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說表演藝術之外,詹.洛華茲也活躍在美術、策展、電影等領域。(尼德劇團 提供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官能新體驗/聚焦藝術家

為劇場找回自由—詹.洛華茲與尼德劇團

詹.洛華茲在創作上的自由度,展現了他是個將劇場視為一種個人創作的媒材、而詮釋某個劇本的導演。所以藝術家創作經常與個人生活相關,以及須將個別作品放在整體創作系列脈絡中來評斷的情況,一樣適用在他身上。劇場對他的幫助,應該是一種團隊合作的創作,這讓詹.洛華茲需要(need)走出個人工作室,走入團隊(company),走入觀眾,而其結果是大家都獲得自由。

詹.洛華茲在創作上的自由度,展現了他是個將劇場視為一種個人創作的媒材、而詮釋某個劇本的導演。所以藝術家創作經常與個人生活相關,以及須將個別作品放在整體創作系列脈絡中來評斷的情況,一樣適用在他身上。劇場對他的幫助,應該是一種團隊合作的創作,這讓詹.洛華茲需要(need)走出個人工作室,走入團隊(company),走入觀眾,而其結果是大家都獲得自由。

出身美術界的詹.洛華茲(Jan Lauwers),與同時崛起於一九八○年代的楊.法布爾(Jan Fabre)、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羅莎舞團的藝術總監)一樣,都被歸於「法蘭德斯新浪潮」(Flemish New Wave,法蘭德斯是比利時荷語區)的藝術家。他們充滿了實驗的精神,大膽進出於戲劇、舞蹈、物件與多媒體之間。

一系列的「非核心」  讓他找到劇場的自由

詹.洛華茲年輕時就讀於根特美術學院(the Academy of Art in Ghent),在那裡研讀繪畫。很明顯的,現代美術界打破一切傳統的精神,也感染了洛華茲。他最早成立的劇團就是傾向集體創作的團體Epigonenemble(之後於一九八一年改名為Epigontheatre zlv),團員主要都是視覺藝術出身。一九八六年,他成立尼德劇團(Needcompany),團名的來由很有趣,洛華茲說,那是因為他覺得他需要(need)劇團(company)。

尼德劇團早期創作就已傾向與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如舞者、演員、音樂家等合作,洛華茲喜歡將不同的媒體素材混合在表演當中。他說:「在劇場使用其他媒體是很危險,而且大多數對這些媒體都不太尊重。藉著將劇場只有一個核心的想法,改成根本沒有核心,而是有一系列的非核心,我在劇場中發現了自由。」

如同比利時的多元文化,讓詹.洛華茲的尼德劇團總是帶有多語的特色,夾雜著不同國籍的演員。這項特色讓尼德劇團的作品非常有歐洲味,裡頭總是南腔北調。例如《伊莎蓓拉的房間》Isabella’s Room(2004)與《龍蝦店》The Lobster Shop(2004)是英語/法語混雜;執導《尼德劇團的李爾王》時,則是荷蘭語/德語為主。有趣的是,一九九八年的《早晨之歌》Morning Song中,還有一位來自台灣的計程車司機的角色。

一個瞎眼老婦的百年孤寂  一場複雜的表演盛宴

二○○四年在亞維儂首演《伊莎蓓拉的房間》是非常典型的尼德劇團代表作。這是一位瞎眼的九十歲老女人伊拉貝拉.莫拉迪(Isabella Morandi)的角色,在台上回憶人生的演出。觀眾會看到舞台像是非洲文物的展場(這是洛華茲的父親遺留下來給他,而整場演出他也以導演的身分留在舞台上幫忙),而演出一開始,伊莎貝拉要觀眾想像從一個瞎子的腦中能見什麼,在所謂腦內攝影機的幫助下,我們看到這個擺滿非洲收藏品的房間裡,上演著她的百年孤寂。二十世紀的戰爭、政治、殖民地、現代藝術、流行文化等歷史面貌,在電子鼓聲的伴奏下,由舞台上的演員們娓娓道來。

但是事情遠比我們想像複雜,在演出進行中,八名男女在舞台上不斷地穿梭於各種角色之間(演員/舞者/歌手),清新俐落的現代舞(帶點比利時羅莎舞團的味道),在敘事中不斷自由浮現。戲劇、舞蹈與歌唱像是意識流中的三股力量,各有獨立色彩,卻又交融成流暢的舞台演出。觀賞這齣戲,像是聽著MP3裡的劇中主題曲〈We just go on and on and on〉,一面望著窗外景色,一面回憶過去。洛華茲說:「這個舞台是反映事物的心靈空間。」

