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樂壇新勢力

吳天心:我不是天才,但是我相信努力能夠創造奇蹟

雙十年華的吳天心,在年輕的血液中,流瀉著成熟因子,話中帶有十足的自信但又不失謙遜。二○○一年她以華信愛樂古典菁英獎在國內打響名號,去年又拿下烏克蘭首屆大衛.歐伊斯特拉赫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三獎在國際發光,面對近來的嶄獲,她卻只有一句話,「我不是天才,但是我很努力而且不怕辛苦。」

雙十年華的吳天心,在年輕的血液中,流瀉著成熟因子,話中帶有十足的自信但又不失謙遜。二○○一年她以華信愛樂古典菁英獎在國內打響名號,去年又拿下烏克蘭首屆大衛.歐伊斯特拉赫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三獎在國際發光,面對近來的嶄獲,她卻只有一句話,「我不是天才,但是我很努力而且不怕辛苦。」

晚間十點鐘,吳天心才要揹起小提琴,準備到同學家排練室內樂。這一晚沒有搞到半夜是回不了家的。「我非常享受練琴的時光,怎麼練都不會累,我把拉琴當作是自我探索的過程」她笑著說。

雙十年華的吳天心,在年輕的血液中,流洩著成熟因子,話中帶有十足的自信但又不失謙遜。二○○一年她以建華愛樂古典菁英獎在國內打響名號,去年又拿下烏克蘭首屆大衛.歐伊斯特拉赫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三獎在國際發光,面對近來的斬獲,她卻只有一句話,「我不是天才,但是我很努力而且不怕辛苦。」

平常心走過學習關卡

回想小時學琴的過程,她笑說自己是「棄武從文」,原來從幼稚園開始,在母親的安排下,她什麼都「玩」,體操、舞蹈、繪畫、捏陶、鋼琴、小提琴樣樣來,筋骨柔軟的她,一度被老師網羅要培育成體操選手,但小天心志不在此,最後所有才藝紛紛玩膩,只剩小提琴深得她心。在興趣的支持下,沒想到接觸小提琴不到半年,就考上光仁國小音樂班,但是她強調「我相信有天才這種人,他們看一次、學一次就會,但我不是這樣的人。」

習樂一路上,她從不認為自己天份優於他人,或許是平常心使然,讓她每個求學關卡都能平順躍過。就讀師大附中音樂班時,在老師蘇顯達的建議下,她以十三歲之齡順利考入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先修班,師事小提琴教母迪蕾(Dorothy Delay),前年她再接再厲,考進每年僅收四個小提琴名額的寇蒂斯音樂學院,現在就讀大學部二年級。

回想在美國的學琴生涯,吳天心以感性的口吻指出迪蕾影響她至深,「很多人抱怨在迪蕾身上學不到東西,我只能說不是老師沒教,而是他們沒有學到。」說也有趣,在進茱莉亞之前,她根本不知道迪蕾是何許人也,「我真的對她一點都沒有概念,她收我做學生,我就跟著學,後來才知道她的聲望如此高。」

那時迪蕾已經高齡八十歲,對於吳天心給予孫女般的照顧。在音樂上,吳天心稱她是有智慧的長者,「我請教她問題,她都停頓許久才做答,一開始我認為是她年紀大反應慢,後來我才發現,她是在內心裡分析我是怎樣的人,找尋適合的方式回答我以防誤導我。」茱莉亞四年,吳天心說她學習到的不是練琴特效藥,而是了解音樂是什麼,「她十分注重每個人的獨立思考,她用心聽你的音樂啟發你,而不是搪塞一致的技法。」

跟自己的比賽才是真實的

十三歲就一人獨闖美國,談起甘苦,她只說「我的記憶力不太好,只要難關度過,回想一切都不覺得苦。」不過,在茱莉亞的時光,由於競爭激烈不少同學習以比較,讓她一度十分不適。她說自己不怕被比,而是不想成為被拿出來相較的對象,「我的原則是,如果我聽一場音樂會,心中有一絲打量別人的念頭,我就不會前往。」因此,就算長年處於高手如雲的環境下,她依然能夠自在,「我覺得跟自己的比賽才是真實的,我看到太多的人,受比較之累,最終失去對音樂初始的熱情。」

在茱莉亞先修班待了四年,她原本有機會直升大學部,但為了擴展自己的視野及發掘不同習樂的方式,她決心前進位於費城的寇蒂斯音樂學院,「茱莉亞和寇蒂斯為美國兩大音樂學府,學校風格差異頗大。茱莉亞一年小提琴組,平均招收二十個學生,因此學校老師很難一一照顧。寇蒂斯每年小提琴平均招收四位,其他樂器也不多,學生總計加起來,等於一個交響樂團,因此大家互動密切,演出的機會也多。」

令吳天心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上次柏林愛樂音樂總監拉圖來費城管絃樂團客席,順道來學校指導交響樂團,「不像其他學校,參加大師班還需報名抽籤,在這裡人人有機會。」

除了練琴,就是「聆聽」他人的聲音

除了勤奮練琴之外,大部分時間吳天心都在聆聽他人的聲音,對吳天心來說,習樂過程中,「聆聽」是非常重要的過程,「音樂不是用說的也不是用寫的,唯有聽才是入門之道。」「我心中有四大小提琴天王,分別是海飛茲、歐伊斯特拉赫、柯崗和密爾斯坦,在他們的音樂中,我體會到作為頂尖的小提琴家,他們如何藉由自己的詮釋方式去發揚作曲家的偉大。」

在音樂世界之外,年輕的她仍有一顆飛揚的心,喜愛閱讀流行雜誌吸收時尚資訊,因此穿著時髦流行,常蹎著高跟鞋拿著琴盒在校園穿梭,「不過,我得強調,我並非名牌祟尚者,大部分只看不買。」別人飼養寵物,普通養狗養貓,她則是到超級市場購買不到美金一塊錢的地瓜,把它發在水裡每日待它發芽長大。

對於未來的生涯規畫,吳天心說她只有一個想法,就是繼續拉琴,畢竟未來的事誰能預料,只能隨時將自己先準備好,「這一路上我感謝父母給我完全的支持,能有今天的成就,我只能說,我不是天才,但是我相信努力能夠創造奇蹟。」

吳天心小檔案

年次:七年三班

樂齡:七歲學琴,至今十三年。

音樂生涯的瓶頸:初至茱利亞音樂學院,不習慣自己成為同學間比較的對象。

難忘的事:有幸接受小提琴教母迪蕾、柏林愛樂音樂總監拉圖等音樂大師的指導。

小提琴最迷人的地方:從練習中發現新感受,藉由自己的詮釋,去發揚作曲者的偉大。

 

文字|林采韻 藝文新聞工作者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夏佑體驗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