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德國製造 MADE IN GERMANY 十分鐘速寫

解碼德國百分百

100個德國文化關鍵詞

歷史  

1. 日耳曼民族

屬於亞利安人種,從一世紀開始定居於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大地區,現在泛指德國人的祖先。

2. 德意志帝國

泛指從1871年普魯士帝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經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後完成統一後,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

3. 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15-1898)

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認為武力是取得政治和外交成就的基石而有「鐵血宰相」的稱號。發動丹麥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達成日耳曼的統一,是謂德意志帝國。

4. 納粹黨

納 粹黨原名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1921年希特勒成為黨魁。希特勒1942年在其傳記《我的奮鬥》中提到:「人類分為兩類:亞利安人及非亞利安人。前者比後 者優勝,他們是主宰人類的種族,而非雅利安人只不過是被奴役的種族。」此理念加上法西斯主義,就是納粹黨所遵從的中心思想。

5. 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

納粹黨黨魁、納粹德國元首,二次大戰時企圖建立統一歐洲的「第三帝國」,侵略其他歐洲國家,並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屠殺超過六百萬萬猶太人,後德國戰敗,希特勒自盡。

6. 法西斯政權

二次大戰希特勒根據其奉行的法西斯主義所建立的政權,在反對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社會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大前題下,對內實行專制的獨裁統治,並相信只有透過戰爭才可讓國家富強,因此對外進行侵略。

7. 紐倫堡大審判(The Nuremburg Warcrimes Tribunal)

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由美國領導的盟軍在德國紐倫堡法院對納粹高層幹部屠殺猶太人事件進行審判,將二十二名高層幹部處以死刑及重刑。被視為「國際刑事法庭」審判的開端。

8. 猶太人

以色列人的種族,在宗教上也稱為「希伯來人」,有超過二千年歷史,因信仰不同於基督教,所以在基督教國家長期受到迫害,二次大戰時更遭受屠殺,被希特勒軍隊殺害的超過六百萬人,到1948年以色列國建立才成為近二千年來第一個猶太人國家。

建築  

9. 海德堡城堡

座落於德國最古老的大學城海德堡,建於十二世紀,在多次修建之下,使其混合歌德式、巴洛克式及文藝復興三種的建築風格,地下室的大酒桶,為世界最大的木製葡萄酒桶,可容納二十二萬公升的葡萄酒。

10. 科隆大教堂

座落於萊茵河西岸邊上,高一百五十七米的哥德式大教堂,從1248年開始動工,花了六百多年才興建完成,是世界建造期最長的教堂,也是世界第四大教堂。

11. 希爾德斯海姆教堂

位於希爾德斯海姆市,主建築群由聖瑪利亞大教堂和聖米夏埃爾教堂所組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曾在二次大戰中被毀,重建後去掉巴洛克式的建築,改為早期的羅馬式風格。最著名的是在教堂內那描繪了基督族譜的十三世紀彩繪木製天花板。

12. 新天鵝堡

位於南部富森。巴伐利亞傳奇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受到華格納以中世紀天鵝騎士為主題的歌劇《羅安格林》所影響,在1869年建下這座童話式的白色城堡,裡面處處可看到天鵝圖畫,配合絕妙的湖光山色,如像處身夢境一樣。

13. 愛因斯坦天文台(波茲坦Potsdam1921)

德國二十世紀具代表性的表現主義建築,由孟德爾頌設計,因世界大戰後材料匱乏,以紅磚取代大部分的水泥鋼筋建材,營造弧形彎曲的外觀造型。

14. 包浩斯設計學院校舍Bauhaus(威碼Weimar1919及德紹Dessau1926)

德國代表性設計風格,以簡樸造型與實用機能並重為創作原則,強調美術與工藝技術結合,對工業設計、現代戲劇等影響深遠。

15. 柏林圍牆

前東德政府為了防止人民逃亡,1961年在柏林建造長度超過一百五十五公里,約四公尺高,配合以碉堡、通電鐵絲網、地雷陷阱等的十五層防線組合而成的圍牆陣,直到1989年才被拆毀。

16. 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慕尼黑Müchen1972)

第二十屆奧運舉辦場地,史無前例的帳蓬式屋頂結構,由德國建築師Frei Otto研發,至今仍是各種音樂會和節慶體能活動的文化休閒重心。

17. 魯爾工業區再利用及開發(埃森Essen及杜義斯堡Duisburg等地)

