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舞蹈風氣頗盛,舞蹈社在坊間林立。圖為稻草人舞團的排練場。(林韶安 攝)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南瀛走春.府城漫舞/觀察綜述

一方舞蹈沃土 更待繽紛花開

台南舞蹈發展的現況與挑戰

古都台南,不僅是文風鼎盛,藝風也蓬勃。就舞蹈來說,除了蔡瑞月、李彩娥、林香芸等台灣早期的舞蹈教育家和編舞家皆出身於此,更因台南家專的舞蹈專科培育了許多人才,也使在地的舞蹈社林立。除了少數舞團早就轉型創作,近年因政府的補助政策鼓勵,不少舞蹈社轉變為舞團,也吹起在地題材入舞的風氣,但這是否對原本的舞蹈生態有利?還是生存更為困難?這一方舞蹈沃土,如何能好好栽植,創造藝術的繽紛未來?

古都台南,不僅是文風鼎盛,藝風也蓬勃。就舞蹈來說,除了蔡瑞月、李彩娥、林香芸等台灣早期的舞蹈教育家和編舞家皆出身於此,更因台南家專的舞蹈專科培育了許多人才,也使在地的舞蹈社林立。除了少數舞團早就轉型創作,近年因政府的補助政策鼓勵,不少舞蹈社轉變為舞團,也吹起在地題材入舞的風氣,但這是否對原本的舞蹈生態有利?還是生存更為困難?這一方舞蹈沃土,如何能好好栽植,創造藝術的繽紛未來?

作為一座發展三百多年的城市,台南以悠久的傳統、眾多的古蹟、蓬勃的文化發展和舒緩的生活步調,自豪擔負起「全台首府」的身分。大量的宗教儀典、民俗活動構成了在地生活的主要部分,也令藝術得以從中滋養、孕育、發生。

談近代台南的舞蹈發展,某種程度上,等於談近代台灣的舞蹈發展。蔡瑞月、李彩娥、林香芸等舞蹈教育家和編舞家,若非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就是在台南接受最初的舞蹈教育,而早在台北中山北路的「中華舞蹈社」成為重要的舞蹈據點前,蔡瑞月的第一間舞蹈教室,就是當年在台南市民權路上經營旅社的蔡家老宅設立的。

文風鼎盛  舞風亦斐然

這幾位舞蹈先行者的出現,也有外在環境賦予的條件。自清代以來鼎盛的文風,造就府城濃厚的文人雅士氣息,而民風保守的廿世紀初,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傳入,則進一步帶動台南中上階層家庭對於藝術活動的喜好。家中經商的蔡瑞月、父母為知識分子的廖末喜等人便都是基督徒,她們音樂舞蹈的天賦多是在教會中被啟發、挖掘的,成為職業舞蹈家後,她們的演出、舞蹈班學生來源,也一定程度上仰賴教會的人際圈。資深舞蹈工作者、也是南台灣藝文長期觀察者的梁瑞榮就分析,文化古都的背景和眾多的教會,都對台南學舞風氣盛行起了關鍵的影響。

另一個影響台南舞蹈發展的重要因素,則是台南家專(即現在的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因行文著重過去發展歷史,故以下皆採舊名)的興辦和大量民間舞蹈社的出現。

過去被稱為「新娘學校」的台南家專創辦於一九六四年,是南台灣第一所設立音樂舞蹈專科的學校,和當時的國立藝專(現在的臺灣藝術大學)、文化學院(現在的中國文化大學)鼎足而立。家專的舞蹈課程以多樣性為主,不以養成專業舞者為目的,而畢業學生也以開設舞蹈教室授課為理想職業,從而使台南的舞蹈走向,與其重視創造性,更強調教學實用性。

而台南市也因此開設了大量的舞蹈社,衍生出各項舞蹈比賽,造就了「舞蹈社—舞蹈競賽」的市場機制——爭取到愈多的比賽獎項,舞蹈社就能招收更多學生。舞蹈社的教學內容也往往針對比賽設計。比賽的項目以民族舞蹈為主,於是,台南的民族舞發展遠較其他縣市興盛,影響所及,每年皆有在地舞蹈人士集結前往中國——民族舞的發源地——取經,也常延攬舞蹈教師來台授課,「大陸來的老師很容易在台南生根,在高雄反而不見得」,梁瑞榮分析道。

