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郎.汗
-
舞蹈
阿喀郎.汗《叢林奇譚》 邀你一起珍惜自然與家人
1967年的迪士尼動畫《森林王子》是我人生中擁有的第一支卡通錄影帶,小時候我一看再看,非常珍惜。長大後到英國倫敦讀書工作,才知道它竟然有原著小說,而且作者還是英國家喻戶曉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Rudyard Kipling),閱讀原著小說的過程,彷彿重新經歷了年幼時的美好回憶。每個人或許都有這樣的經驗,長大後試著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去完整自己小時候的奇想、彌補過往的遺憾。對於阿喀郎.汗(Akram Khan)來說,創作《叢林奇譚》或許也是這樣一段自我完形的過程。 阿喀郎.汗可以說是全球最負盛名的現代舞蹈家之一,他的璀璨生涯開始於1985年的首次登台,而演出的劇目正是《叢林奇譚》。《叢林奇譚》的故事主角毛哥利從小在印度叢林裡被母狼養大,習得叢林生存法則、成為叢林動物的共主,最後終於面臨返回人類文明社會的抉擇。阿喀郎回憶,當年才10歲的自己在《叢林奇譚》劇組中既頑皮又愛搗蛋,長大後回想起來,常後悔當時不懂得珍惜機會、不理解《叢林奇譚》故事的深刻意義。近年來極端氣候災害頻傳、流行疫病反噬,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亟需反思,阿喀郎因此希望藉由《叢林奇譚》的再製,傳達他的關懷與意志,並重新彌補小時候的遺憾,再次提醒自己曾經對劇場的憧憬,以及劇場所能乘載的意義。
-
特別企畫 Feature 提案4:跑吧!走吧!到自然裡 把身體交給環境,看看會長出什麼
林燕卿
英國宣布全國封城前,才從疫情爆發前的孟加拉趕回英國的林燕卿,也因此擱下了原本參與的許多計畫。以前連走路都覺得累的她,開始了慢跑。「每天慢跑不只是為了鍛鍊身體,也像是一種動態的冥想,可以讓我不那麼焦慮,並且給我一種可以支配自己的感覺。」近年醉心於影像創作的林燕卿,也在慢跑中拍攝大量影像,「這些影像既是讓我內心平靜的力量,卻同時也是焦慮的來源。很多東西其實都是一體兩面。」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透過溝通與信念 讓藝術與現實找到平衡
知名編舞家阿喀郎.汗在今年的「舞蹈秋天」系列中演出其獨舞封箱之作《陌生人》,也因此機緣,兩廳院邀請其舞團製作人法魯克.喬迪里舉辦講座,分享其入行經過,及與阿喀郎.汗共事多年的生涯與思考。喬迪里在藝術家、政府資源、協同製作、場地、贊助商之間,學習不同的語言,轉譯給不同的人,用溝通讓所有部門一起前進。他認為,一個好的製作人必須要有堅強的信念,將做的事,跟自己內在深層的核心價值連結,他說:「因為你必須相信,你才有可能做到。」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戰中的殖民兵 為誰而亡的戰士魂
歷史是勝利者寫的,但歷史的背面,掩埋了多少當權者忽視的故事?向來不畏於顛覆既有觀點的阿喀郎.汗將帶來台灣的作品《陌生人》,即著眼於敏感的種族問題,挖掘一次大戰當中被忽略的印度殖民兵歷史。作為阿喀郎的生涯最後一支獨舞,《陌生人》以原為印度舞者的士兵為主角,以普羅米修斯神話為隱喻,重點回顧了阿喀郎的舞蹈生涯。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以敘事的身體 重探愛情故事背後的女性議題
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的新版《吉賽爾》,是阿喀郎.汗首度為芭蕾舞團量身打造的舞作,不同於傳統版本的浪漫愛情,阿喀郎改以後工業革命為故事背景,探討社會階級和性別權力的傾斜。身體語彙源出印度傳統說唱舞蹈「卡達克」的阿喀郎,與舞者工作長達一年,共同激盪與發展,以豐沛的情感重詮經典舞劇,展現全新面貌。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重新想像《吉賽兒》 阿喀郎與英國國家芭蕾攜手冒險
