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犀利、神經質的喜劇特質著稱的電影大師伍迪.艾倫,拍片幾乎從不離開紐約的他,卻從二○○五年七十歲時,走出紐約走出美國,一連在英倫與歐陸拍了四部電影,在異國的氛圍中更顯文化差異的諷刺,讓大師的犀利更有發揮空間。
伍迪.艾倫的電影一向有著嘮叨的神經質的連珠砲對白,充滿喜感又生活化,卻揭露了美國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社交圈中的虛情假意與不知所措,面對那些自以為是卻又尖酸刻薄式的笑料,挖苦人性到恰到好處,那小聰明的狡辯早已成為他電影的特色,或是紐約的象徵。他六○歲來到威尼斯拍了《大家都說我愛你》,二○○五年七十歲時,離開耕耘四十年的紐約電影圈,將他犀利的語言矛頭指向了倫敦,比起紐約,倫敦有更多矛盾更多的做作,與更多的嘲諷,伍迪.艾倫式的幽默放在這個更大的磁場,會激起什麼樣的水花,伍迪.艾倫會被吞噬還是能夠開啟一番天地?
從倫敦出發 駛向異國新體驗
二○○五年開始,他以一年一部的速度,拍攝了倫敦三部曲:二○○五年的《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二○○六年的《遇上塔羅牌情人》Scoop,與二○○七年的《命運決勝點》Cassandra's Dream。二○○八年則來到西班牙,拍了《情遇巴塞隆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這幾片都可以租到DVD。
綜觀這幾部片,可以發現一些特色,除了《命運決勝點》之外,依然是透過美國文化的觀點來看待英倫,美國人與英國人之間的心結,都透過史嘉蕾.喬漢森這樣的美國女孩,來突顯出美國與英倫在性格與文化細節上的差異,其餘的演員,基本上都是以英國腔為母語的明星,在《愛情決勝點》中的強納森.萊斯梅耶(Jonathan Rhys-Meyers)與艾蜜莉.摩提莫(Emily Mortimer),一個都柏林人,一個是倫敦人,萊斯梅耶是劇中的靈魂人物,透過小人物躋身上流社會後,人性的貪念與慾望,讓他在兩者之間面臨一場人生的考驗。伍迪.艾倫完全從本片抽離,既沒有參一腳演出,也沒有嘮叨的旁白,讓一個美國女孩在英國貴族生活間攪和,突破禮教同時也調侃了英國性格中的城府算計與美國文化中的直接與簡單。
《遇上塔羅牌情人》則找來了休.傑克曼,伍迪.艾倫這回自編自導自演下海演出魔術師,與美國新聞系學生史嘉蕾.喬漢森搭檔,設法找出塔羅牌連環殺人懸案,作為當實習記者的處女秀,一貫伍迪.艾倫式的架構,不斷地在煙霧彈中堆砌懸疑與笑料,卻也諷刺了英倫貴族或上流社會中,很容易被虛張聲勢唬住,假惺惺的社交生活。
《情遇巴塞隆納》則是兩個個性迥異的美國女孩來到巴塞隆納,事與願違的旅行經驗。同時找來了奧斯卡影帝哈維爾.巴登,與潘妮洛普.克魯茲擔任巴塞隆納在地人,伍迪.艾倫把潘娜諾普西班牙的野性美完全展露無遺,同時角色性格保守的派翠西亞.克拉森,與開放性感的史嘉蕾.喬漢森都充滿說服力,也再次印證伍迪.艾倫的故事架構的一波三折與不按牌裡出牌,而離開美國後的拍片自然少不了異國風光與文化多元,都增色不少。
難得的全男性主角電影
《命運決勝點》是一個小品,沒有女主角,兩男生當主角,在伍迪.艾倫的電影中也是少見,焦點擺在故事中伊旺.麥奎格與柯林.法洛的道德掙扎上,刻劃在金錢的誘惑與現實生活的壓力下,人們為其所付出的代價。同樣是伍迪.艾倫濃厚的說教意味及深入探討人性的善惡本質,透過片名Cassandra's Dream藉由希臘悲劇中的不祥預言,展開這場現代黑色冒險。
二○○九年的新片又回到了熟悉的紐約,伍迪.艾倫活到老拍到老,這幾年的出走造就出這四部作品,也使他增添了跳脫紐約框框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