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歡聽爵士樂,相信更多人喜歡看電影。只是,喜歡爵士樂的人,看電影時常會比其他人得到更多樂趣。因為電影裡(尤其是美國電影)藏著許多爵士密碼,甚至整本爵士音樂史都可以透過電影來了解。
先說樂趣,爵士樂迷眼中的電影《成雙不成對》Two Much,除了羨慕安東尼歐.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周旋在兩位美女之間,結尾時的派對,舞台上表演的正是即將在八月廿日來台演出的鋼琴手米蓋.卡米洛(Michel Camilo)。再者,由馬龍.白蘭度、勞勃.狄尼諾與艾德華.諾頓共同飆戲的《鬼計神偷》The Score,爾虞我詐的劇情外,片中爵士酒吧舞台上出現的是歌手卡珊德拉.威爾森(Cassandra Wilson)與鋼琴手摩斯.艾利森(Mose Allison)。更別提《香草天空》Vanilla Sky,出版界二世祖湯姆.克魯斯的派對噱頭竟然是傳說中的「觀落陰」!他用雷射光製造出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的3D立體影像,讓已逝大師在貴賓面前現場演出。當然,不聽爵士樂的人對這些橋段不會有任何感覺,這是屬於爵士樂迷的樂趣。
爵士樂的誕生
再來談「爵士史」的部分。一點不誇張,透過電影還真可以認識百年爵士樂的發展!先說起源吧,爵士樂雖誕生於美國,但它其實是一種不同音樂文化經過碰撞之後的產物。世界上並沒有「美國人」這個人種,美洲大陸上除了「紅人」之外的其他膚色人種全是外來的移民。各色人種帶著自己的文化來到新大陸,逐漸融合出與故鄉截然不同的新玩意,爵士樂就是其中之一。想了解這點,《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是很好的選擇。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肯定對劇中「海上鋼琴師vs.果凍捲摩頓」的鋼琴對決印象深刻,鋼琴師是虛構人物,但果凍捲卻真有其人,就是自稱爵士樂發明人的果凍捲.莫頓(Jelly Roll Morton),細節也挺講究,包括演奏的曲目,甚至牙齒上鑲的那顆鑽石都真有其事。不過這還不算是最重要的段落,海上鋼琴師在底層船艙裡替貧窮乘客彈琴,每趟旅程載著不同乘客,義大利人想聽義大利音樂,英國人想聽英國音樂……海上鋼琴師必須一一滿足需求,可他卻是個一輩子沒踏上過陸地的人!於是他細細咀嚼每個國家的音樂文化,在他身體裡融合,他其實就是「爵士樂如何誕生」的縮影!
搖擺時代的起落
爵士樂就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下誕生,並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樣貌。在前述果凍捲.莫頓所代表的「紐奧良爵士」之後,爵士樂進入了「搖擺時代」(Swing Era)。這段故事不妨透過電影《棉花俱樂部》The Cotton Club來窺視,棉花俱樂部是美國黑幫角頭Owney Madden在一九二○年所創立,地點在紐約的哈林區。時間背景巧妙地搭上了「禁酒令」(1920-1933),因為Madden本身就是私酒大亨,而爵士大樂團之王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就是在棉花俱樂部裡開始累積名氣的。與黑社會的牽扯姑且不提,但「種族歧視」的部分無可避免,因為那和音樂有關。棉花俱樂部開始時是禁止黑人入店消費的,「棉花」一詞發想自過去奴隸時代美國南方種棉花的莊園,田裡工作的都是黑奴,因此俱樂部舞台上供白人大亨享受的,當然也得是黑人帶來的娛樂。而雖說舞台上表演的都是黑人,但這些表演者上班時可不能由大門進出,得從後門進出。身為黑人的艾靈頓,希望能用音樂為黑人多爭取些東西,譬如說「人權」。於是他以管樂器配弱音器的嗚鳴聲響、大量的非洲節奏與五聲音階的概念,創造出所謂的「叢林風」(Jungle Style),用黑人音樂徹底征服白人的心……這些故事就隱藏在電影情節裡。後來棉花俱樂部也終於開放黑人消費,不過也只有黑幫大哥級的黑人有能力來玩樂。
隨後在一九二九年,華爾街爆發了「經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失業民眾借酒澆愁,也顧不得啥子禁酒令,而政府也還算識相,法令在一九三三年正式廢止。此時的美國百廢待舉,大蕭條期間最有名的曲子是Bing Crosby演唱的〈Brother, Can You Spare a Dime?〉。失意的美國人此時只有搖擺爵士音樂陪伴,於是史學家稱三○年代的美國為「搖擺時代」。
