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新劇.復古流行ing/什麼是新劇?

關於新劇的天才10問

從日本時代紅到二次大戰後的台灣「新劇」,到底是啥米款的戲劇呢?

台灣人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新劇的呢?

「新劇運動」又是怎麼回事呢?

趁著新劇經典《閹雞》的重新搬演,本刊特邀研究新劇的專家石婉舜,帶大家來一趟時光之旅,一窺那個新劇很夯的年代——

 

從日本時代紅到二次大戰後的台灣「新劇」,到底是啥米款的戲劇呢?

台灣人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新劇的呢?

「新劇運動」又是怎麼回事呢?

趁著新劇經典《閹雞》的重新搬演,本刊特邀研究新劇的專家石婉舜,帶大家來一趟時光之旅,一窺那個新劇很夯的年代——

 

  1. 啥米是「新劇」?

「新劇」是新戲劇的意思,可說是台灣早期現代戲劇的統稱。「新劇」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初期正值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社會,而在一九六○年代晚期趨於沒落。「新劇」的發展屬於台灣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知識分子與藝人們透過中國、日本的管道,借鑑西方戲劇(Drama)傳統,以日常語言進行創作、演出的新戲劇形式。幾乎可以說,在日本時代裡,只要是與強調「唱唸做打」的戲曲表現形式不同、採用以對話為主的寫實演出,都可被歸類統攝於「新劇」名下。它的戲劇語言大多採用台語,日治後期也出現不少使用日語的創作與演出。它在歷史過程中有過種種不同的名稱,像是正劇、改良戲、文明戲、文化劇、新劇、文士劇、新派劇、青年劇、皇民化劇、台語話劇……等等,且往往因為所受影響來源或演出目的的不同,而在表演風格上顯現差異。

 

  1. 最早的時候,台灣人是在什麼機緣下接觸到「新劇」?

這個問題說來有趣,如果我們參照另外兩個東亞大國中國與日本,會發現他們發展現代戲劇的軌跡都是出自本國劇人或是新知識分子的主動追求,然後帶動國內整體劇壇的變革。台灣的狀況就很不一樣。台灣割給日本,成了殖民地,在武裝抗日活動還沒完全停息、社會還未稱穩定的時候,就有來自日本民間的力量在台灣蓋戲院、成立劇團。台灣最早的新劇團體是高松豐次郎在一九○九年成立的台語劇團──「台灣正劇研究所」。這是個職業劇團,編劇、演員都是台灣人,上演的戲劇大多從社會新聞事件取材,戲劇中夾帶殖民者的訊息,像是警察是社會正義的維持者一類。因為日本人要在台灣這塊陌生的土地上,推動許多對當時台灣人來說是從來沒聽過的事物或觀念,戲劇就成了很好的宣傳教化工具。

 

  1. 「新劇運動」又是在幹嘛?

從字義上來看,「新劇運動」應該是以樹立新劇,也就是樹立台灣的現代戲劇為目標吧,但是,一開始時,實際狀況並非如此明確。一九二○年代展開的新劇運動,剛開始的時候是跟殖民地文化啟蒙運動密切結合。當時,殖民地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識分子長成,他們成立文化劇團,將戲劇視為理念宣傳的工具。其中只有少數的團體或個人,著眼於新劇藝術本身的摸索與精進。後來這些人當中有人自稱從事「新劇運動」,後繼者延用這個說法,並將前述的文化劇一併追溯涵蓋進去,一體稱作「新劇運動」。早期新劇運動者在提倡新劇之餘,本身往往也是殖民地社會改革的主張者,大多反對殖民統治,他們上演的戲劇多少夾帶了啟蒙與殖民批判的訊息,讓殖民者對他們相當感冒。

 

  1. 「新劇運動」後來呢?成功了嗎?

中日事變爆發到日本戰敗、台灣的殖民地時代結束為止,「新劇運動」進入另一個階段。這段期間,日本人採取激烈同化台灣人的手段,思想言論各方面都管制得很厲害。照理說,新劇運動在戰爭期這種特殊時局下,應該是沒有空間的。但是,在中國戰場陷入泥沼的日本人,為了扭轉戰局,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理念,並發動太平洋戰爭。新的戰爭局勢中,日人對外高喊「共存共榮」、對內提倡「地方主義」。這個背景下,台灣出現官方版的新劇運動,也就是「青年劇運動」,這是「新劇運動」的第二個階段。著名的「厚生演劇研究會」就是在此時出現,一些早年的新劇運動者也在此時復出活動,像是王井泉、楊逵等人,他們扮演著新劇運動薪傳者的重要角色。只是這個階段的戲劇語言大多採用日語,所以,即使「厚生」的公演在當時獲得「台灣新戲劇運動的黎明」這樣的高度評價,但是,你說,不能自由使用母語演出的戲劇,能說是新劇運動的成功嗎?

 

  1. 「新劇」最夯的年代是在什麼時候?

