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威爾玩弄頑固節奏的不朽舞曲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情挑波麗露 《波麗露》音樂解說

拉威爾玩弄頑固節奏的不朽舞曲

《波麗露》舞曲由魯賓斯坦與她的舞團同年十一月在巴黎歌劇院親自首演,短短十七分鐘,旋律幾乎不變的舞曲,卻讓作曲家從此聲名大噪,且歷久不衰,首演時甚至有淑女們因為承受不了過於亢奮的情緒而昏倒在地。

《波麗露》舞曲由魯賓斯坦與她的舞團同年十一月在巴黎歌劇院親自首演,短短十七分鐘,旋律幾乎不變的舞曲,卻讓作曲家從此聲名大噪,且歷久不衰,首演時甚至有淑女們因為承受不了過於亢奮的情緒而昏倒在地。

一九二八年,當時的前衛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Ida Rubinstein)委託拉威爾(M. Ravel,1875-1793)為她的新舞編一首樂曲。向來對音樂極有主見的魯賓斯坦,起初只是希望拉威爾將西班牙作曲家阿爾班尼士(Albéniz)的鋼琴曲《依貝利亞》Iberia改編為管絃樂曲,然而當拉威爾著手開始改編之後,才發現原來西班牙作曲家阿伯斯(E. Arbós)早就已經將這首鋼琴曲改編為管弦樂曲了,也因此拉威爾被迫另尋解決之道。

配器推疊,形成無比張力

依著魯賓斯坦「西班牙風格」的要求,拉威爾將原曲名Fandango改為Boléro。「波麗露」原是一種西班牙民俗舞曲的名稱,3/4拍的節奏混合著八分音符與十六音符的三連音,拉威爾以「波麗露」作為曲名,便是為了突顯這首委託作品的特色:西班牙氣質、異國情調、神采奕奕、情緒激昂。然而拉威爾,卻反其道而行。

首先,他以兩個小節波麗露舞曲的節奏型態作為「頑固節奏」(ostinato rhythm)(圖一),佐以兩組各為十六小節的「頑固旋律」A與B(ostinato melody)(圖二、三),在拉威爾要求自己「單一旋律與不轉調」的約束下,讓完全不做變化的節奏貫穿全曲,旋律以AA-BB的順序重複四次之後,換成A-B交錯,總共九對十八組,加上一段尾奏成為一首十五分鐘長的樂曲。

拉威爾將這首作品作為作曲技法的練習與實驗,一首「音色的變奏曲」。一般所謂變奏曲都是在旋律或節奏型態上作變化(如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但是《波麗露》在節奏與旋律完全不變的條件下,拉威爾以不同的配器讓一直重複的旋律與節奏,在音色上有如變色龍般地變換,並且利用樂器出現的前後,與不同的搭配,讓音樂自然產生漸強的效果與逐漸升高的張力。

首先是木管輪番柔和地吹出異國情調的旋律、然後逐漸加入銅管、再來則讓激昂的薩克斯風挑起聽眾的感官情緒(圖四)。到了最高點的第十八組音樂時,樂器悉數出動、音樂從C大調轉入E大調。聽眾至此耳中已經累積了音樂重複十七次的張力,這個突如其來的遠系轉調,無疑是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讓聽者的感官與情緒終於決堤,最後在高分貝的尾奏中身陷音樂的漩渦中無以自拔。

令觀眾亢奮昏厥的「魔音」

這首作品由魯賓斯坦與她的舞團,於同年十一月在巴黎歌劇院親自首演,首演當晚,觀眾在曲終時興奮地狂叫不已,甚至有淑女們因為承受不了過於亢奮的情緒而昏倒在地,拉威爾這首果真精密設計如鐘錶的音樂,因而被視為深具蠱惑魔力的音樂,也因為他以不斷反覆所營造出的戲劇性張力,使得這首音樂成為電影、戲劇等配樂的最愛。

PAR名詞解碼室

伊達.魯賓斯坦

(Ida Rubinstein)一八八三年生於聖彼得堡,一九六○年卒於威尼斯,本為狄亞基烈夫(Diaghilev)所帶領的「俄國芭蕾舞團」(Ballets Russes)中的一員,後自立門戶,成立了「伊達.魯賓斯坦芭蕾舞團」(Les ballets Ida Rubinstein)。魯賓斯坦不只委託了許多作曲家為她與舞團創作,甚至常常參與作曲家的創作構思,除了《波麗露》以外,她還於一九二九年首演拉威爾的《華爾滋》La Valse

頑固節奏與頑固旋律

「頑固節奏」與「頑固旋律」─意指某一個節奏或旋律不斷地重複,貫穿全曲,幾乎不做任何改變。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