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音樂劇,是不是蠻難的?眞的,好像蠻難的!是不是做不到?絕對做的到。而且需要大家一起來做、一起來創作。音舞劇的創作,台灣不是做不到,我們只是缺乏經驗。
常常有人問我,綠光劇團爲什麼要做音樂劇?
四年前,當我決定綠光的第一齣戲要做音樂劇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抱著懷疑的態度(他們是好意的),他們說:「北安,幹嘛做音樂劇?那麼難!台灣現在還做不到……現在台灣流行喜劇,你就做一齣喜劇吧!這樣子劇團比較容易生存……」。他們說得沒錯,台灣適合做音樂劇嗎?怎麼做?
三年半前,當我說我要「寫」一齣關於台灣本土的音樂劇《領帶與高跟鞋》的時候,很多朋友又勸我──何必這麼「笨」,做這麼危險的事幹嘛?爲什麼不翻譯一齣國外很有名的、已經搬演過的音樂劇,這樣不是比較輕鬆?宣傳不是比較好打嗎?
製作音樂劇難在哪裡?
說實話,我也掙扎了很久。從國外讀書回來,帶回一千多本劇本,其中少說也有二十多本經典的音樂劇,買下演出權,再花一個月的時間翻譯、潤飾,就可以進入製作、排戲了,不是比較保險嗎?沒錯,眞的沒錯……
但是,製作一齣屬於自己文化的音樂劇,眞的有這麼難嗎?
眞的,好像蠻難的!難在哪裡呢?
編劇─在台灣,對於如何編寫一個音樂劇劇本,大家都沒有經驗。在紐約或倫敦,如果要找一個有經驗的音樂劇劇作家,你會得到一個很長的名單,在台灣,沒有。創作一齣音樂劇,我們必須在黑暗中摸索,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題材─並不是所有的題材都適合作音樂劇。音樂劇不是在一般的劇本中,加上幾條歌,或加上幾支舞,就叫音樂劇了。這個題材必須是本身就具備了歌和舞的因素。(果陀的《大鼻子情聖─西哈諾》就是一個適合的題材,她是浪漫的英雄的、悲劇的……)
語言─中國的文字,經過千年以上的發展,已經和音樂密切的結合。唐朝的詩,有嚴密的平仄架構。到了宋朝的詞,已經是用唱的了。到了元朝的雜劇,除了是用唱的之外,更加入了角色和情境。
其實中國是有音樂劇的,如傳統的京劇和各種地方戲曲等,都發展到很成熟的境界……無聲不歌、無動不舞。可是自從五四的語言革命之後,整個中國文字的架構和使用習慣起了很大的變化,文字從嚴謹的文言文轉換成白話文。
白話文發展至今,尙不到百年,與音樂的結合,自然不能和已經發展數千年的文言文相提並論,所以在創作音樂劇的時候,語言(尤其是歌詞部份)的運用上我們碰到很大的困難。而這個困難,是無法向西方借鏡的。
舉英文爲例,英文的發音是多音節的,一個字本身就有音調上的變化,如Congratulation,它本身就有五個音節,自身就已經有了音律,而中文是一字一音節,在與音樂的配合上自然會碰上不一樣的困難。
音樂─音樂劇的音樂,不純粹是流行歌曲或古典音樂,它有時是抒情的,有時是敍事的,有時又是兩者合一。它又必須能夠推動戲劇動作,而不光只是角色當時心情的抒發。
它可以是西洋的(果陀的《西哈諾》、綠光的《領帶與高跟鞋》),也可以是中國傳統特色(綠光的《都是當兵惹的禍》)、更可以是台灣的(綠光的《結婚?結昏!〜辦桌》)。
舞蹈─角色是多樣的。音樂劇中的舞蹈設計,必須能夠符合角色的個性如《領帶與高跟鞋》中的〈JERRY之歌〉,同時在大型歌舞場面中,亦不能失去角色的獨特性。
服裝─因爲有舞蹈的原因,所以服裝的設計除了要符合角色的個性之外,還必須能夠配合舞蹈的動線,做適度的調整。否則,設計出一套很漂亮的服裝,卻不適合跳舞,也是枉然。
舞台─也因爲是音樂劇的關係,舞台設計除了必須能夠傳達主題之外,它還必須能夠適合演員的舞蹈動作。
我們只是缺乏經驗
當文化發展到某一種程度,各個藝術媒介之間必然會做一次整合。屬於貴族娛樂的歐洲嚴肅歌劇(Opera)就是在這種整合之下產生的──音樂、歌唱、舞蹈、劇情、角色、華麗的舞台美術、服裝、燈光……等等。在二十世紀的今天,比較輕鬆、比較民間的歌舞劇(Musi-cal)也在經濟發展之下產生(吃都吃不飽,怎麼欣賞藝術?)。
台灣的經濟力,在全世界是有目共睹的,而各種藝術形式的發展(包括音樂、戲劇、舞蹈、美術……等),也相當的成熟,唯獨缺乏的是橫向的整合。而現代音樂劇的創作,正是橫向整合最好的試煉舞台(就像當初的元雜劇、京劇和歌仔戲一樣)。
中國傳統戲曲是美的,只可惜現代的觀衆(尤其是年輕的觀衆)比較不容易親近它。時代在變,習慣在變,生活節奏在變,語言文字在變,我們除了要繼續讓傳統的藝術得到新生命之外,也要創作屬於我們自己這個時代的作品。
音樂劇的創作,台灣不是做不到,我們只是缺乏經驗。
做音樂劇,是不是蠻難的?眞的,好像蠻難的!是不是做不到?絕對做的到。而且需要大家一起來做、一起來創作。
藝術創作沒有困難,只有挑戰。
文字|羅北安 綠光劇團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