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交響樂團無懼大環境的低迷,逆向操作,以巨星魅力吸引聽眾進音樂廳,嚐試挽救下滑的音樂會票房和廣告贊助。(Mark Harrison 攝 倫敦交響樂團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2009新樂季大觀 英國 U.K.

巨星、新曲、經典 號召樂迷破困境

被金融風暴重擊過後,在景氣緩慢復甦的此時,英國幾個大交響樂團紛紛努力揮別上一季的低迷,以新樂季新節目重喚樂迷信心:倫敦交響樂團打出重量級指揮與演奏家,動作相當大器;英國國家廣播交響樂團則是開發全新的曲目,有多場音樂會是以當代作曲家的作品為主軸;皇家愛樂管絃樂團則是維持傳統經典路線,以不變應萬變。

被金融風暴重擊過後,在景氣緩慢復甦的此時,英國幾個大交響樂團紛紛努力揮別上一季的低迷,以新樂季新節目重喚樂迷信心:倫敦交響樂團打出重量級指揮與演奏家,動作相當大器;英國國家廣播交響樂團則是開發全新的曲目,有多場音樂會是以當代作曲家的作品為主軸;皇家愛樂管絃樂團則是維持傳統經典路線,以不變應萬變。

二○○八年九月雷曼兄弟破產之後一連串的金融危機,對於在經濟面早已是外強中乾的「大英帝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贊助商資金退減,消費者荷包緊縮,使得原本就搖搖欲墜的文化產業更加慘淡經營。○八/○九樂季,英國主要的幾個管絃樂團彷彿要喚起聽眾的集體意識一般,紛紛祭出以英國本土作曲家如佛漢.威廉士或國民樂派作曲家布魯克納、西貝流士等人的大型交響樂曲。○九/一○新樂季的展開,各家樂團努力揮別上一季的低迷,在曲目和音樂家方面,會以什麼樣的內容,來吸引越來越精明消費的聆賞者?

倫敦交響樂團  以巨星魅力號召樂迷

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簡稱LSO)○九/一○樂季以重量級指揮和演奏家打頭陣,可以說是眾星雲集,以葛濟夫(Valery Gergiev)的三場音樂會為首──與希臘小提琴家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的杜提耶(H. Dutilleux)小提琴協奏曲,與德國男中低音夸斯妥夫(Thomas Quasthoff)的《浮士德的天譴》,以及法國鋼琴家巴佛傑(Jean- Efflam Bavouzet)的拉威爾左手鋼琴協奏曲,一舉逆轉陰鬱的氣氛。緊接著端出當家音樂總監戴維斯爵士(Sir Colin Davis)與魯普(Rado Lupu)的莫札特《20號鋼琴協奏曲K466》,與近年竄紅的美女小提琴家史坦巴赫(Arabella Steinbacher)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再以海汀克(Bernard Haitink)指揮的兩場馬勒《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ie Erde、《第四號交響曲》,以及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和《第五號交響曲》接棒。光是九月和十月的音樂會就令人充滿期待,緊接下來幾個月出場的指揮家還有賈維(Kristjian Järvi)、提爾森.湯瑪斯(Michael Tilson Thomas)、哈汀(Daniel Harding)、賈第納(Sir John Eliot Gardiner)、帕帕諾(Antonio Pappano)等人。LSO無懼大環境的低迷,逆向操作,以巨星魅力吸引聽眾進音樂廳,嚐試挽救下滑的音樂會票房和廣告贊助,大器的作法令人折服!

BBC交響樂團  開發全新曲目

相較於LSO以名家和經典曲目吸引聽眾,英國國家廣播交響樂團(BBC Symphony Orchestra)則是開發全新的曲目,有多場音樂會是以當代作曲家的作品為主軸,其中包括以現代音樂作曲家為主題的系列音樂會──「全面沉浸」(Total Immersion),演出三位當代作曲家:克蘭姆(George Crumb)、漢茲(Hanz Werner Henze)及林姆(Wolfgang Rihm)的作品,除了音樂會之外,更針對三位作曲家安排了導聆、深度作品分析、小型室內樂以及影片介紹等等活動,對於新音樂的用心及推廣,是英國樂團之間少見的。英國的聽眾對現代音樂的接受度很高,在歐美各國大概只有荷蘭可與之相比,而BBC交響樂團向來就以其對推廣現代音樂的歷史角色為榮。○九/一○新樂季乍看之下顛覆傳統,但實際上是回歸其傳統特色,突顯自身與其他樂團不同處,喚起聽眾對其角色的認同,說不定反而能在這個平寂的時代異軍突起。

皇家愛樂管絃樂團  以不變應萬變

皇家愛樂管絃樂團(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新樂季,以「夢想之城—維也納1900-1935」為主題,以前指揮阿胥肯納吉(Vladinir Ashkenazy)指揮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開場,接下來音樂會的重頭戲則包括駐團指揮芬蘭指揮薩洛能(Esa-Pekka Salonen)指揮半舞台形式的貝爾格(Alban Berg)歌劇《伍采克》Wozzeck,很受英國人歡迎的法國指揮約丹(Phillipe Jordan)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以及指揮大師馬捷爾(Lorin Maazel)的馬勒《第九號交響曲》,殷巴爾(Eliahu Inbal)的馬勒《復活》,整體的走向仍是以經典為主,與以往的曲目安排變化不大,依舊維持其樂團龍頭的尊貴,似乎是以不變應萬變,來對付這波金融風暴。走過歷史風雨,皇家愛樂的招牌就在於它的古典及傳統,如何在新的世代中持續以經典魅力吸引新的聽眾,將是它所要面對的課題。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