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童看的戲劇不一定就不能諷刺時政!歐迪翁劇院藝術總監奧力維.畢去年底推出以《格林童話》為本改編的數部製作,除了保留小朋友愛看的童話元素,新編寫的故事對白對成人而言也是如暮鼓晨鐘,令人聯想到當前現實,諷刺意味深遠!
去年年底至新年假期,巴黎大小劇院紛紛推出兒童節目,為不上學的小朋友提供文化娛樂活動,像是傳統劇目《胡桃鉗》、馬戲、偶戲等等。國立歐迪翁(Odéon)劇院相應推出戲劇表演《格林童話》,由現任藝術總監奧力維.畢(Olivier Py)編導,故事型態保留童話素材,有著王子、公主等角色,但全新故事對白對成人觀眾而言,亦充滿趣味性,其中包含諷刺時政。劇場內大小、小孩各取所需,全然不是刻板化的兒童戲劇。
對奧力維.畢來說,《格林童話》從來就不是專為小朋友而寫,其中許多故事不是新創,作者格林兄弟收錄民間流傳故事,有時只是簡單的一頁、一頁半的篇幅,十分適合自由詮釋改寫。奧力維.畢對格林童話不避諱談暴力,戰爭、權力、慾望、死亡等議題十分著迷,他認為童話的魔力為小朋友說出他們還問不出口的問題,而戲劇的特性能將這些議題變形,能呈現並討論這類議題。
新作《真正的未婚妻》重現暗黑後母
奧力維.畢一九九二年便以《格林童話》為本,創作《少女、魔鬼和磨坊主》La Jeune Fille, le diable et le moulin,二○○○年再做《生命之水》L’Eau de la vie。這二部舊作在二○○六年重新製作,連同奧力維.畢二○○八年新作《真正的未婚妻》La Vraie Fiancée,同時在○八年耶誕假期至○九年一月中旬,由同一劇團在歐迪翁劇院貝堤耶工作室(Atlier Berthier)輪流演出共四十二場,其中包括八場學校包場、三場加以手語演出服務聽障人士。
《真正的未婚妻》故事有著〈白雪公主〉、〈灰姑娘〉、〈驢皮公主〉等故事痕跡。一少女在她母親死後一年,父親續絃,後母帶著一個妹妹(一個美麗的、不動不說話的娃娃)加入他們組成新家庭。後母陸續給少女出難題,都在仙女的協助下解難。後母後來決定驅逐少女,少女隱遁到森林裡,遇到王子,王子答應一定回來找她,向她父母求親。然而王子在途中,遇到後母,她讓王子喝下遺忘之水,王子忘記了森林裡的少女,順著後母要求,答應迎娶娃娃妹妹。
奧力維.畢平白呈現鏡框式舞台,建立如化妝鏡旁燈泡的框架,不同大小層次前後擺置。演員在舞台中央高架上出現時,如同一座木偶戲台。這個方形高架台,旋轉至另一面則是尖屋頂房屋,演出時,由演員在舞台上推動,二個面向輪流使用。方形高架原來還設有開向兩邊的二扇門,內層表面可反光,在舞台上製造金光閃閃的效果。後母的造型與迪士尼卡通白雪公主裡的後母如出一轍,此劇中刻意使用男性演員,反串角色讓他出場時略具喜感,然而他真正代表的是黑暗,男性演員增強顯現後母角色的陽剛性及對權力的渴求。少女角色不刻意彰顯美麗,帶著眼鏡、說話聲粗並誇張,反而是後母的女兒由美麗的娃娃表現,似乎美麗只是幻覺。
對白寓意多,兒童劇也評論現實
每名演員都演奏樂器、唱歌,在說白之外,全以現場演唱和手風琴、鼓等樂器支撐聲音部分。劇中園丁和王子侍從在服裝和動作上扮演丑角的角色,也是全場小朋友笑料的來源。
少女在失去一切時,走進森林裡開始新生活,慨嘆:「有錢人擁有他們所有,窮人只有他自己」,或園丁評說:「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窮人則越來越多」;另外,失憶王子決定結婚的對象妹妹不是真人,而是一個蠟製娃娃,少女自問是否她才是幻覺……等等,許多對白讓人精神一凜──設計給兒童看的戲劇並不是只能說「嬰兒話」!戲中戲的部分,為喚起王子記憶,少女刻意請王子在戲中演王子(就是演他自己)。而劇團人士說服經理說,當朝無法禁演王子參與演出的戲劇,經理則說,我們可是藝術家,竟要扮演奉承朝臣,情況到今天還是一樣。對應法國今日文化界擔憂預算刪減的現況,令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