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國內芭蕾愛好者引頸多時,多年來「只聞樓梯響」的基洛夫芭蕾舞團,終於要在今年十一月造訪台灣。這個從其前身「帝國芭蕾舞團」創立算起,迄今已經跨越四個世紀的舞團,被稱為「俄國古典芭蕾之最」,更是許多芭蕾巨星如尼金斯基、帕芙洛娃、紐瑞耶夫、巴瑞辛尼可夫、瑪可洛娃等的娘家。可是你知道「基洛夫」之名從何而來嗎?這麼多經典舞碼與熠熠巨星又是怎麼誕生的?「基洛夫神話」在此開講!
PROGRAM 基洛夫芭蕾舞團《天鵝湖》、《胡桃鉗》
TIME 11.3〜7
PLACE 台北國家戲劇院
INFO 02 27025131
蘇聯解體之後,基洛夫芭蕾舞團的神秘面紗也逐漸褪除;但是,基洛夫頂著「俄國古典芭蕾之最」的光環,首度造訪一個國家,絕對稱得上「歷史事件」。
十餘年來,在「空穴來風」、「雷聲大雨點小」或「雜牌軍」等傳聞滾動之中,基洛夫芭蕾舞團終於有了台灣之行,十一月三日至七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公演全本《天鵝湖》和《胡桃鉗》,在舞迷翹首期盼的同時,「基洛夫神話」值得率先開講!
皇室建校推廣,平民藉芭蕾翻身
芭蕾在義大利、法國萌芽、茁壯,俄國後來受到了感染,進而發揚光大,在彼得大帝主政末期,王室及上流社會掀起了芭蕾表演熱潮,蔚為時尚;一七三八年,彼得大帝的姪女──安娜女皇邀請法國舞蹈家蘭德(Lande)在聖彼得堡教芭蕾,「冬宮」設立了「帝國芭蕾舞校」(又稱「皇家芭蕾舞校」),學生均是沙皇王室侍從及僕人的小孩,還組成了「帝國芭蕾舞團」。
到了熱愛藝術的凱薩琳大帝(凱薩琳二世),她禮聘義大利舞蹈家勒畢克、安吉里翁尼全力推廣芭蕾。隨後主政的沙皇保羅二世,又重金邀請法國舞蹈家狄德羅(Didelot)來聖彼得堡。狄德羅為俄國芭蕾建立了風格形式,居功厥偉。
一八三六年「帝國芭蕾舞校」搬遷至「戲劇街」,學習芭蕾不再是王室僕人子弟的專利,在沙皇提供金錢資助下,許多貧苦人家把有跳舞天分的孩子送往「帝國芭蕾舞校」習藝,入學標準極為嚴苛,簡直是萬中選一。一八六○年「馬林斯基劇院」落成,躍升為俄國最重要的表演藝術殿堂,附屬團體有歌劇團、芭蕾舞團與交響樂團。
「基洛夫」之名源於紀念遭刺殺的共黨第一書記
一九三五年是關鍵年,蘇聯政府為了紀念遭刺殺的共黨第一書記基洛夫,下令「馬林斯基」改名為「基洛夫」,直至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才恢復舊名「馬林斯基」。不過,因為「基洛夫芭蕾舞團」這個招牌延用了近六十年之久,名氣響遍全世界,致使現今赴外國演出仍用「基洛夫芭蕾舞團」名稱。
從帝俄、蘇聯到共產制度解體的俄羅斯,基洛夫芭蕾舞團曾順應政治制度丕變而調整創作方向,為了配合一九一七年俄國大革命帶來的變化,一九二○年代初期先潛伏一段時間,後來才恢復排練古典芭蕾舞劇,並演出《西班牙隨想曲》、《天方夜譚》等新編舞碼;到了一九三○年代,蘇維埃國家民族主義意識高漲,伐伊諾能編的《巴黎火焰》(1932)算是時代產物,至於瓦加諾娃編作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愛情題材和政治色彩沾不上邊;而一九六○年代葛里戈羅維奇創作的《石中花》、《愛情神話》,編舞手法臻至爐火純青之地步,一直被基洛夫舞團視為珍貴資產。