魯爾區原以產煤為德國工業重鎮,因煤礦枯竭及國際產業分工化,使煤礦場紛紛關閉,且留下環境污染的後遺症。1989年起透過國際建築展的舉辦,及政府積極投資,轉型為環保產業的開發基地,成為永續發展的最佳典範。

18. 柏林新火車站(柏林Berlin2006)

耗費十幾年、造價上百億歐元的柏林新火車站,趕在今年世界盃開幕前一個月完工。堪稱歐洲最大的火車站,外觀採特殊玻璃建材,每天可容納三十萬旅客來往。

19. 德國國會大樓

位於柏林西區,特別之處是在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大樓中,內建一個現代玻璃圓頂,遊客走到圓頂邊緣,向下可看到國會開會的情況。

20. 柏林猶太博物館

2001年開幕,由猶太裔美籍解構建築師李比斯金設計,特別在於整棟建築的對外窗以不規則設計,光線以不同軌跡投射到室內,加上幽暗且迂迴的內部空間,讓遊客感受到猶太人在歷史上所受到的種種壓迫。

展覽場所 

21. 德意志歷史博物館

十七世紀至今重要的巴洛克式建築,原為普魯士軍隊的軍械庫,東西德統一後,於1994年改為德國歷史博物館,隨後委託知名建築師貝聿銘規畫新館。

22. 舊比納克美術館

世界六大美術館之一。1836年落成,專用於收藏十四世紀到十八世紀歐洲各國知名畫家的作品,共七千多件,其中包括達文西、拉斐爾、魯本斯等巨匠傑作。

23. 漢堡美術館

1850年創建。收藏德國和荷蘭著名畫家的藝術珍品,以及歷代繪畫、雕刻、版畫、錢幣和獎章等。是德國著名的美術館之一。

24. 斯圖加特國立美術館

這棟色彩鮮豔的建築由英國建築設計師James Stirling設計,是後現代藝術的典範,主要可以欣賞到二十世紀如瑪逖瑟、康定斯基、紐曼等人的傑出作品。

25. 羅馬日耳曼博物館

位於科隆大教堂的後方,這座三層樓的博物館,除了保留一世紀到五世紀的古羅馬遺跡和美術品外,更有羅馬時期建築物的真實遺址。

製造 

26. Volkswagen福斯車廠

德國第一大車廠,以出產金龜車聞名,集團旗下擁有如賓特利和林寶堅尼等名車品牌,在西歐每五輛車中就有一輛來自其出品。

27. Mercedes-Benz賓士車廠

擁有百年歷史的著名車廠,以舒適度和性能優越聞名,眾所周知的三星標誌是代表陸地、水上以及空中交通的現代化。

28. BMW 寶馬車廠

和長久競爭對手賓士車廠並列最具代表性的豪華汽車品牌,開辦初期以生產飛機引擎為主,其藍白相間標誌,設計靈感就是來自旋轉不停的螺旋槳。

29. Porsche 保時捷

豪華跑車的代表性品牌,是唯一未被收購的跑車廠,創辦人費迪南.保時捷(Dr. Ferdinand Porsche)博士就是發明福斯金龜車的設計師。

30. Montblanc萬寶龍

1906年創立,以生產高級書寫工具聞名,最特別是每項產品均為限量出品,憑著備受推崇的品質和悠久歷史,今天已成為身分和品味的象徵。

31. Rosenthal羅森泰瓷器

世界五大精緻陶瓷及水晶器皿知名廠牌之一,由世界著名的藝術家、設計師設計限套成形,為兼具未來前瞻性與歷史傳統性的高級餐具。

32. HENCKELS德國雙人牌

1731年創立,以廚具、刀具舉世聞名。另外,也製作像是指甲剪之類的美容用器具,雖然價格較高但精美而實用。

33. BOSCH 博世工業

德國十大公司之一。不僅以汽車電機工業家喻戶曉;產品範圍已與生活密不可分通訊系統、電動工具、家用電器、廚房用品、工業生產設備等各種領域。

34. Leicax萊卡相機

開創35mm小型照相機先河,最初問世於1913年的德國威茲勒市,秉持傳統的技術與堅固的設計意念,成為歐洲工藝大國最信任的專業相機。

35. PUMA彪馬

全球僅次於Nike和Adidas的第三大運動休閒品牌,受到瑪丹娜等好萊塢名人的喜好。

美食  

36. 德國香腸

德國傳統主食,著名的有Bratwurst(燒烤香腸)、味道較重的紐倫堡香腸和吃前要先去皮的慕尼黑白香腸等,配上傳統脆皮小圓麵包,香濃肉汁加上鬆脆口感,回味無窮。