如果就劇團數目來看的話,新劇最紅火的年代是在戰爭期,也就是中國現代史的「八年抗戰」期間。那時候新劇可以說是在日本統治下唯一政治正確的劇種,不少生意人見新劇有利可圖,都跑來投資新劇。歌仔戲班要因應皇民化,也有不少劇團轉型改作新劇。日本戰敗投降前,全台灣共有四十一個職業劇團。只能說,殖民地的命運從來就不是自己能掌握的,台灣新劇的職業化竟然是拜戰爭所賜!這是原本搞新劇運動的人連做夢都沒想過的事。二戰結束後,延續著戰爭期局面持續發展下來,當然有些劇團在光復後改回去演歌仔戲了,但新劇仍在一九五、六○年代再掀一波高潮。與日治晚期兵慌馬亂的情況相比,戰後劇團經營較為穩定,雖然此時新劇團的數目沒有增加,但是仍出了不少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大團與舞台明星。

 

  1. 這樣的話,是台灣光復讓新劇運動有個圓滿的結局了?

我們先談一下什麼是「新劇運動」的精神吧。從新劇運動者留下的理論文字、還有同時代日本和中國的戲劇潮流來看,張維賢、張深切這些早期的新劇運動者,他們是想要在台灣發展寫實主義戲劇的。對他們來說,新劇必須能反映社會、人性的弊病,進而促成社會的改革與進步,這是「新劇運動」的主要精神。戰爭期間,「厚生」繼承了這個精神,同時卻又受限於局勢,他們的創作自由受到局限。戰後初期,不少劇人有心繼續劇運,但是,短暫活動一下,就碰上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三十年的「新劇運動」精神就這樣中斷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戰後職業新劇的發展,恐怕是「新劇運動」精神的倒退,而很難說是新劇運動使命的完成。

 

  1. 戰後職業新劇的發展面貌如何?

彼德.布魯克不是提出「粗俗戲劇」這樣一個戲劇分類嗎?我認為用「粗俗戲劇」來說明職業化後的新劇,實在是再恰當也不過。那是歡笑的、淚水的、喧鬧的、粗鄙的、奇想的戲劇,也是蘊藏著各式能量而生氣洋溢的庶民劇場。這樣的劇場若換個時代,而不是發生在殖民地或全球冷戰佈局中的「反共復國基地」台灣的話,或許會產生出東方的莎士比亞來,也說不定。

 

  1. 職業新劇有哪些代表團體?或代表劇作家?

「星光」、「鐘聲」與「國風」在日本時代最後那幾年就已經是知名劇團了,這幾個劇團跨越戰火繼續經營,是戰後新劇界的老字號。戰後知名的新劇團體,還有「南光」、「黑貓」、「大台灣」、「新台灣」等。這些劇團承繼戰前經驗,從戲曲、小說、時事或電影情節中取材,故事類型則涵蓋家庭倫理、江湖情仇、才子佳人、懸疑、神怪……等等,並廣泛吸收戲曲、歌舞、電影、乃至雜技演出中的表演元素,形成開放、自由的大眾表演風格。五、六○年代出現不少知名的新劇導演與編劇,像是李玉書、田清、廖和春、張淵福、陳小島等人。由於職業新劇團的演出是在大城小鎮的戲院舞台直接面對觀眾,因此劇團的創意跟觀眾的戲劇品味之間,經常相互刺激、影響。

 

  1. 最後「新劇」怎麼了?為什麼現在的人都沒看過?有留下過什麼影響嗎?

戰後國府的戒嚴統治當然是不利文藝發展的。新劇運動中斷就不用說了。五○年代「反共抗俄」文藝政策限制新劇上演的內容,「推行國語」政策下新劇改稱「台語話劇」,相較於國府對京劇與國語話劇的大力扶植,台語話劇被貶抑為「地方戲劇」,淪為不登大雅之堂者流,加上長期缺乏知識階層的參與和支持,新劇也只能在民間自生自滅。另外,社會變遷也是影響新劇沒落的重要原因。五○年代中期台語電影興起,六○年代晚期電視業迅速發展,都造成新劇人才流向電影、電視。特別是電視,人們變得在家中就可欣賞戲劇節目,戲院面臨觀眾嚴重流失,而劇團幾無演出空間。一九七○年代以後,新劇演出就十分少見了。真要說影響的話,反而不是在戲劇界。新劇人材轉往電影與電視發展,就把自己在新劇舞台上的經驗也一起帶過去了。

 

  1. 在新劇的作品中,有哪些可以稱為台灣現代戲劇的代表作品呢?

這樣說吧,我自己相當喜歡林摶秋的《高砂館》。即使在今天,距離創作年代已超過半個世紀,也歷經相當的時代變遷,我覺得它仍喚得起共鳴。《高砂館》不是什麼史詩型的大作品,相對的,它是富有散文氣味的一個小品,也經得起戲劇研究分析,適合當代拿來重新演繹、詮釋。其他作品,或許是跟我所見有限有關,總覺很多是時代過了,欣賞的角度與條件都不一樣了,很難看出具有重新製作的潛能。除非是紀念性質的演出。但是,可不要因此輕忽了這些作品中的想像力,或許可以為當代創作帶來靈感啟發,也或許,它可以成為創作的素材。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