編舞家裴迪巴打造基洛夫經典舞碼
誠然,基洛夫芭蕾舞團能有今日的成就,除了十九世紀上半葉法國舞蹈家狄德羅帶來的革新熱力;另有兩位不能不提的人物,一是編舞家裴迪巴(Marius Petipa),二是俄國芭蕾教育家瓦加諾娃(A. Vaganova)。
裴迪巴被後人尊稱為「古典芭蕾之父」。如果沒有裴迪巴,俄國芭蕾史勢必要改寫。
一八四七年法國舞蹈家裴迪巴赴聖彼德堡教芭蕾,他在馬林斯基劇院工作長達四十一年,除了為「帝國芭蕾舞團」(基洛夫的前身)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更把舞團帶至芭蕾表演的顛峰。裴迪巴建立了男女雙人舞的三段式標準模式(男女雙人舞、獨舞到雙人舞),還極力倡導芭蕾與大型管弦樂結合的表演形式,講求場面壯觀,動用交響樂團伴奏。也因為這些變革,芭蕾舞劇才真正有了獨立的地位。裴迪巴總計為「帝國芭蕾舞團」編了五十四齣芭蕾舞劇,《天鵝湖》、《唐吉訶德》、《雷夢達》、《胡桃鉗》、《睡美人》、《印度舞伎》等。
名師瓦加諾娃培育閃閃芭蕾群星
基洛夫芭蕾舞團的活水來自舞校培育的頂尖人才,芭蕾教師瓦加諾娃最功不可沒,她所建立的芭蕾教學系統,從廿世紀初影響至今。
瓦加諾娃出生於一八七九年,直至一九五一年辭世,她的舞蹈生涯橫跨帝俄和蘇維埃時代。瓦加諾娃先在「帝國芭蕾舞校」隨伊凡諾夫、瓦珊、尼可萊斯勒加等名師習舞,畢業後加入「帝國芭蕾舞團」,她後來對芭蕾教學產生極大的興趣,蒐整了法國、義大利等芭蕾強國的教學資料,擷取所長,再融入俄國芭蕾原有的優點,逐步研發出一套獨特的芭蕾教學系統。
廿世紀上半葉數得出來的基洛夫芭蕾巨星,個個均均出自瓦加諾娃門下,她的芭蕾教學對動作、肌肉運用均有精準分析,為此,從「帝國芭蕾舞校」到「馬林斯基劇院附屬芭蕾舞校」,想跟瓦加諾娃習舞的學生愈來愈多,還有許多外國人前往取經。
瓦加諾娃樹立了芭蕾教學體系的權威地位,個人聲望甚高,一九三一到一九三七年她出任「國立歌劇芭蕾學院」、「基洛夫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蘇聯政府感念她對芭蕾教育的貢獻,後來把基洛夫芭蕾舞校改冠上「瓦加諾娃」的名字。
編演人才匯聚,為全世界芭蕾搖籃
基洛夫芭蕾舞團散發著璀璨光輝,從舞星尼金斯基、帕芙洛娃、紐瑞耶夫、巴瑞辛尼可夫、瑪可洛娃……到編舞巨擘佛金、巴蘭欽等人,全部來自基洛夫芭蕾舞團,堪稱培育芭蕾人才搖籃。
以跳「垂死天鵝」在芭蕾史留名的帕芙洛娃,八歲那年隨父母在馬林斯基劇院看了舞劇《睡美人》,自此立下要當芭蕾伶娜的志願;後來帕芙洛娃考進了「帝國芭蕾舞校」,畢業後加入《帝國芭蕾舞團》,跳遍《吉賽兒》、《唐吉訶德》、《印度舞伎》、《睡美人》等經典芭蕾舞劇。尼金斯基擁有「舞神」之美譽,十歲考上「帝國芭蕾舞校」,畢業後進入「帝國芭蕾舞團」,立即擔綱了獨舞角色,常和帕芙洛娃等大牌舞星搭檔演出。
被譽為「天生舞者」的紐瑞耶夫,不僅在「帝國芭蕾舞校」踏出習舞的第一步,一九六一年隨基洛夫芭蕾舞團赴歐洲演出時,還在巴黎發生了「跳機」事件,在歐美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也是廿世紀男性舞者的第一人。巴瑞辛尼可夫也追隨紐瑞耶夫的腳步,選擇了投奔自由,後來當上「美國芭蕾舞團」藝術總監。