37. 德國豬腳

傳統做法有燻烤和水煮兩種,或以啤酒澆淋豬腳烘烤,金黃色外皮跟飽滿入味的豬肉配上酸菜讓人一試難忘。

38. 德國啤酒

以高品質的原料和紮實完備的釀酒技術而聞名,在「德國純啤酒令」之下,啤酒原料只能使用大麥芽、啤酒花和水三種,品質一直領先全世界。

39. 德國花果茶/花草茶

也稱果粒茶,以各種不同的花草茶加上濃縮乾燥的果粒而成,沒有茶葉。成分中含各種維他命、果酸與礦物質,不含咖啡因與單寧酸,可幫助消化,養顏美容。

40. 德國乳酪

其中以由酸奶製成,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Harz起司最享負盛名,其獨有風味和濃厚味道最適合用來當小食或配麵包,再加上一杯德國啤酒更對味。

41. 肉捲酸菜

傳統做法是以著名的黑森林火腿配上酸菜,是德國國宴其中一道佳餚。每片火腿都要先被煙燻,再風乾一年至年半才可食用,豐富口感加上濃郁味道,搭配酸菜吃下去,滋味惹人垂涎。

42. 德式麵包

以追求原味、不添加任何人工原料而聞名,為了讓口感更吸引人,常加進多種雜糧和堅果。其中較特別的首推酸麵包(Sauerdough Bread),味道帶有淡淡的特殊酸味。

43. 德國黑森林蛋糕

正宗的德國黑森林蛋糕,其實是櫻桃奶油蛋糕,值得品味的並不是巧克力,而是鮮甜多汁的櫻桃。另外,製作過程十分嚴格,政府甚至規定在蛋糕的奶油原料中,至少要有八十克的櫻桃汁。

劇院音樂廳 

44. 漢堡音樂廳

漢堡最重要的音樂表演場地,採傳統挑高長方體設計,外觀是北德常見的典雅磚造建築。曼紐因、路易.阿姆斯壯和卡拉絲等人皆曾在此登台。

45. 柏林愛樂廳

「音樂源自音樂廳的中央」是夏隆1963年設計該廳的主要訴求,因此將舞台搬到音樂廳中央,讓觀眾可從四面八方感受不同的聲響。

46. 柏林國家歌劇院

德國三大歌劇院之一,典型的巴洛克建築。1741年成立之際柏林國家樂團同時組成。韋伯著名的歌劇《魔彈射手》及貝爾格的《伍采克》與《露露》亦在此首演。

47. 萊比錫音樂廳

 萊比錫音樂廳管絃樂團是歐洲最古老的民間樂團,擁有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其演奏水準響負盛名。柴可夫斯基、華格納等人皆曾在此大顯身手。

劇場  

48. 畢希納(Buchner Georg,1813-1837)

二十四年的生命,卻掀起二十世紀初德國戲劇表現派的篇章。德國重要的劇作家、革命運動者,著有《伍采克》Woyzeck等。1923年成立的德國畢希納獎素有「諾貝爾獎風向球」之稱。

49. 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

德國近代極具影響力的劇作家、現代劇場改革者,早年以寫批評、諷刺新詩為名,其革命性的「史詩劇場」理論(das epische Theater),打破西方傳統戲劇的寫實手法。重要的作品包括《高加索灰欄記》、《伽利略》、《四川善人》等。

50. 恩斯特.托勒爾(Ernst Toller,1893-1939)

猶太人,具有濃厚的左傾政治色彩,是德國表現主義的重要劇作家。作品幾乎都帶有政治理念,有《轉變》、《德國青年亨克曼》、《哈啊!人生如斯》及自傳《德國青年》等。

51. 海納.穆勒(Heiner Müller,1929-1995)

東德首屈一指的後現代主義劇作家、詩人,對社會不再只是揭發和抨擊,更以解構及再現的手法來呈現問題的過程,著有《哈姆雷特機器》Hamletmachine,有「後布萊希特」之稱。

52. 彼得胥坦(Peter Stein,1937-)

德國國寶級的導演,於2000年漢諾威世界博覽會裡推出少見的全版《浮士德》,獲得德國戲劇界的一致好評。除了具典型德國的精簡風格外,更擅長以視覺動機結合音樂氛圍而備受推崇。

53.彼得.查德克(Peter Zadek,1926-)

