutilleux)根據梵谷的畫作《星夜》譜成的管弦樂曲《音彩、空間與動感》,可惜的是敎堂容不下此曲所需的大型管弦樂團。

讓樂聲與古壁盡情諧鳴

然而上述這個夢想或許有一天能成爲事實:在今年慶祝成立十五周年之前,歐維爾音樂節的主辦單位早已注意到那狹小敎堂的局限性而積極地尋覓其他的場地。他們終在瓦茲河南岸隔橋與歐維爾鎭相鄰的梅麗鎭(Méry-sur-Oise)找到了一理想的地方。在該鎭外側森林邊的荒煙蔓草中隱藏著一座被廢棄已久的古宅,經過測試,據說它那寬廣天井的音響效果頗佳;而筆者路過時順道進去逛逛則驚嘆如此漂亮的建築與秀麗的環境居然會被棄置在該地區自來水廠的一隅。無論如何,音樂節主辦單位最近已將這座「梅麗古宅」與周遭的環境加以淸理維修,並將於今年六、七月之交在那兒演出音樂節的壓軸好戲──莫札特的《唐喬凡尼》!

無論是歐維爾敎堂音樂會十五年來的成功,或是梅麗古宅從今年開始的嘗試性演出,它們都把握住了一九七〇年代法國文化部開始提倡音樂節時所喊出的一個口號:讓樂聲與古壁盡情諧鳴。這口號的首創者正是今年三月間到過台灣訪問、七〇年代曾擔任文化部音樂司長的隆德夫斯基(Marcel Landowski)。這項二十年多來成效卓著的文化行動無疑具有一箭雙鵰的功能,它一方面有助於音樂的普及化,另方面則藉著音樂的魅力,讓人們得以更進一步地去親近該國豐富的有形、無形文化遺產,尤其是像梅麗古宅一般在大革命後被棄置、忽視的許多古蹟。

歐維爾鎭如果沒有那一年一度的音樂節,筆者可能前往該鎭參觀一次就夠了,是它那曉得將音樂、環境與梵谷的傳奇融合在一起的獨特氣氛吸引著我一再前往。我國蔡小月南管樂團、舞蹈家林秀偉今年將前往演出的「聖弗羅蘭老鎭音樂節」(Festival St-Florent-le-Vieil),它的主要演出場地爲河畔一丘陵上的修道院敎堂,在還沒有音樂節之前,它在該地區的許多名勝古蹟中並不算太突出,近年來卻因音樂節的成功而聲名鵲起。在白天到橘城參觀那二千多年歷史的古羅馬露天劇場固然令人發思古之幽情,但令我終生難忘的卻是那晚上十一點鐘開始、凌晨三點才結束的星空下的歌劇演出。當晚正颳著普羅旺斯省夏季常有的「密斯特拉風」(mis-tral),一萬多名聽衆穿著厚衣服在寒風下瑟縮著聆賞理査.史特勞斯的《伊雷克特拉》Electra,當晚的主角似乎不是飾唱Electra的英國女高音Gwyneth Jones,而是那堵由無數巨大石塊砌成的長一百零三公尺、高三十六公尺的高大石牆。在強風吹襲下,由於石牆有效的反射與傳送,Jones的歌聲雖然飄忽不定,卻相當淸晰可聞。此外,該劇的布景設計者根本不用花太多心思,因這堵在夜間尤顯得猙獰的石牆,已爲該劇提供了最佳的布景,而這可能是我所見過的最佳布景。

「且讓樂聲與古壁盡情諧鳴」,假若我們在一個夏夜閉上眼睛,想像著在此同時全法國許多音樂節正一起共鳴,那是何等令人匪夷所思的一片「大合唱」。比起一九八〇年代法國前文化部長賈克.隆(Jack Lang)所提出的另一個口號「讓舉世共同歡唱」,它無疑生動、落實多了。賈克.隆定六月廿一日爲「音樂節」,希望在這一天,不僅全法國,甚至全歐洲、全世界各個角落全部動員起來一起奏唱音樂或聽音樂,然而這項行動一直到今天在法國都施展不開,其他國家更不用說了。

 

文字|陳漢金 巴黎第四大學音樂學博士班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附錄:如何參與法國音樂節

資訊:

1.法國文化部出版《藝術節與展覽會》(Festivals & Expositions),每年於五月底發行,全書約五百頁,六十法朗。該書宣稱包含了各類音樂、戲劇、舞蹈、美術等各項節慶總共多達一萬個演出項目場次。書中除了各藝術節的節目、日期、場地、地址之外,還附載了票價、訂票辦法等細節。可寫信向下列地址郵購(附國際匯票與國際回郵):

I'Associations D. Clic

Ministere de la culture et de la francophonie Département de I'information et de la commu-nication

3, rue de Valois - 75042 Paris Cedex 01

FRANCE

2.法國權威性藝術、表演周刊《影視綜覽》Télérama,每年於五月初出版一小冊,詳列該雜誌認爲當年最具特色的二十幾個音樂節,例如今年度小冊名稱爲《九五年夏令藝術節》Festivals d'été 95(免費)

Télérama

Services publics

163, bd. Malesherbes

75859 Paris Cedex 17

FRANCE

3.法國音樂節衆多的活動,對各類音樂團體,音樂家的需求量甚大,而外國音樂家不像法國音樂家,演出支酬須繳稅,因此可降低演出成本而頗受各主辦單位歡迎,日本、韓國甚至越南的不少音樂家在此都甚活躍,亞洲各國的各式各樣傳統音樂、民間音樂也頗受歡迎,我國具相當水準的音樂家與團體未嘗不可嘗試之。有意者可向下列「法國國際音樂節聯盟」接洽。該聯盟統籌七十六個較大規模音樂節,目前由「橘城音樂節」負責人Raymond  Duffaut先生擔任總裁。

Fédération francaise des festivals internationaux de musique

7, rue du Helder

75009 paris

FRANCE

訂票:

較小規模音樂節可隨興而至到場再買票,但較熱門的活動與節目最好預先訂票與住處。較大藝術節有專屬售票機構,大部分則委託各城鎭旅遊中心(Office de tourisme)或旅行服務處(Syndicat d'initiative)代理,資料可在上列諸書中査到。所有藝術節接受電話訂票,訂票後再將票款寄上。巴黎較大規模的旅行社一般也代辦訂票事宜。較熱門的音樂最好儘早訂票以免向隅(一個月或一個半月前)。

交通與住宿:

一般較大城鎭有火車直達,較小村鎭最好開車前往。可在巴黎旅行社一併預訂入場券、火車票、旅館,甚至租車。暑假期間巴黎以外地區旅館經常客滿,因此最好先預訂。筆者建議國內旅行業者對「深度旅遊」有興趣者,可嘗試推展「法國音樂之旅」,如此將可爲國內愛樂者解決許多問題。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