繼兩年前的《塵》,英格蘭國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塔瑪拉.若荷再度邀請編舞家阿喀郎.汗合作,重新詮釋經典芭蕾舞劇《吉賽兒》。在阿喀郎與戲劇顧問露絲.利托的掘探下,拉出原作隱藏在浪漫故事下的經濟、權力結構等元素,讓吉賽兒化身移工,在資本主義巨輪下哀吟悲歌,增添了時代感的詮釋,舞出經典新的生命。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佛朗明哥 沙塵烈火中的流浪與死亡
佛朗明哥的形象和力道鮮明,讓人較難想像它的當代面貌的可能性,不過,在歐洲當代劇場界,伊斯雷爾.卡勒凡卻是個特立獨行、不容忽視的重要舞蹈家,將佛朗明哥舞出延續傳統精神的當代詮釋。他幾乎總是獨自一人,或說,在樂手的包圍下和孤獨共舞,加上他極度重視材質和聲音上的實驗,對於正統佛朗明哥舞蹈而言,顯得有如異端,但在當代觀眾眼裡,一如特地為他著書論述的法國哲學家迪迪-于貝爾曼所稱「間歇沉默中的複數孤獨」。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跨文化展「吸星大法」 舞蹈變色龍「變」無止境
出身穆斯林與天主教混血家庭,「跨文化」可說是西迪.拉比的生命底蘊,於是在舞蹈創作路途上對不同舞蹈文化的熱中交流與關注,可說是其來有自。除了與不同的舞蹈類型、視覺藝術等其他藝術領域密集對話,探索、開拓舞蹈動作與肢體語言外,西迪.拉比創作關注的主題都環繞在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上,對他而言這種關係並不僅止於私人層面,亦與不同的文化背景緊密相連。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他們來自傳統,也樂於創新
瑪麗亞.佩姬絲(Mara Pags) 一九六三年出生於賽維拉(Sevilla)的佛朗明哥舞蹈家瑪麗亞.佩姬絲,堪稱是西班牙國寶級人物。四歲開始學舞,其師伯樂識馬,傾心栽培。瑪麗亞不負期許,十五歲已是專業舞蹈師,一九九○年成立自己的舞團,經典舞作如Sevilla、Mirada、Utopia等經常巡演世界各地,所到之處,都掀起了一陣佛朗明哥舞的熱潮。她之所以能在全球舞壇上占一席之地,在於她視佛朗明哥舞為不斷演進、屬於現代的活藝術,因此,她不死守傳統窠臼,總是孜孜不倦地在佛朗明哥的語彙裡重新探索、改革與創新,並廣為吸納其他藝術手法,使原本平民色彩濃厚的佛朗明哥舞煥然一新,晉身國際舞台。 其貢獻尤其體現在積極的跨界合作上,如為西班牙導演索拉(Carlos Saura)的佛朗明哥舞系列電影如《卡門》、《魔愛》El Amor Brujo、《佛朗明哥》裡編作情感表現豐富、戲劇張力十足的熱舞;還有為愛爾蘭傳統踢踏舞舞團《大河之舞》Riverdance編過舞,並跟踢踏舞王麥克.弗萊利(Michael Flatley) 飆舞。二○○九年與西迪.拉比共創的《沙丘》,是現代舞與佛朗明哥的對話。次年,與西班牙芭蕾巨星Tamara Rojo一同為西班牙就任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慶典獻舞,讓熱情奔放的佛朗明哥與優美柔和的芭蕾並陳,形成強烈對比!瑪麗亞兼容並蓄、求新求異,卻不離精髓,以卓越舞藝,超越階級、文化、語言的壁壘。 阿喀郎.汗(Akram Khan) 台灣觀眾相當熟悉的孟加拉裔英國編舞家阿喀郎.汗(Akram Khan),一九七四年生於倫敦,七歲起即接受北印度傳統卡達克舞蹈的訓練,一九八八年曾在名導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的印度史詩劇《摩訶婆羅達》中演出,其後在英國的大學接受芭蕾與現代舞訓練,出類拔萃的他很快地在歐洲當代舞壇嶄露頭角,二○○○年成立自己的舞團,一夜爆紅,成為最受矚目的新生代編舞家,創作了Kaash、ma等震撼舞壇之作。二○一二年成為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編舞家之一,並親自演出,