西德當代導演,以敘事性戲劇為主。猶太移民後裔的身分,使其以外來者的眼光觀看德國,並持續對德語劇場的政治和美學帶來衝擊,被譽為德國劇場界的冒險家與麻煩製造者。2005年創辦個人戲劇製作公司BO-Kino。

54. 彼得漢克(Peter Handke,1942-)

1942年出生於奧地利,被喻為自貝克特以來最重要的後現代作家,作品橫跨各種文本領域,創作採實驗的手法,包含劇作《冒犯觀眾》、小說《左撇子女人》、《守門員的焦慮》、電影劇本《慾望之翼/柏林天使的詩》等。

55.法蘭克.卡斯托夫(Frank Castorf,1951-)

東德解構劇場推動者,並造成德國劇場敘事與解構的兩極分裂。作品風格深具爆動性及爭議性,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模式,成為德國自由思想的標的性人物。

56.克里斯多夫.瑪塔勒(Christoph Marthaler,1951-)

瑞士籍德語導演,曾接掌柏林國家劇院。具音樂背景的他,擅長以音樂及靜默改變劇場時空,給予觀眾不確定性的現代感。

舞蹈 

57. 巴伐利亞芭蕾舞團(Bayerisches Staatsballett)

2004年歐洲舞蹈雜誌票選最頂尖的芭蕾舞團,具有百年歷史,為州政府成立的州立舞團。1993年在「世界舞蹈之都─紐約」演出引起轟動。

58. 斯圖卡特芭蕾舞團(Stuttgart Ballet,1759-)

德國古老的宮廷芭蕾團之一,擁有大批古典保留舞碼《奧涅金》、《馴悍記》、新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大型芭蕾舞劇。約翰.科蘭可擔任團長期間,創造舉世公認的「斯圖卡特芭蕾舞奇蹟」。

59. 法蘭克福芭蕾舞團(Frankfurt Ballet)

自1984年美國舞蹈家威廉.佛塞接任法蘭克福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起,法蘭克福芭蕾舞團則隨著佛塞的驚人作品《愛之歌》、《多少懸在半空中》等,享譽世界芭蕾舞團的頂峰。

60. 柏林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

柏林國家歌劇院下設的芭蕾舞團,目前總監為俄國芭蕾巨星馬拉寇夫(Vladimir Malakhov),演出以傳統芭蕾舞劇及現代舞劇為主。未來將與德意志歌劇院和柏林喜歌劇院的附屬芭蕾舞團,合併為柏林國家芭蕾舞團。

61. 瑪麗.魏格曼(Mary Wigman,1886-1973)

二十世紀現代舞界最活躍的人物。以少戲劇性、多象徵性、凝重低沉的風格,將內心的感情透過純粹的動作來表現,主張「緊張-放鬆」動作原理。與魯道夫.拉邦創建的德國現代舞體系對歐亞澳三大洲的現代舞起了播種作用。

62. 庫特.尤斯 (Kurt Jooss,1901-1979)

德國表現主義大師。「舞蹈劇場」是庫特.尤斯受到歐洲現代舞先驅魯道夫.拉邦的舞蹈創作和理論的影響而發展出來的舞蹈形式。首演於1932年的反戰舞劇《綠桌》,博得國際好評。

63. 約翰.克尼斯克(Johann Kresnik,1939-)

以創作大批猛烈抨擊社會弊端的舞蹈劇場作品,逐漸成為德國舞蹈劇場公認的代表人物。強調作品的內容,追求觀眾的理解。最著名作品是現代《馬克白》。

64. 葛哈德.波納(Gerhard Bohner,1936-1992)

德國第一位自由的編導家。推崇「舞蹈劇場」概念,將舞團改名為達姆施塔特舞蹈劇場,成為德國最激進的舞團之一。《比雅翠絲.琴齊遭受的折磨》、《歷歷斯》、《抽象組舞》為其最著名的作品。

65. 碧娜鮑許(Pina Bausch,1940-)

八○年代著名舞蹈家,1973年將「烏帕塔劇院」更名為「烏帕塔舞蹈劇場」,現為該劇場院長兼首席編導家。以顛覆過去現代及古典芭蕾表演形式的「舞蹈劇場」美學建立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作品包括《春之祭》、《康乃馨》等。

66. 蘭希.荷芙曼(Reinhild Hoffmann,1943-)

1976年奪得科隆編舞大賽評審團大獎。作品常採用日常生活用品,風格大膽,而大量的生活化動作填補了古典舞蹈與日常生活間的巨大鴻溝。代表作包括《沙發獨舞》、《拳擊手套的肉欲》等。

