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藏委員會每年積極舉辦以歌舞表演為主等蒙藏文化活動,儘管已從早期的單向引進蒙古或大陸内蒙、藏族歌舞團來台演出,轉為邀請蒙藏藝術家來台授課或排舞,進行雙邊交流,然而對中華民族舞蹈勢微的台灣而言,除觀摩之外,對創作的影響與發展意義卻不大。
以蒙藏委員會去年十月分別在台北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及台北社教館所舉辦的兩場歌舞表演爲例,兩項活動不約而同規劃了蒙藏服裝秀,舞者身著數十套蒙藏傳統衣飾,運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和燈光在舞台上走走台步,服裝秀的意味高於舞蹈表演。而委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策劃的「草原與高原的對話」雖然還包含了歌舞演出與學術硏討會,交流的實質成果還是停留在傳統蒙藏歌舞的引介。
早在一九九〇年代初期,民間藝術經紀公司即陸續引進蒙藏等歌舞表演團體展現當地的藝術文化面貌,不過,多半欠缺有系統的介紹,觀摩意味濃厚;對國內舞蹈創作者而言,只能認識蒙藏舞蹈的型態,難有進一步的交流與發展。最近五年定期提撥經費舉辦蒙藏文化相關活動的蒙藏委員會,也只能扮演經費提供者,委由民間單位規劃舉辦活動,推廣和介紹蒙藏歌舞是活動主要目的,所謂的交流也僅是單向的舞台展現。
「建教合作」未見深入傳統
再者,國內從事民族舞蹈教育工作者,多半缺乏蒙藏舞蹈專長及學習背景,因此,蒙藏等少數民間舞蹈經常是被忽略的一門課。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蹈系講師孔和平來台定居多年,蒙族舞蹈是他教授的課程之一,他曾以蒙族的動作語彙,融入不少現代舞概念,創編蒙族舞作。他表示,台灣舞蹈界投入蒙族舞蹈教學與創作者不多,藏族專業課程幾乎沒有,而他的肢體課程也以傳統舞蹈動作特色爲主,難有機會對學生深度引介蒙藏地區的歌舞。根據他的觀察,台灣這幾年雖然引進不少蒙藏歌舞節目,但是表演內容仍屬傳統歌舞呈現,在藝術表現上欠缺舞台新概念的傳遞,觀衆也只能見到傳統蒙藏歌舞的面貌,對舞蹈創作者的影響不大。
今年參與策劃蒙藏服裝秀表演的台灣戲專舞蹈科老師李曉蕾也認爲,學生舞者雖然花上數週排練,但由於欠缺長期且有系統的訓練,很難深度了解蒙藏身體藝術,只能夠掌握動作特質,更遑論從蒙藏肢體語彙中尋求新的發展。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爲了讓學生舞者能夠對蒙藏舞蹈藝術有更精緻的表現,則在一年前即開設一系列蒙藏文化課程,更在今年初邀請大陸蒙古舞蹈家薩拉及西藏舞蹈家強巴曲杰來台教授蒙藏舞蹈,同時也爲學生排舞。經過三個月的密集訓練和排舞,以「草原與高原的對話」爲主題推出十一個節目,包括藏族服飾展和十支蒙藏舞作。「草原與高原的對話」便是該系第一次以蒙藏舞蹈爲專題的演出,也是國內舞者罕見以蒙藏歌舞爲主要內容的表演。
系主任楊桂娟說,這項蒙藏舞蹈交流計畫是該系年度重點教學活動,除了來自蒙藏地區的舞蹈教師之外,系上民族舞蹈老師也投入交流與創作工作,藉此達到兩岸舞蹈交流的實質效果。不過,從「草原與高原的對話」整套節目的表現來看,由大陸舞蹈工作者指導排演傳統歌舞的原貌爲主,兩岸舞蹈教育者進行交流後展現的新意有限。
