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八十的貝嘉走過漫長人生,他總是隱身在幕後,一切交由舞作代為發言。貝嘉舞團此次來台要跳《波麗露》、《七支希臘舞》、《布雷爾與芭芭拉》三支舞碼,分屬於貝嘉早、中、晚期作品,觀眾可以認識編舞家的心路歷程及風格演變。
《波麗露》─是貝嘉至今極少數仍搬上舞台的早期舞作。作曲家拉威爾最初是接受俄國舞蹈家依達.魯賓斯坦委託創作,由尼金斯卡(二十世紀初知名俄國舞蹈家尼金斯基的妹妹)負責編舞,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廿二日以獨幕舞劇形式在巴黎歌劇院首演。
在尼金斯卡之後,《波麗露》後來還有都林(A. Dolin)、里法( S. Lifar)、葛索夫斯卡雅( T. Gzovskaja)、伯梅斯特(V. Burmeister)、貝嘉(1961)、拉夫洛夫斯基(L. Lavrovsky)等編舞家版本,但其中則以貝嘉的《波麗露》最有名。
一九八一年,因為克勞德.勒路許執導的電影《戰火浮生錄》,貝嘉的《波麗露》達到了無遠弗屆的知名度,男舞星喬治‧唐在片中主跳《波麗露》,在拉威爾精采配器的重複節奏中,喬治.唐站在一張巨大的紅色圓桌上起舞,身體動作從徐緩到狂野,性感地扭腰、擺臂,情慾呼之欲出,勾魂懾魄,終了,圓桌旁的圍觀者一擁而上,石破天驚。這部電影視聽帶來的感動,也讓全球影迷認識了《波麗露》。
貝嘉的《波麗露》有一女加眾男、一男加眾女、一男加眾男三種版本。一九六一年一月十日《波麗露》在布魯塞爾皇家蒙內劇院首演時,由女舞者杜西卡擔綱獨舞,「廿世紀芭蕾舞團」男舞者跳群舞;一九七九年貝嘉改由愛徒喬治‧唐主跳,女舞者跳群舞。
貝嘉《波麗露》的情慾世界裡,磁場不分異性或同性,因而也有男獨舞者率清一色男生合跳的版本,讓陽剛的性愛相互挑逗、翻滾。
《七支希臘舞》─發表於一九八三年,採用戴歐多拉吉斯的音樂,全舞風格抒情且抽象,不訴說故事,服裝也如同舞者平日排練時穿著,一切回歸到極簡、純淨,探索傳統文化所蘊藏的豐富內涵。
《布雷爾與芭芭拉》─貝嘉一生交友無數,繼一九八八年為紀念法國香頌歌手皮亞芙(Piaf)編舞之後,又於二○○一年創作發表《布雷爾與芭芭拉》,追憶布雷爾、芭芭拉這兩位廣受歌迷愛戴的香頌歌手,全舞由兩人所唱的名曲串連。
四十八歲英年早逝的布雷爾在比利時人心目中,如同美國人熱愛的「鮑伯‧狄倫」,嗓音豪邁、高亢且有吟詩般的特色,歌曲也傳達了反諷政治與社會現象的省思,詞曲充滿文學性。一九七○年代,布雷爾唱的〈不要離開我〉、〈阿姆斯特丹〉等招牌歌,讓全世界法語系國家人民都能朗朗上口,貝嘉編舞紀念己逝的誠摮友誼,身為法國人的他,多少也有些許宣揚香頌之美的意味。
文字|張伯順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