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郎是近幾年國際重要舞蹈節上,一再出現的名字,這位英藉印裔編舞家對多元混血文化深具自覺,融合西方現代舞技巧和印度傳統卡達克動作於一爐,確立其獨創的當代卡達克舞風。即將在九月在新舞台「新舞風」系列呈現的新作品 MA,從個人經驗出發,刻劃大地生命運作的圖像。
PROGRAM 阿喀郎—MA
TIME 9.23~25
PLACE 台北新舞臺
INFO 02 27224302#7555
LECTURE 講題「印度說書人」
PEOPLE 阿喀郎‧汗(Akram Khan)& 打擊樂師 BC曼杰納斯(B.C Manjunath)
TRANSLATOR趙綺芳 翻譯(英國瑟瑞大學舞蹈研究博士、東華大學民族文化系助理教授)
TIME 9.25 (二) 19:30
PLACE 台泥【士敏廳】(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13號3樓)
INFO 02-2722-4302轉7753,免費入場
曾於二○○二年九月應邀來台、以《翱翔╱定╱瞬》與《倘若》兩舞作讓台北觀眾驚艷的阿喀郎‧汗(Akram Khan),新作 MA 甫於今年六月於新加坡藝術節首演,再次證明在當今各種流派技巧爭奇鬥艷的現代舞壇中,他仍是令人讚嘆瘋狂的少年天才。
與戲劇比較,沒有文字解釋的舞蹈,常被認為抽象而難以理解,而阿喀郎以為,動作會與心境相應合而自然發生,所以他的舞蹈拒絕順應制式與既有規範,而強調動作應緊緊跟隨身體當下的處境,從而激起觀眾內心的共鳴。這種突破限制的個性和編舞特色與阿喀郎特殊的成長背景有著密切關係。
尋找新亞裔獨特的表現方式
身為英國第二代印巴移民,阿喀郎有個守舊而傳統的母親,要求他自小拜師北印度舞蹈傳統卡達克(Kathak)一派宗師Guru Sri Pratap Pawar苦學技藝,希望藉此保存繼而發揚光大家鄉文化。而經過多年嚴謹的訓練,卡達克舞蹈動作及內蘊的宗教哲學思考早已深深銘刻在阿喀郎的身體與思想中。
阿喀郎在青少年時期就已於表演舞台上展露鋒芒,曾隨印度西塔琴傳奇大師拉維‧香卡巡迴表演,也參與了世界級劇場導演彼得‧布魯克闡述印度神話傳奇的鉅作《摩訶婆羅達》Mahabharata電影版的演出。除了從小的卡達克訓練,他大學就讀英國現代舞學院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後更獲選參加比利時著名舞蹈家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所開辦的編舞訓練營。
二○○一年,他成為第一位受聘倫敦皇家藝術表演廳之駐團編舞家。二○○二年,他二十七歲,發表第一支長篇舞作《倘若》KAASH 震撼歐洲現代舞壇,確立他獨創的當代卡達克舞風,冶西方現代舞技巧和卡達克動作於一爐,重新分解組裝這兩派舞蹈的結構元素和其後的身體思考。
身處歐亞文化衝擊下的阿喀郎對多元混血文化深具自覺,在他倫敦父母住家附近就出了不少傑出的印巴第二代藝術家,如電影《我愛貝克漢》的導演Gurinder Chadha。父母輩努力獲取一定的社經地位,確認印巴第二代新亞裔身分後,阿喀郎認為現在應該要在藝術領域中尋找新亞裔獨特的表現方式。《倘若》就邀來同樣是新亞洲移民、重量級畫家阿尼許‧卡普(Anish Kapoor)和作曲家尼汀‧叟尼(Nitin Sawney)設計舞台與音樂。
MA刻劃大地生命運作的圖像
新作MA不但有南印度音樂Mridanga樂師現場伴奏及蘇非式人聲吟唱,也特地找來知名小說家、劇作家、導演哈尼夫‧庫雷西(Hanif Kureishi)撰寫一段寓言故事。父親為巴基斯坦移民,母親是英國人的庫雷西,作品細膩刻劃多元文化社會的生存現實,擅長以幽默反諷的手法探討種族認同、青少年、階級差異等與英國的移民社群切身相關的議題。身為回教徒,阿喀郎偏好印巴文化中抽象層面的思考與對性靈昇華的追求,他運用現代傳統並容的舞蹈語彙,以具象的身體動作探討形而上的概念如宇宙的生滅成空、與人類意念相通一體的大地之母。
MA是由文字、音樂、動作綿密交織而生的舞蹈作品,加掛沙包的繩索四下垂吊,製造出舞台空間的立體感,使之更為活化;其中舞者的身體各自四面八方挪移,交相穿插刻畫出不同線條並隨之切割出繁複的表演空間。MA講述人與生養孕育的大地間緊密卻又充滿挫折的互動關係,採取多焦點的敘述手法及舞蹈動線,從個人經驗出發,刻劃大地生命運作的圖像。
與阿喀郎以往作品比較,MA中舞蹈動作的流暢性、力道與精準度依然耀眼。在這一則美麗的人生寓言中,除了阿喀郎別具一格的當代卡達克風格——例如細密交纏轉折的手部動作、大弧度自體快速迴轉甩臂及繁複的腳部移動外,舞者間有密集且大面積的身體接觸,另外許多舞者倒立和地板動作的設計,呼應著舞作的中心意象──倒懸的身體與大地的近距離接觸。
多國籍舞者各自展現美麗
阿喀郎編舞動作重心集中身體下半部,動作顯得特別沉穩,他的舞者有著柔軟厚實的身體質地,大筆揮灑出東方武術剛強之風。舞者的數目由簡入繁、自多漸少穿插運用是阿喀郎常用的編舞模式,舞者可自舞台四處各點進出主表演區,執行一組動作後,阿喀郎會讓舞者自在舒緩走個幾步放鬆身體。同一組動作舞者的起始速度錯落分明,個別舞者得以表達自我身體的細微特色,也因此阿喀郎的舞蹈處處都閃動著真切的生命火花。
選擇國籍殊異的舞團成員(芬蘭、斯洛伐克、西班牙、馬來西亞、南非)、印巴音樂家的現場伴奏及本身特殊的成長背景,阿喀郎藉由MA 這支舞蹈正視自己身處的一片混沌之境。童稚的心靈想像引發今日的創作靈光,生命中種種些微小事的發生,過程皆點點滴滴昭顯了大地之母滋養眾生的大愛,但人們何曾真正張開眼睛體會見證它的存在呢?MA是絕對現代精神的作品,質問著人們何以無能正視大地所生養的那一切豐饒與富足,因為只要謙卑求問細心體會,就能發現生機處處,混沌中自顯清明。
文字|魏淑美 英國Warwick大學劇場研究博士、清雲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PAR名詞解碼室
「卡達克」(Kathak):發展於信奉回教的印度北方穆高王朝(1526-1858)。「卡達克」源自爾都語(Urdu),意指「說故事的人」,或說源於使用默劇與姿勢傳教的婆羅門僧侶。「卡達克」為人稱道的動作包括其足下工夫:舞者在雙足各纏裹一百顆以上的鈴鐺的情況下,快速而強力的腳步變化;以及迅速的大迴旋。傳統的「卡達克」男性舞者身著波斯式的斜襟長上衣;女舞者則再加上慣稱紗麗的頭巾。雖說融合了印度兩大宗教的元素,「卡達克」在精神層次上仍然較為推崇回教哲學中的抽象與昇華。(趙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