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當代建築一如他們生產的頂級汽車和精密儀器,展現出精準可靠的實用面。如今在設計上又加入上面幾個特殊方向的考量,身在德國環顧週遭的新建築環境,你會感受到一股成熟、高工業水準、卻又內斂、偶而帶點「悶騷」的特殊建築氛圍。
近代德國的建築發展對世人居住型態的影響,可以從二十世紀初期德國的「包浩斯設計學校」說起。包浩斯在那個年代主張的「新式美學」——簡潔、單純的幾何造型,徹底取代了兩千年來的古典傳統。後來幾乎全世界的年輕建築師都只會蓋這種「現代建築」,不只台灣如此、日本如此、美國和歐洲也是如此,我們甚至可以說,今天大家居住的、上班的建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直接間接受此影響。
兩德統一後,建築開始百花齊放
二次大戰之後,德國分裂成東西兩半,柏林也建了傳奇的柏林圍牆,共產黨壓抑了不少新建築的發展;加上許多當初「發明」方盒子現代建築的包浩斯大師,因躲避希特勒而移居國外,德國建築著實「悶」了好一陣子,反倒是其他國家將這種德國發明的幾何形新建築發揮得淋漓盡致。
如果真要挑出這段期間值得介紹的特殊建築,我大概會舉兩個例子。一是一九五六年完成的柏林愛樂音樂廳,另一個是一九七二年慕尼黑的奧運會場。前者的建築師是堅持自己理念,不願被方盒子潮流同化的老先生漢斯.夏龍(Hans Scharoun),他依照「完美的音響效果才是音樂廳設計最重要的事」這樣的概念,所設計出的不規則錯亂造型建築。這是一個將建築視為「有機生物」來設計的學派中,很重要的代表作。較晚落成的慕尼黑奧運會場,則是由數位德國建築師以當時最先進的結構科技所建造出來,同樣是不規則造型的「透明帳篷式」建築,後來也成為「高科技建築學派」的早期典範。
德國的這股「建築悶氣」一直到了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後才終於獲得紓解。利用從前東德共產黨統治下長期荒廢的土地,德國有了許多新建築發揮的機會。樣式上開始多樣化,設計者也國際化,不局限於德國建築師。有了鬆綁的創意,加上德國人有名的高水準施工品質,當代德國新建築簡直成了各個建築學派及各國大師的「示範產品展示間」。
雖然如此,德國新建築和其他歐洲國家還是有些不同。德國是最先落實環保建材的國家。所以新建築不能破壞地球環境,造成子孫負擔;建材上要使用能回收、不污染的東西;設計上要節約能源、省電、省水等等,不必刻意追求時髦誇張的造型。這些很多都已規定在建築法規中,做不到的話就不准興建。代表性的建築物有很多,柏林的新國會大廈就是一例。
猶太紀念建築形成德國特有的建築型態
其次,德國人也相當注重建築的教育意義,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魯爾工業區舊工業建築再利用,除了兼具展覽館、博物館用途外,也用來當表演場地、出租給藝術家當工作室,甚至還拿來當社區公園、攀岩場地、婚宴晚會場地等等;更厲害的是還有人將儲瓦斯的大氣槽灌滿水當成潛水員訓練場!建築的多元功能,不僅節省新建築的建設經費,也讓年輕的建築師有許多創意發揮的機會。
希特勒時代屠殺猶太人的歷史在德國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連建築設計上也是。在德國各地都有猶太博物館、猶太文化中心、猶太紀念碑、紀念公園等等設施,這些建築的設計者無不費盡心思,想表達出對歷史的反省與再出發。無形中這些設計形成一個德國特有的建築型態,最有名的非柏林猶太博物館莫屬。
柏林的猶太博物館是由本身也算是受難家屬的猶太裔建築師李伯斯金(D. Libeskind)所設計。光說這棟房子的外觀就非常詭異,一棟歪斜曲折的大鐵皮房子,牆上開著歪斜交錯的細窗戶,看起來就像是被亂刀劈砍受傷的模樣;更誇張的是在某個中庭區,地上還用水泥條做成牆上傷痕割下來的「皮」,散亂舖在草地上,人們站在這個圍閉的院子,心裡好像也如同刀割一般。走進室內有一條從地下室直通頂樓的大斜坡樓梯,所有參觀者都必須沿著它先走到頂樓再慢慢一層一層往下參觀,可是這狹窄的樓梯上方穿插著可怕角度的多根大樑,馬上就讓人想起躺在木箱中被外界從外萬劍穿心刺進箱裡的可怕景象。再走到另一個房間,內部狹窄卻高聳(挑高有四、五層樓),地上舖著散亂的小鐵塊,數量恐怕有上千個,堆積如山,仔細看這些鐵塊上挖著洞,每個都像是一張臉,這個房間活生生就是當年可怕的集中營萬人塚模樣,我們這些從來沒有「被迫害經驗」的人,也都能馬上就感覺到當年猶太人是在多麼可怕的環境下被屠殺的。
精準可靠又實用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設計都走恐怖路線,也有正面隱喻的,像外頭院子有個迷宮般的設計,一共有七七四十九根三層樓高的水泥方柱,柱子內部塞滿泥土,上頭植物樹木漸漸成長,走在其間好像在人造的森林中,這玩意兒看說明才知道,原來最中心那一根柱子的泥土是來自猶太人的聖城耶路撒冷,四十九根「人造樹」象徵著猶太人向世界各地延伸、開花結果。類似這種隱喻式的設計在猶太博物館中舉目皆是,形成德國當代非常獨特的建築類型。
德國當代建築一如他們生產的頂級汽車和精密儀器,展現出精準可靠的實用面。如今在設計上又加入上面幾個特殊方向的考量,身在德國環顧週遭的新建築環境,你會感受到一股成熟、高工業水準、卻又內斂、偶而帶點「悶騷」的特殊建築氛圍。
文字|朱沛亭 1968年生於台北。現任職南亞技術學院建築系講師,城市設計師事務所共同主持人。興趣多元,包括攝影、音樂、閱讀、電影、旅行、咖啡、汽車等等。著有《建築,在旅行路上》、《讓歐洲微笑的建築》(木馬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