-
演出評論 Review
糾結而壯美的尋根史詩
面對孟加拉血淚斑斑的國族抗爭史,阿喀郎的認同與其說是透過血緣,不如說更接近對自由與人性等普世價值的擁抱;換個角度來看,或許正是這些歷史的發現讓他得以跨越自我和故土間無可迴避的差異與隔閡,進而能在心靈上擁抱斯土與斯人,重新找到自我和家族根源可能的連結。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阿喀郎.汗 DESH
被譽為「金童」的舞蹈才子阿喀郎.汗(Akram Khan),向來是跨國及跨領域的先鋒者。過去他和天王天后如西迪.拉比.傑考伊、席薇.姬蘭及茱麗葉.畢諾許等人的合作都成了美談。這次帶來的鉅作DESH,要以一個人的solo挑戰國家劇院的大舞台,就可看出他的深厚功力!當然,葉錦添的視覺設計及舞台加持,也讓人格外期待此作。DESH意指故土或家園,藉這個作品阿喀郎尋找自己的根源與身分認同。混合著印度卡達克舞的肢體本能及歐美現代舞的動作技藝,阿喀郎擅以跨文化美學的身體,呈現一部奇幻又迷離的尋根物語。此作橫掃二○一二年英國各大舞蹈獎項,如倫敦奧立佛獎之最佳新舞蹈製作及TMA戲劇獎之舞蹈成就獎等,是阿喀郎另一顛峰之作!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阿喀郎.汗 DESH、卡瓦科斯小提琴獨奏會
從未如此期待一個舞蹈作品。對阿喀朗・汗我慕名已久,之前只能從一些影像記錄當中看到他的演出,卻已經被他獨特的肢體語彙所吸引、為他在視覺與聽覺上創造的氛圍所驚豔、為他陳述故事的單純力量而感動。各個領域的藝術本來就有許多相通,跨界演出一直是我非常喜愛的,DESH不單是他的獨舞,在結合了影像、音樂、舞台布景與裝置後,將會碰撞交融出多大的魅力,我衷心期待。 另外我還挑了卡瓦科斯小提琴獨奏會,想聽這場音樂會其實是受到曲目的吸引。德布西與拉威爾這兩位法國作曲家是我永遠的偶像,他們的作品無論是怎樣的樂器編制,總是能夠呈現出恰到好處的完整,每每聽他們的作品,都會忍不住思索怎麼會有人能譜出如此美的旋律!從大學時聽到兩位的四重奏開始,無限崇拜又帶三分妒嫉的心情,總會在我聆聽他們的作品時表露無遺。這次能欣賞到世界級小提琴家卡瓦柯斯演奏德布西與拉威爾的作品,我感覺到自己非常幸運呢!
-
藝號人物 People 編舞家
阿喀郎.汗 奔向無止境的自我超越
阿喀郎.汗又要來囉!這位在台灣備受舞迷歡迎,次次到訪都給予觀眾驚喜的舞蹈家,這次將帶來探問自身身分認同的鉅作Desh,以僅僅自己一人的台上演出,搭配葉錦添獨特的舞台設計,顯然又是一次觀賞的驚豔!而不斷追求自我超越的阿喀郎,也在訪談中透露他將不再自己上台跳舞,未來將朝向電影創作發展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那一夜,她們一同寫歷史……
二○一二年的倫敦奧運開幕式,精采的表演與現場調度,贏得全球觀眾的讚賞,其中由阿喀郎.汗編舞,向二○○五年地鐵爆炸事件中罹難者致意的深刻舞作,令人動容,而出身台灣的徐素滿與林燕卿,分別以排練指導與現場舞者的身分,參與了這場舞蹈的演出。透過訪談,徐素滿與林燕卿道出她們親身參與奧運盛會演出的觀察與體驗心得。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從台灣走向世界 讓世界來到台灣
許芳宜 舞動不盡 生身不息
她在初夏返台。開記者會、赴數不完的採訪,還有排練。這是她近幾年在台灣待最長的一段日子,一個月,不需南來北往,航站起落,不再因時差疲憊,身體回到自然的生息狀態。 許芳宜,出身台灣的國際級舞星,離開瑪莎.葛蘭姆舞團後,曾回台組舞團,環境的種種挫折又將她推向國外,然而,無庸置疑,那才是她的擅場,和同樣頂尖的舞蹈家一起工作,是她最適切的舞台。 如今,她視自己為一個舞團,戲稱「把自己賣到國外,再把所有人邀請回來」,這次她帶回了兩位明星編舞家阿喀郎.汗(Akram Khan)與克里斯多夫.惠爾頓(Christopher Wheeldon),以及紐約市立芭蕾舞團首席舞星溫蒂.威倫(Wendy Whelan),兩王兩后的超級組合,加上許芳宜長期訓練的台灣年輕舞者,將在十月底為台灣觀眾帶來《生身不息》Timeless。我們在許芳宜啟程前往美國Vail藝術節演出前,探訪她和舞者工作的排練現場,並暢談此次作品和近年的國際演出經驗。
