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演團隊透過政府資源扶植成長,自己也必須有開源節流之道,透過數字的解讀,可釐清經營的迷思。─無獨有偶工作室作品《小小孩》。(韓兆容 攝)
藝數魔法室 藝數魔法室

透過數字,釐清經營迷思

數字具有相對比較的參考價值,可作為追求目標量化以及客觀評量的依據,然而數字並非是藝術團隊成功經營的唯一準則,這也是藝術團隊與以營利為目標的企業最大區別。

數字具有相對比較的參考價值,可作為追求目標量化以及客觀評量的依據,然而數字並非是藝術團隊成功經營的唯一準則,這也是藝術團隊與以營利為目標的企業最大區別。

2+3+5=10好?或 4+6=10較好?還是3+3+4=10好?

三月初應邀參加香港藝術節主辦的演藝推廣管理會議,與會人士多達百人,各大華人城市主要劇院或團隊如:新加坡濱海中心總裁,上海大劇院總經理,中國芭蕾舞團團長,北京國際音樂節總監皆親自與會,深圳音樂廳,廣州文化局,上海話劇院,北京中國國家話劇院,澳門民政署都派人參加,主辦單位也邀請了倫敦交響樂團行政總監,以及澳洲維多利亞劇院行政總裁與會,關心其他區域的相關文化政策或議題之餘,往往不可免俗地要探詢團隊預算經費,收入支出比例,政府提供若干支援等數字問題。

團隊收入結構的黃金比例難有定論

香港的朋友們在會中,提出警訊表示由二,三年前開始,港府提供給演藝發展局的經費正在逐年下降中,每年遞減比例平均約為2.5%,目前每年提供給表演藝術的經費約為港幣十三億元(約合新台幣五十億元),此一數字相當於目前文建會全年預算--其中大約14%(約新台幣七,八億元)投入表演藝術,對比之下,香港表演藝術團隊所獲支助雖可能下降,仍是令人稱羨。

香港演藝團隊在經費縮減的壓力下,除了屬公家團隊性質的香港交響樂團,香港舞蹈團外的團隊,如香港芭蕾舞團—政府補助約佔46%,城市當代舞團—政府補助約佔52%,莫不以拓展其他財源(自賺收入--票房,演出費,以及其他收入,以及民間捐款)為未來努力方向。

倫敦交響樂團全年經費大約一千萬英鎊(約合新台幣五億五千萬元),來自政府補助約佔25%,自賺收入約佔60%,企業贊助約佔15%。超過百年歷史的倫敦交響樂團表示隨著政經情勢變遷,政府財政的困窘,確實造成公部門支助經費的減少。

經常在不同的場合中,遇到藝文界的朋友問起,到底團隊收入結構的黃金比例為何?真是沒個完全絕對的標準,美國的團隊,因企業贊助發展的成熟度,約可佔團隊收入的30%左右,政府補助約在20%之譜,自賺收入約佔50%,是否此一模式絕對適用於國內的團隊,可能又未必。

精準掌握開源方向,有效運用每一塊錢

依九十一年文建會扶植團隊的經費數字來看,68個團隊的平均收入來源為自賺收入約佔49%,政府補助約佔44%,民間捐款約佔7%,與其他地區的數字比較,明顯偏低的為民間捐款,究竟這是否為有待台灣團隊努力開拓財源的方向,值得深思。而國內的團隊也可試算各自的年度財源比例,與上述扶植團隊的數字作個比較,再加上自我定位,經營規模的考量,可大概評量出應著力的開源範疇。

開源節流是我們經常念茲在茲的團隊經營準則,但收入越多越好,支出越少越好卻並非財務管理的最佳思考,如何掌握有限的資源,有限的目標,同時也能夠將每一塊錢的運用發揮最大的效益,恐怕是追求團隊健全經營的不二法門。

我相信數字具有相對比較的參考價值,可作為追求目標量化以及客觀評量的依據,然而數字並非是藝術團隊成功經營的唯一準則,這也是藝術團隊與以營利為目標的企業最大區別。但絕不代表我們可以忽略數字所呈現的訊息,希望有志於藝術管理工作的朋友們能一起來享受解讀,鑽研數字的樂趣,進而釐清團隊經營數字的迷思!!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溫慧玟
現任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執行長
台灣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長
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資深顧問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