「草原與高原的對話」多為想像與意念
「草原與高原的對話」十一個節目中,除了序幕安排一段十餘分鐘的藏族服飾展之外,藏族歌舞只有《扎拉西巴》、《卡魯之一》及《牧民舞》三支作品,《札拉西巴》是三百年前古藏族的囊瑪舞種,《卡魯之一》則根據古藏族王朝壁畫和部分民間舞的素材排演,《牧民舞》則表現藏北民間勞動的氣質。這三支舞蹈屬於比較原始的藏族舞,從舞台結構變化到肢體動作的特質,在在展現傳統慶典的歌舞形式。無論燈光設計或服裝造型,觀衆可以看到除了部分因應舞台表現而做的小幅度調整外,整體呈現仍然富有民間舞蹈的「原」味。此外,舞者的基本舞姿、風格和律動特點,都與現代風貌大不相同。
原汁原味的舞蹈展現在蒙族的作品中也不例外,蒙族舞蹈家薩拉此次來台排演了《遼闊草原》、《草原讚歌》、《乳香飄》、《藍色故鄕》及《安代舞》五支作品,表現蒙古族的牧民生活和慶典氣氛是舞作共同的特色,包括在舞台上展現「草原」、「騎馬奔馳」、「剪羊毛」、「擠牛奶」、「搗酸奶」等寫實意象,這樣的景象雖然是蒙族民間舞蹈的最大特質,卻是在講求寫意的現代舞台上少見的「原貌」。除了蒙古族人勞動的身體語彙之外,發展自草原生活的肢體律動方式,像是聳肩、搖頸等動作幾乎是每一支蒙族舞不可缺少的動作特質。爲了「忠實」展現大漠草原的氣勢,舞台上的舞者陣容龐大,透過人海傳達綠草如洋的景致,熱鬧的氣氛不亞於一般晚會或者體育會表演。
《心中的草原》和《雷與鼓的對話》由台灣藝大舞蹈系民族舞蹈組老師林秀貞所編,算是雙邊「交流」過後的成果展現。編舞者傳達對草原的感想與意念甚過舞者肢體展現,舞台以綠色系爲基調,象徵一片草原的浩瀚景象,既抒情也寫意。蒙族的肢體特色在舞者的動作語彙上並沒有太清楚的描述,編舞者運用了蒙古大草原的概念,融合現代舞台表現形式,展現蒙古舞的另一種面貌。
應加強對少數民族歌舞的深度理解
儘管近五年來,表演藝術舞台上大陸少數民族舞蹈節目不斷,就蒙藏地區歌舞而言,仍停留在零星介紹,難有系統化且長期的引介和深度交流,大多數欣賞者對蒙藏文化的認知有限,對舞蹈工作者而言,也只能片面觀摩,少有機會全面性研究。
二、三十年來,民族舞蹈在現代舞發展蓬勃的台灣舞蹈界中早已成爲弱勢舞種,雖然教育部和文建會等官方單位仍舉辦舞蹈競賽,試圖提供民族舞發展空間,但在創作無法隨時代反映生活,作品受到藝術市場強烈衝擊,以及創作者對民族文化風貌難以深度掌握等因素影響下,民族舞蹈創作延展空間有限,更遑論蒙藏舞蹈進一步發展。
蒙藏委員會此次委託台灣藝大舞蹈系規畫蒙藏文化藝術研討會及表演,從文化風貌、舞蹈、音樂、服飾等各個面向進行探究,做法上已突破以往僅邀請大陸團體來台表演的單向推介,進一步促成兩岸師生互動的機會,讓台灣舞蹈教育者和年輕舞者直接學習蒙藏身體律動方式。然而,這樣的雙邊交流在欠缺系統及長期訓練的計畫下進行,容易淪爲以成果展爲目的,匆促成形,原貌移植,對舞蹈創作及舞台藝術表現與發展影響不大。
面對新世紀藝術發展的多元衝擊,蒙藏歌舞在台灣不應駐足由大陸單向推介,台灣觀摩的階段,而是對少數民族歌舞的深度理解,從身體訓練、舞姿傳承及文化藝術認知中,獲得創作靈感,藝術表現各取所長,才能達到交流後的實質成果。
文字|王凌莉 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