「悲傷/快樂的臉」三部曲  打造有生命力的女角

二○○四年《伊莎蓓拉的房間》,加上二○○六年的《龍蝦店》,飾演伊莎貝拉的Viviane De Muynck,已被法國《費加洛報》讚譽為是亞維儂的女王。《伊莎蓓拉的房間》的其他演員多是知名的專業舞者,有些還待過羅莎舞團或比利時終極舞團。前兩部作品與二○○八年七月底在薩爾茲堡藝術節首演的《麋鹿之屋》The Deer House,合稱為「悲傷/快樂的臉」(Sad Face/Happy Face)三部曲。

這多少會讓我聯想到丹麥電影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的「美國三部曲」。不過,這也不是沒有原因,洛華茲在提到《伊莎蓓拉的房間》時,也說:「《厄夜變奏曲》有著清楚的線性故事,但背後卻更加複雜。我想試圖用類似的方法來重新評估劇場。」《伊莎蓓拉的房間》是女性、家庭與歷史在文本上構成三條交織的線,作品的複雜度,令人想起洛華茲曾表示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小說家馬奎斯與喬依斯(而非劇作家易卜生)。「文學與電影都很少描繪具有生命力的女性,我想創造一個可以比美希臘左巴的女角。」洛華茲說道。

《伊莎蓓拉的房間》獲得法國評論家頒發的舞蹈獎,加拿大蒙特婁的戲劇獎,還有法德蘭斯地區的最佳劇本獎。所以《伊莎蓓拉的房間》到底是戲劇、舞蹈還是音樂劇?這就是尼德劇團向來給人的困惑。

除了劇場(或者應該說表演藝術)之外,詹.洛華茲也活躍在美術、策展、電影等領域。例如二○○二年開始陸續受邀參加聯展的他,終於在二○○七年於布魯塞爾首度舉辦名為「放蕩不羈」(RESTLESSNESS)的個展,展出他一九九六年至二○○六年的美術創作。洛華茲從八○年代末就開始在拍短片,重要作品有《來自亞歷山大》From Alexandria(1988)、《意象樣本》Sampled Images(2000)、《C歌》C-Song(2003)等,二○○二年他更完成一部劇情長片《金魚遊戲》Goldfish Game(2002),並受邀參加各大小影展。

走出工作室走向劇場與觀眾  創作多樣又自由

導演個人創作的多樣性(如同比利時的多語文化),也反映在尼德劇團的創作模式。尼德劇團更是像是個跨國的藝術流派或計畫,有許多歐美日的藝術家都與他們有密切的合作關係。洛華茲說藝術家會想加入尼德劇團是因為:「他們想認真思考一些事情,並且找到答案…而這裡就像個智庫。」

以《後戲劇劇場》Postdramatisches Theater(1999)一書在二十一世紀引發理論革命的德國學者雷曼(Hans-Thies Lehmann),非常推崇詹.洛華茲,認為他的作品是後戲劇劇場空間的代表之一(另一位是羅伯.威爾森),雷曼說:「另一種後戲劇空間的形式可以在詹.洛華茲的作品中發現。在這裡,身體、姿勢、姿態、聲音與動作都從原有時空連續狀態中撕裂出來,重新被拆散再連結在一起,形成一種靜態畫般的蒙太奇。」

詹.洛華茲在創作上的自由度,展現了他是個將劇場視為一種個人創作的媒材、而詮釋某個劇本的導演。所以藝術家創作經常與個人生活相關,以及須將個別作品放在整體創作系列脈絡中來評斷的情況,一樣適用在他身上。劇場對他的幫助,應該是一種團隊合作的創作,這讓詹.洛華茲需要(need)走出個人工作室,走入團隊(company),走入觀眾,而其結果是大家都獲得自由。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速寫—詹.洛華茲

詹.洛華茲,一九五七年生,比利時人,年輕時在根特美術學院(the Academy of Art in Ghent)研讀繪畫。他於一九七九年成立劇團Epigonenemble,一九八六年創立尼德劇團(Needcompany)至今。早期重要的作品有《必須知道》Need to Know(1987)、《還好》Ça va(1989)。九○年代他與女演員Viviane De Muynck合作「蛇歌三部曲」(The Snakesong Trilogy),大獲好評。十年後他又與Viviane De Muynck再度合作「悲傷/快樂的臉」三部曲,分別是《伊莎蓓拉的房間》、《龍蝦店》、與 《麋鹿之屋》(本刊上一期六月號已介紹該劇在巴黎的演出)。除了自己的創作之外,他也執導過莎劇,包括《凱薩大帝》(1990)、《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1992)與《馬克白》(1996)等,以及拍攝電影。詹.洛華茲被德國學者雷曼視為「後戲劇劇場」的代表人物。(耿一偉)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