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兩位文化大學體育系的學生表演─場極爲特殊的「傀儡舞」。(歐陽珊 攝)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雅樂舞本源論

陳玉秀帶領十數位各有專長的參與者,舉行一場雅樂舞訓練的發表會,細心的體驗肢體動作與內在精力源頭間的契合關係,會後引起觀衆熱烈討論。

陳玉秀帶領十數位各有專長的參與者,舉行一場雅樂舞訓練的發表會,細心的體驗肢體動作與內在精力源頭間的契合關係,會後引起觀衆熱烈討論。

未返台之前便接到陳玉秀敎授邀請,到振興醫院欣賞她所指導的「雅樂舞」發表會。以前雖看過韓國國樂院裡的《春鶯囀》與日本的能樂,但「雅樂舞」眞相爲何?仍毫無所知。回台北後,六月十五日這天總算看到這場難得一見的表演。

體驗肢體與內在精力的契合

首先是十幾位各有專長的參與者(醫生、護士、復建師、藝術家等),如往常般的表演「中心軸」基本肢體訓練動作。這些動作沒有一定的連續動作,沒有踢腳、沒有跳躍,不緩不急、穩穩當當,沒有一絲舞蹈的味道,彷彿是瑜珈的柔軟操,但細看又不像瑜珈那麼注重肢體伸展與呼吸調合,反而有點類似內家拳的動作。每個人都在細心體驗肢體動作與內在精力源頭間的契合關係。對於這樣的動作若非細心觀察,用心領略,實在無法體會其中奧秘。一般人可能很快的感到索然無味,而隨意與他人聊天談笑起來,但當天在場的人都臉色凝肅,聚精會神地觀察。

接著,由兩位文化大學體育系的學生表演一場極爲特殊的「傀儡舞」。兩位表演者似乎各被一根無形的細繩由頭頂上方拉起(註),而全身放鬆,肢體全不著力的連結在一起。這根細繩一會兒移東,一會兒移西,一會兒移前,一會兒移後,一會兒向上拉,一會兒往下落,兩人的軀體也隨著繩子的移動,往東、往西、往前、往後、往上、往下,共時地不急不徐緩緩而動。兩人的手也隨身體的移動而浮動飄盪,身體左移時,兩手隨之由右而左緩緩飄起,再右移時,兩手仍隨餘波「左盪」飄浮起來;勢盡後,再緩緩下落,向右飄動。兩人的肢體活動也就在移、盪、飄、浮之間伸展開來,構成一幅奇異的肢體舞蹈,像傀儡戲卻又比傀儡戲更帶有濃厚深層不可言喩的神聖、神秘氣氛。兩位舞者不僅動作緊緊相扣,如影隨形地契合無間,心神也達「靈犀相通」的境界。

源自本心、本性的「初舞」

兩人表演結束後,就陳玉秀親自演出由中心軸衍生出來的「雅樂舞」。此舞有「音」、「聲」,卻並非陪襯的音樂。陳玉秀先說明此舞由內而發,再向四方極遠處逐一延伸,最後再由外而內、由遠而近的回歸體內靜寂之處。

舞者的身體直立鬆淨,眼神內斂,靜極而緩動,身體一起一落,手一伸一展,極其自然。留學法國的打擊樂家王小尹以烘乾的樹葉調製出乾葉及米粒在畚箕滾動的聲音,與舞者的肢體活動融成一體,舞與音相輔相成,天衣無縫,舞姿絲毫不帶人間煙火味,而伴音也如天籟。當舞者跨步東方,肢體也隨之而發而展,雙手由西向東飄動,身、心、眼、神全與東日遙遙相喚、相接。速度雖疾,卻毫無急躁之味,更絲毫不沾西方舞者的氣息,細而觀之,卻與古老的太極拳有一點點神似。

更妙的是,不論跨步東方或東移西向,舞者神仍內攝,眼亦內視,不外馳。這到底是什麼舞;不是春鶯囀,不是日本能舞,不是中國祭孔舞,不是林懷民式的,當然更不是瑪莎.葛蘭姆式或拉邦式的舞步,這是本心、本性、初心、初性示諸舞者的「初舞」吧!

默默伸展吸收大地精華

舞後,便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極具敎育意義的討論會。一位練太極拳的朋友覺得此舞暗藏內家太極拳的形式,足有三七之分,神亦內斂,內家拳根本是由此而生;另一位朋友則反駁說:「太極拳爲武學之極,內含殺傷之力,此舞平和靜寂,兩者旨趣皆異,差之甚遠。」一位心理輔導人員認爲此舞彷彿西方的身心鬆弛訓練,可減輕身心壓力而達到療傷治病的效果;另一心理學家卻認爲西方的逐步放鬆法(progressive relax-ation)與自律放鬆法(autogenic relax-ation)皆以心意主導身心之鬆靜,而此舞似以無心之力來達到身心的寧靜,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一位崑曲愛好者則從此舞領悟到舞與曲的共同點,演奏崑曲需求內心平靜,從靜而動而奏,方可至曲之臻境,曲、音的外在展現,只不過是反映內心的情境而已。對古琴、古樂具有極深素養的一位朋友更進一層的指出,古樂的演奏如欲至化境,不只求心靜、境淨,更需即興、自然,方無矯揉做作。此舞若欲達化境,恐不適合於舞台、歌劇院表演。

時人認爲舞蹈可提供人們活動、節奏的快感與發洩情緒的快感。此與當前我所見之雅樂舞的旨趣相差不可以道里計。雅樂舞的雅從何而來?其雅何意?今人以古意論舞,好以詩大序論之曰:「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但此說絕不足以詮釋今日所觀看的雅樂舞,蓋此舞並非因「情」而動,更非因不足而致手足舞之蹈之。此舞仍源自「本心源頭」,靜極而長、而伸、而發,彷若一粒芥菜子吸收大地精華,靜靜默默地生根、發芽、展葉的過程。其長也「雅」,靜中有「樂」,其動也「舞」,故曰雅樂舞!

:太極拳的頂頭懸

 

文字|李清澤 中央研究院客座研究教授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