連同編舞家佛金、巴蘭欽在內,如此多代表性人物來自基洛夫芭蕾舞團;不過,後來他們多半加入了狄亞基烈夫領導的「俄國芭蕾舞團」,分別在西歐或美國重燃演藝生命的火花;但不可否認的是,基洛夫是給予他們芭蕾養分的根源。
現任總監年輕有志,維持傳統也積極創新
長久以來,基洛夫歷任藝術總監絕大多數是舞者出身,能跳能編,但因政治環境因素及人事傾軋等諸多問題,爭奪此一大位常見暗濤洶湧。現任藝術總監瓦茲耶夫(Makharbeq Vaziev)才四十四歲,他自一九九五年四月起接掌舞團,努力的標竿是:「馬林斯基劇院有如此多珍貴的古典芭蕾資產,當然要繼續保存、發揚。」但是,瓦茲耶夫也不諱言,「在傳統芭蕾資產之外,仍有許多值得開發的新生命,基洛夫需要製作更多新的芭蕾節目,不斷迎接挑戰,拓展更大的視野。」
影響基洛夫舞團的三位巨人
■狄德羅(Charles Didelot,1767~1837):法國舞蹈家、舞蹈教育家。為俄國芭蕾建立了風格形式,居功厥偉。
■裴迪巴(Marius Petipa,1818-1910):編舞家,後人尊稱為「古典芭蕾之父」。在馬林斯基劇院工作長達四十一年,為「帝國芭蕾舞團」(基洛夫的前身)編了包括《天鵝湖》在內的五十四齣芭蕾舞劇,將舞團帶至芭蕾表演的顛峰。
■瓦加諾娃(A. Vaganova,1879-1951):俄國芭蕾教育家,融合法國、義大利等芭蕾強國的教學,研發出一套獨特的芭蕾教學系統,對俄國芭蕾教學產生極大的貢獻。
文字|張伯順 文字工作者
舞碼版本大解析之一
因基洛夫芭蕾而起死回生的《天鵝湖》
經典,常不是在甫一問世時就有石破天驚的姿態,往往經過一再的千錘百鍊才鍛成金鋼不壞之身。
舞劇《天鵝湖》便是經由基洛夫芭蕾舞團方才得以「起死回生」的。
《天鵝湖》於一八七七年二月廿日(也有史料記載是三月四日)在莫斯科波修瓦劇院的首演,現場荒腔走板、場面冷清,這齣作品也從此被打入冷宮;十七年後,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為紀念柴可夫斯基逝世一周年,策畫舉辦一場音樂會,把《天鵝湖》從塵封的記憶中找出來,一八九四年,由裴迪巴的助手伊凡諾夫小試身手,只重新編排了第二幕,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四小天鵝」一段,結果演出獲得空前成功,促使馬林斯基劇院有興趣製作全本《天鵝湖》。
裴迪巴與伊凡諾夫師徒二人攜手合作,第一幕和三幕是由裴迪巴編舞,第二幕和四幕則出自伊凡諾夫之手,新版全本《天鵝湖》於一八九五年一月廿七日在馬林斯基劇院公演,一炮而紅。
伊凡諾夫把《天鵝湖》第二幕四隻小天鵝的舞段編得棒極了,迄今仍是全本《天鵝湖》的精髓;裴迪巴在第三幕的王宮大廳場景裡,為黑天鵝奧吉莉亞編了單腳連續三十二圈鞭轉,不僅把全劇帶向高潮,同時也成為後世所有芭蕾伶娜挑戰極限的目標。
《天鵝湖》自裴迪巴、伊凡諾夫聯手合編的全本舞劇問世以後,一九三三年在莫斯科、聖彼得堡另演出過高斯基(A.Gorsky)、瓦加諾娃編的新版《天鵝湖》;謝爾格也夫編的《天鵝湖》有三幕四景,於一九五○年三月八日在馬林斯基劇院首演,他保留原始版本的精髓,讓舞蹈和戲劇之間取得平衡,甚至更凸顯芭蕾的地位;此外,謝爾格也夫延用了瓦加諾娃、高夫斯基編的一些精采舞段,讓《天鵝湖》整體呈現得更加完美。