-
倫敦
阿喀郎獨舞《源》 深掘認同故事
英籍孟加拉裔的編舞家阿喀郎.汗,在九月中首演的獨舞新作《源》DESH中,面對自己的認同問題,深入挖掘,更述說母國孟加拉的文化與他之間的關係。透過數個故事的述說,在父與子、大人與小孩的敘事脈絡中,阿喀郎亦思索文化在世代間傳遞的過程,以及個人在社群中的角色改變。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劇場、文本、國界與燈
在台灣的劇場生態中,以寫劇本作為一項工作,投資報酬率極低;作為一項志業,又似乎完全看不到未來。劇本這個既冷門又邊緣的文類,少有人閱讀,其效果往往要到劇場演出才能被看見,自然很難被重視。然而,劇本之所以為劇場之本,在文學傳統和戲劇發展上,卻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不過國內戲劇教育對於西方劇作的理解和吸收,往往從希臘悲劇、莎劇、易卜生、契訶夫、到貝克特、品特,就停止了。甚至過去四、五十年來,整個西方劇壇有什麼劇作家,關注些什麼,台灣基本上是不了解、也不關心的。從八○年代開始,台灣劇場的演出要不是「棄絕文本」,專注導演美學的開發,要不就是集體即興的「共同創作」,或者編導合一的「原創文本」,少有跟世界劇作對話。 進入二十一世紀,當我們以為全世界已經拋棄文本了,卻發現國際劇壇仍有這麼多的劇作家,前仆後繼地投入劇本生產的行列,而且都這麼的生猛有趣,這麼的有創造力。如果說上個世紀末有一波重形式輕文本的潮流,新的世紀似乎有一股回歸文本的趨勢已經發酵;只是,我們也發現了劇作家、文本和導演之間的關係,正在產生空前的變革:劇作家以語言重返劇場,「新文本」不再主宰劇場的詮釋權,而是換一個角度,提供一個觀點、一個視野、一個場域,與導演共同激盪、創造出一種屬於這個時代的劇場性文本。在本期特別企畫中,我們從「新文本」的角度切入,從德國、法國、英國的劇作家所呈現的劇場觀與世界觀中,反思國內劇場的創作方向。 古典音樂是西方的產物,少有東方音樂家能在歐美樂壇大放異彩,更遑論是帶領一個交響樂團的領導人物──指揮。本期雜誌的封面故事聚焦即將率法國廣播交響樂團來台演出的亞裔指揮家──鄭明勳。自一九八○年代起,鄭明勳即以韓國人的身分,在歐美大型知名樂團擔任音樂總監暨指揮。在接受本刊專訪時,他說:他是一個「人」,然後是音樂家、然後才是韓國人,「音樂深入我心中,它是那麼巨大,大過任一國家。音樂含有強有力的力和美,超越任何國籍。」正所謂「藝術無國界」,鄭明勳就是最好的見證
-
焦點專題 Focus
酷男新舞風
「新舞風」系列給兩位光頭男子標籤為「酷男」,「酷」應該不僅指他們的型男造型與粗獷天成的男子氣概,而是作品裡所慓悍呈現的文化自覺當代混血文化的自覺,既不標舉祖裔文化的泥土養分,也不迴避西方文化的必然影響,在他們的作品中,挾帶著叛逆的姿態與發言的勇氣,去說人或人性所關心或一直想不透的事兒,融合著當代文化的表現方式,事實上早已模糊了文化界限。這,就是酷。
-
焦點專題 Focus 迴身於無垠之知
窮其身舞向Gnosis的阿喀郎
從遙遠的大不列顛迴身面對這一種揉雜了歷史、政治、宗教而生成的肢體語彙,年輕人阿喀郎穿上樸素的長袍,回歸卡達克傳統的敘事藝術,在《靈知》這支作品中,故事的主角是摩訶婆羅達神話中著名的王后甘陀麗,她為了自己失明的丈夫,自願矇住雙眼一同度日。然而從作品的主題可以窺見,阿喀郎轉化卡達克原有的宗教愛戀內涵,是靈知、而非神祇,才是藝術追尋的終點。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歡慶二十成年禮
柏林國際舞蹈節 推出國際頂尖節目
德國規模最大的舞蹈節柏林國際舞蹈節「舞在八月」,今年適逢二十週年,更是擴大舉辦,邀請無數國際知名編舞家與舞團來共襄盛舉,如崔莎.布朗、阿喀郎.汗等,在短短的十七天內,共邀請了三十多個團體,於十座劇場中呈現近二十五個演出製作,推出超過五十場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