67. 蘇珊.琳卡(Susanne Linke,1944-)

可謂表現派舞蹈與舞蹈劇場的大膽結合者。秉持「既現代,又古典」的理念,以獨舞《浴缸》享譽國際舞台,成為德國第一個編舞中心主任。

音樂 

68. 德勒斯登國立交響樂團

世界上最古老的交響樂團,韋伯和華格納都曾擔任樂團總監兼指揮。雖曾長時間在以社會主義統治、文化上有種種限制的前東德政權下生存,但多年來樂團依然保持極高水準,到今天每次演出均座無虛席。

69.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成立於1743年,莫札特也曾在此指揮演奏自己的作品,而舒伯特《偉大交響曲》、華格納《紐倫堡名歌手前奏曲》等作品,都由該團首演。現任音樂總監為享負盛名的指揮大師布隆斯泰特。

70.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

1882年創團,為世上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擁有「自由樂團共和國」身分,屬於自治團體。音樂雖以演出古典樂派的曲目為主,但因不同指揮上任,近年在演奏會中加入不少現代曲目。現任藝術總監兼指揮為賽門.拉圖爵士。

71. 巴赫(1686-1750)

著名巴洛克樂派作曲家,擅長演奏管風琴,作品中常有很大膽的創作手法,例如突然轉調,半音階和聲等等,所作的《十二平均律全集》被人稱作音樂作品中的「舊約聖經」,後人尊稱為「音樂之父」。

72. 貝多芬(1770-1827)

橫跨古典、浪漫兩樂派的著名作曲家,也是浪漫樂派的先驅,四十八歲時完全失聰卻不減其在音樂上的決心。著名作品包括第九交響曲中的《快樂頌》和第五號交響曲《命運》等,後世尊稱為「樂聖」。

73. 韋伯(1786-1826)

德國歌劇之父,著名浪漫樂派歌劇作曲家,作品以力求歌唱、演技、管絃樂平衡,嘗試做出全體的一貫性而聞名。較有名的作品有被稱為德國最早國民歌劇的《魔彈射手》和以英語劇本作曲的《奧伯龍》等等。

74. 布拉姆斯(1833-1897)

著名作曲家,新古典樂派的代表性人物和領導者,也是一位天才綱琴家。著名作品包括被譽為三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匈牙利舞曲》和為了紀念母親的《德意志安魂曲》German Requiem

75. 孟德爾頌(1809-1847)

著名作曲家,並精通指揮和綱琴演奏,致力革新十九世紀的音樂界,不僅向樂迷介紹了貝多芬、蕭邦等人音樂,更創造了指揮棒,為現代指揮形式定下基礎。知名作品有《仲夏夜之夢》,著名的〈結婚進行曲〉就是其中的一首樂曲。

76.華格納(1813-1883)

一代歌劇作曲家。全本演出要四個晚上、花了二十六年完成的《尼貝龍指環》,到今天依然獲得高度評價,每年均會在拜魯特舉行的全球古典樂界盛事「拜魯特音樂節」全本演出,而且一票難求。

77. 舒伯特(1797-1828)

著名作曲家,有「藝術歌曲之王」之稱,其作品風格多以抒情為主,並具優美純潔的旋律,在其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創作了多達六百首歌曲,代表作有《鱒魚》五重奏、《魔王》、《野玫瑰》及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等。

78. 舒曼(1810-1856)

身兼樂評人的著名作曲家,有「音樂文學家」之稱,反古典樂派的先驅,認為怎樣在作品中表達情感、樂曲氣氛和意義,比著重樂曲工整和形式的遵守來得重要。著名作品包括A小調鋼琴協奏曲、降E大調交響曲《萊茵》等等。

文學 

79. 萊辛(Gotthold Lessing,1729-1781)

德國名戲劇家、寓言和美學作家,也是一位劇評家,歐洲劇評經典《漢堡劇評》就是他的評論文章的結集。萊辛也是德國啟蒙運動的領導人物之一,努力以文化來啟發人民的民族意識。

81. 歌德(Johann W. Goethe,1749-1832)

德國大文豪、詩人、作家,二十五歲時以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聲名大噪,鉅著《浮士德》更是畢生心血結晶。

82. 席勒(J. C.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

十八世紀著名詩人、劇作家、哲學家、歷史學家,德國啟蒙文學代表人物,席勒與歌德將德國文學推上偉大的高峰。

83. 格林兄弟(Jacob Ludwig & Wilhelm Carl Grimm,Jacob 1785-1863,Wilhelm 1786-1859)