一九五一到五五年謝爾格也夫出任基洛夫舞團首席編舞家,編排的第一支作品是《灰姑娘》,他自己跳王子角色,其他主要作品包括:《哈姆雷特》、《睡美人》、《雷夢達》、《天鵝湖》等。謝爾格也夫生前掌有很大權勢,一九五一到五六年及一九六○到七○年期間兩度出任基洛夫芭蕾舞團藝術總監,他統領基洛夫芭蕾舞團採取「高壓」手段,獨斷的作風卻予人不同的評價。然而,無論如何,謝爾格也夫對維持基洛夫聲譽不墜有極大貢獻,一九六○年代他率領基洛夫芭蕾舞團赴法國、英國巡演,是基洛夫首次出國的歷史性之旅。(張伯順)
舞碼版本大解析之二
前輩奠定架構,後生添色增彩的《胡桃鉗》
《胡桃鉗》敘述小女孩克拉拉和胡桃鉗王子遊歷糖果王國的夢幻奇遇,編舞家裴迪巴先寫出內容情節架構與舞蹈形式,再交由柴可夫斯基譜寫音樂;後來裴迪巴突然生病,改由助手伊瓦諾夫負責編舞。
伊凡諾夫編的《胡桃鉗》於一八九二年十二月十七日在馬林斯基劇院首演,當時並未獲得觀眾廣大迴響,原因是,佈景和服飾設計太偏重法國洛可可風格,似乎和《胡桃鉗》故事的德國時空背景不搭調;另外,首演擔綱女主角的義大利芭蕾舞者,外型也不太討好。總之,後來伊凡諾夫動手大為刪改一番。這齣童話芭蕾一九一九年移至莫斯科波修瓦劇院公演,才逐漸地被觀眾接受,進而傳揚至歐洲及美國。
嚴格來說,伊凡諾夫創作全本舞劇《胡桃鉗》只是開路先鋒,他編的版本似乎無法全然獲得後代編舞家青睞,只有舞劇架構及一些精采舞段流傳下來;所幸,一批批新生代編舞家相繼加以改編,百花齊放。
一九三四年英國賽德威爾斯芭蕾舞團公演的《胡桃鉗》,版本出自俄國編舞家謝爾格也夫之手;一九四○年,「蒙地卡羅俄國芭蕾舞團」遠赴紐約演出濃縮版《胡桃鉗》,讓美國觀眾大開眼界。一九五四年喬治‧巴蘭欽為紐約市立芭蕾舞團編的《胡桃鉗》也頗有名氣。
《胡桃鉗》故事充滿夢幻情境,法國舞蹈泰斗莫里斯‧貝嘉還把思念已故母親的心意加入舞劇之中;一九六六年克蘭寇為德國斯圖卡特芭蕾舞團編的《胡桃鉗》也是佳作,同年,蘇聯大牌編舞家葛里戈羅維奇為波修瓦芭蕾舞團改編了《胡桃鉗》,轟動一時。此外,芭蕾巨星紐瑞耶夫、巴瑞辛尼可夫也加入改編《胡桃鉗》的列車,紐瑞耶夫把糖梅仙子和騎士跳的雙人舞,改由克拉拉和胡桃鉗王子合跳;巴瑞辛尼可夫為美國芭蕾舞團(ABT)編的《胡桃鉗》,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在華盛頓甘迺迪中心世界首演,他刻意保留了伐伊諾能編的《雪花圓舞曲》,自己還在舞劇中跳胡桃鉗王子角色。
此次基洛夫來台跳的《胡桃鉗》則是採用伐伊諾能的新編版本。
在蘇聯時期,伐伊諾能是新生代編舞家之翹楚,名氣很響亮。他先從小作品嘗試編舞,第一次是幫名為「青年芭蕾之夜」演出編了《穆索斯基圓舞曲》;不過,伐伊諾能第一支專業芭蕾作品是蕭士塔高維契譜寫音樂的《金色年代》,於一九三○年發表;一九三二年他又交出新的成績單《巴黎火焰》,接著是一九三四年的《胡桃鉗》、一九三七年《帕帝桑歲月》、一九三八年《雷夢達》等。(張伯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