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林圍牆倒塌後東西德人民站在城牆上歡欣鼓舞。(柏林市政府檔案資料室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德國製造 MADE IN GERMANY 文化遠觀╱社會現況

昔日西德東德,今日德西德東

統一十五年,傷痕仍在癒合中……

每年十月三日是德國統一紀念日,但多半冷清,完全嗅不到歡欣鼓舞的節慶氣氛,這和十五年前的激動、狂喜簡直天差地別。激情過後,經過十五年的現實考驗,德國人發現統一的國家似乎並未如想像中美好。

每年十月三日是德國統一紀念日,但多半冷清,完全嗅不到歡欣鼓舞的節慶氣氛,這和十五年前的激動、狂喜簡直天差地別。激情過後,經過十五年的現實考驗,德國人發現統一的國家似乎並未如想像中美好。

住在德國北部大城漢堡的史瓦茲一家人,今年暑假南下慕尼黑度假,餐館吃飯的時候,服務生態度很差,史瓦茲先生從口音中發現該跑堂來自德東,他忍不住發作:「鐵定DDR(東德)來的,典型的共產黨,吃大鍋飯的!哼!」史瓦茲太太緊張制止丈夫:「噓!小聲一點,現在不能說東德,要說德東」。

東德?德東?這不是排列組合題,且事關重大。沒錯!成為一家人已經十幾年,早就是「自家人」,不能再見外,所以問題變得敏感,說東德意味外國人,牽涉歧視問題事關重大,目前正確說法是「德東」——德國東部。

一個國家,兩個世界?!

在醫院工作的史瓦茲先生現在責怪德東人服務態度欠佳,但他忘了,十年前一位德東來的同事曾讓他讚不絕口:「醫生專業知識技能真不錯,『那邊』的職業教育相當成功。」去年史瓦茲夫婦的大兒子離家到柏林上大學,因西柏林租金昂貴,三個月後才在東柏林找到低廉的住宿,不僅同一個城市,德國東、西也有別,許多面對德西高消費水準而怯步的大陸留學生,因此選擇前往德東留學。

每年十月三日是德國統一紀念日,但多半冷清,完全嗅不到歡欣鼓舞的節慶氣氛,這和十五年前的激動、狂喜簡直天差地別。激情過後,經過十五年的現實考驗,德國人發現統一的國家似乎並未如想像中美好。對老百姓而言,慶祝統一是執政者的事,他們關心的是,今年十月三日剛好碰上星期一,可以有好幾天連續假期,算是小小的安慰。

也就是說,東西德統一將近十六年,但鴻溝仍在,德西人對德東人多少抱持「用錢買來的小媳婦」藐視心理,德西人似乎還沒完全把德東人當自己同胞看待,下意識裡彼此還是涇渭分明的兩個不同國度。德東人也一直自覺不受尊重,很難排除國家二等公民陰影。

水乳交融?要等沒有包袱的新世代!

這一點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感覺得到,德東人經常被「另眼相待」。任何統計數字或調查報告,都將德東另外分開計算,從消費習慣、價值觀、失業率、度假偏好、教育子女方式到性生活指數皆如此,這意味德東、德西不可「一概而論」(實際上的確是有差距),最明顯的是在選戰揭曉時,通常兩邊加起來的數字公佈後,接著分別報上德西、德東的結果,外人或許覺得奇怪,德國人卻習以為常,似乎境內存在「特別行政區」事實屬理所當然。實際上,當今活躍政壇的在位者,幾乎都由德西人主導。現在,來自德東的梅克爾當選總理,雖堵住德東人的嘴,但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不能偏袒德東。

有些德東人為了維護尊嚴,甚至悲觀吶喊「再把柏林圍牆築起來吧!」這一點顯現於選票上,德東地區共產黨(PDS)逐年佔上風,德西人對此無法諒解:「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為什麼要統一?乾脆回到原來共產黨統治時代」。

社會學者專家指出,兩邊的水乳交融,恐怕要等到一九八五年後出生沒有歷史包袱的新生代來完成,德西人永遠不會忘記為了統一拖垮經濟所付出的慘痛代價,德東人也將不斷懊悔,當年相信柯爾保證兩邊生活水準一致的謊言。成見、偏見之下,德西人討厭「吃大鍋飯的人」懶散依賴成性,如扶不起的阿斗,德東人對「傲慢的有錢人嘴臉」也沒有好感。

德東建設已經完成50%,歷史古蹟丰采再現

德國總統科勒固然不否認這些,但他不想粉飾太平,他清楚德東人民不滿現狀,他為了加強信心特別表示:「兩邊生活水準達到一致需要時間,並非一蹴可及,請務必要忍耐共體時艱」。梅克爾對此也抱樂觀態度:「統一之後,雖然有那麼多問題,所幸國家一直處於穩定狀態(意指地方沒造反鬧革命),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地方」。

目前建設德東已經完成百分之五十的預期目標。如果以前西德的國勢及經濟實力,實現建設面積、人口僅前西德三分之一的前東德,再加上統一前,東德一直是當時全世界共產集團中最富有的國家,這種情況下,尚須十五年才達成百分之五十目標,可見表面光彩體面的統一之路,箇中坎坷艱難絕非外人所能想像。

「統一」雖拖垮德國經濟,內傷至今仍未「痊癒」,但努力還是有代價,成效仍很明顯,比如德東的建設,古蹟、文化遺產和老建築物的修護已達到百分之九十八,讓許多歷史城市又恢復昔日光彩。

 

文字|張筱雲 《中國時報》德國特派記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