兄弟兩人堪稱德國語言學的奠基人,他們編著的《格林童話》,是自聖經以來最暢銷的德文作品。

84. 史蒂芬.褚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

出生於維也納的德語猶太裔作家,歷經兩次世界大戰,晚年遭納粹迫害而逃亡的褚威格,是二十世紀「創傷文學」的佼佼者。代表作有曾被改編為電影的小說《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和《灼人的秘密》等等。

85.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

1946年以《玻璃珠遊戲》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著作《徬徨少年時》、《流浪者之歌》、《荒野之狼》等,體現其受尼采、杜斯妥也夫斯基、東方佛教神秘主義的影響。

86. 湯瑪斯.曼(Thomas Mann ,1875-1955)

二十世紀大作家,著有《魂斷威尼斯》,以《布頓柏魯克家族》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殊榮。

87. 法蘭玆.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

二十世紀存在主義的啟蒙者,深深影響後世沙特、卡繆等存在主義文學大師。卡夫卡的作品晦澀難解,帶著陰鬱色調,及荒謬和詼諧性。

哲學家 

88. 伊馬努埃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

德國十八、十九世紀的著名哲學家,與柏拉圖、笛卡爾和尼采等齊名。《純粹理性批判》與《實踐理性批判》是哲學經典中的經典。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也是影響當代文明至鉅的重要著作。

89.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德國「悲觀主義」的哲學家。專精研究柏拉圖和康德的著作,反對黑格爾絕對唯心主義,是新的「生命」哲學先驅。

90.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

德國近代最偉大的詩人學家。主張人性不變的特質及超越缺陷而面對現實的哲學理論,在人們心靈的深處激起強烈的共鳴感,使他能跳躍十九世紀而成為二○世紀的哲學家。

科學家 

91.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

猶太人,生於德國,因公式E=mc2而被稱為「原子能之父」。「相對論」為其對物理學所做的最大貢獻。1921年因《光電效應》這篇論著榮獲諾貝爾物理獎。不僅是位科學家,更是一個和平主義和人道主義者。

電影 

92. 羅伯.韋納(Robert Wiene,1880-1938)

韋納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是二○年代德國表現主義代表作品,讀電影史必介紹的一部經典。片中人物風格化的造型與肢體表演,也影響到後來好萊塢默片時期的電影。

93. 穆瑙(F.W. Murnau,1888-1931)

穆瑙的作品以手法大膽和製造真實與虛幻難分的氛圍聞名,最著名的作品《吸血鬼》成為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里程碑,不以當時片廠搭景的方式改以實景拍攝。

94. 佛列茲.朗(Fritz Lang,1890-1976)

德國現存的第一部科幻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是由佛列茲.朗所執導,電影中批判人們對科學、機械的崇拜。如他所說的:「我認為有一根線貫穿我所有的作品:那就是與命運或宿命的抗爭。」

95. 蘭妮.雷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1902-2003)

蘭妮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曾擔任過演員,而後拍攝紀錄片受到希特勒的賞識,其代表作《意志的勝利》這部頌揚納粹的紀錄片,為她在影史上留下極端的罵名與美名。

96. 沃克雪朗多夫(Volker Scholndorff,1939-)

德國新電影的新領航者之一的沃克雪朗多夫,喜好諷刺政治、社會的題材。他的《鍚鼓》為首部獲金棕櫚大獎的德國電影,也是在美國奧斯卡首部獲得最佳外語片的德國電影。

97. 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1942-)

荷索曾說:「就因為我是獨自一人,而且還將獨自工作下去,所以我的影片很難歸入現今的某個流派。」在影片中主角也多是孤獨、瘋狂,呈現對弱勢、邊緣族群人物的悲憫。

98. 文.溫德斯(Wilhelm Ernst Wenders,1945-)

文.溫德斯為德國新電影導演之一,他喜好在作品中表現不安定的意識及受美式文化影響的德國,是將美國文化豐富呈現在作品中的少數歐洲導演。
99. 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1945-1982)

大膽的裸露畫面、侵略的肢體動作將焦慮、情慾等情緒呈現出來,這就是法斯賓達擅用的形式,藉由運用這些巧妙的手法衝擊觀者的感官,表現出顛覆傳統的企圖心。

100. 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1965-)

從《蘿拉快跑》到《公主與戰士》,湯姆.提克威很喜歡玩「時間」,電影世界裡可以讓他隨意地改變時空、改變結果。被譽為是德國影界的希望之星。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