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一切(包括爵士樂)又不一樣了……
戰爭、Bebop與人兒們
二戰期間,許多音樂家受到國家徵召上前線,這讓美國許多本土爵士大樂團一下子被拆得七零八落,不得不改弦易轍進行調整。美國人的音樂喜好此時也開始出現了細微的轉變,大樂團逐漸沒落,樂迷開始喜歡由小型編制搭歌手演出的音樂,這條線一路走下去,會變成今天的流行音樂。而另一群當時的年輕音樂家,卻希望擺脫大樂團一成不變的「跳舞音樂模式」,走向個人主義濃厚、以即興演奏為主的新式爵士樂,也就是以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昏眩」葛萊斯彼(“Dizzy” Gillespie)等人為首的「咆勃爵士」(Bebop)。
馬丁.史柯西斯的《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時間背景就設定在二次大戰結束後的美國,男主角Jimmy Doyle(勞勃.狄尼諾飾)就是一個在戰爭結束後返鄉的爵士薩克斯風手,他認識了女主角歌手Francine Evans(歌手麗莎.明妮莉飾),進而譜出一段戀情。這是故事的主軸,不過背後藏著極深的底蘊,Francine其實代表著那條逐漸通往今日流行音樂的路線,而Jimmy則掙扎於音樂裡的堅持傳統或追求創新,比較像是咆勃爵士那條線。劇中Jimmy跑去拜訪小號手Cecil Powell(Clarence Clemons飾),問問最近哪兒可以玩些屌音樂(也就是Bebop),還出現了種族隔離時代的趣味老梗:
Jimmy(白人):「如果是我的話,去那兒可走前門嗎?」
Cecil(黑人):「噢不,你得走後門,呵呵!」
這部電影藏著四○年代以降爵士樂面臨重大革命的當下,音樂家們「打不過他,要不要加入他?」的複雜心情,精采說明了那個時代的爵士樂風格變遷與走向。
老克與小李
克林.伊斯威特這位眾人皆知的銀幕硬漢,真實生活裡也是條鐵錚錚的漢子,而且他也是個不折不扣的爵士樂迷。一九七三年,老硬漢生平第一部自導自演的電影叫做《迷霧追魂》Play Misty for Me,片中他飾演一位電台爵士DJ(恰巧和小弟同行),平時開放Call-in點歌。一位女歌迷(女主角)要求DJ為她播放爵士名曲〈Misty〉,兩人逐漸熱絡起來。劇情走到一半急轉直下,DJ突然發現女歌迷其實是個精神異常的殺人魔女……這是克導身為爵士樂迷的一個小小證據,更是小弟節目裡播放〈Misty〉時總會發顫的原因。
而且,兩位爵士經典大師的傳記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筆,其中描寫鋼琴手Thelonious Monk生平的Straight, No Chaser,選擇以紀錄片形式拍攝。至於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的傳記電影《菜鳥帕克》Bird,則請來後來以《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獲得奧斯卡影帝的佛瑞斯特.懷特克(Forrest Whitaker)來扮演帕克。可懷特克不懂演奏,於是克導的音樂左右手藍尼.尼賀斯(Lennie Niehaus)出馬親自指導。尼賀斯和克導是韓戰期間的袍澤,後來幾乎克導所有的電影作品都由他配樂,且絕大部分都和爵士樂有關,畢竟尼賀斯自己就是出身五○年代酷派爵士樂的薩克斯風手。兩人有許多精采的作品,除了上述電影外,一九九五年的《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一九九七年的《熱天午後的慾望地帶》Midnight in the Garden of Good and Evil,千禧年的《太空大哥大》Space Cowboys等,都有許多精采的爵士樂陪襯。此外,克導的兒子凱爾.伊斯威特(Kyle Eastwood)亦走上爵士這條路,玩的是貝斯,也替父親製作電影配樂。克導最近幾年的電影音樂,大多是父子倆外加尼賀斯一起合作完成。
這是「老克」的部分。關於「小李」,其實要談的是黑人導演史派克.李(Spike Lee),但因為篇幅不夠,更怕被編輯亂刀伺候,只有請您移駕本期雜誌下一篇關於小號手泰倫斯.布藍查(Terence Blanchard)的訪問,讓這位專門幫小李的電影配樂的大師,親自來為讀者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