補助政策鼓勵  舞蹈社轉型創作舞團

若說台南的舞蹈活絡,主要反映於相關教育機構和競賽的蔚然成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文化措施則在更外圍的位置,左右著當地的舞蹈生態。

自一九九○年代末起,許多台南舞蹈社轉型為創作團體,正是政策和補助機制造成的趨勢。其中,靈瓏舞蹈團、廖末喜舞蹈劇場、台南民族舞蹈團為較早自行決定轉為舞團的代表,而更多的舞蹈社,基於營利單位不得申請國藝會等藝文補助的原因,改以舞團名義申請,有了成功的例子後,其餘紛紛跟進。「所以,有些明明是舞蹈社學生公演,但冠上了舞蹈團,就可以申請經費,這種情況在台南是最明顯的。」曾經擔任評審委員的梁瑞榮說。

補助機制造就了台南當地出現各式各樣的民族舞團,形成特殊的地域現象,而近年各縣市瘋狂編織「文創產業振興地方經濟」的大夢,也讓舞團的創作走向不約而同朝在地題材取經。對歷史久遠的台南來說,挖掘在地題材本非難事,難的在於編創者如何將文學性、在地性的素材結合形式化的民族舞類型表演。其中值得一提的例子,當為雞屎藤新民族舞團於二○○九年起陸續推出的「府城三部曲」,無論在歷史考據、舞台整體表現上,都可見該團亟欲突破陳規的創作企圖。

正當民族舞團致力於尋找創新與傳統並存之際,在台南屬於相對少數的現代舞團,顯然更早意識到將在地特色融入作品的創作路線。前有廖末喜舞蹈劇場持續將台灣文學作品改編為舞作,近年甚至發展出「舞詩系列」,由廖末喜與特約編舞者集思廣益共同提出創作。六年級的羅文瑾,則在回鄉耕耘十數年後,終於帶領稻草人舞團透過「足In」系列,進駐不同的非劇場空間,以場域為主體,編創舞蹈。然而,與其將之視為台南舞蹈的特色,在創作仍未形成氣候的整體環境下,或許定位為「可作為其他舞團借鏡的創作路線」是較合宜的。

扶植在地團隊  鼓勵創作是唯一的路?

縱觀歷史情境和現實脈絡,台南的舞蹈發展其實大有可為,只是,就民間和官方來說,有幾項難題與挑戰卻必須先各自釐清。

先從官方談起。在地方資源仍存在南北落差的前提下,文化機關對於形塑地方藝文面目,必須有著清晰而不且戰且走的規劃。過去,台南縣市文化局以被動鼓勵的姿態提供補助,而在縣市合併後,雖著手推動文化與觀光結合、今年也將辦理「台南市國際藝術節」主打本地創作,然而,合併後的市府團隊仍有待磨合,而磨合期間大至藝文補助辦法、小至實際補助金額的模糊,是無助於地方團隊勾勒自己未來方向和創作的。

事實上,更核心的問題正是政府對於創作的態度。台南舞蹈社的現實狀況,是著重舞蹈技藝的訓練而非創作,如今因爭取補助轉型,但創作是本於個人有話想說的動機,這樣的發展不只倒果為因,更源於主事者對地域發展欠缺真正的認識。「舞蹈社是有包袱的。如果要做專業創作,就不可能所有學生都上台,這樣一來將會導致學生流失,經濟來源就會受威脅。」梁瑞榮認為,舞蹈社也想進步,也有動能,但必須考慮現實面:「當創作基本上還是利用舞蹈社資源和經營方式進行時,轉型就需要很漫長的時間,也容易原地打轉。」

鼓勵創作並非扶植地方藝文唯一的選項,協助舞蹈教育者培訓舞者、精進技術,或許是一條可行之路。

以民間舞團來說,既然決定轉型為創作團體,勢必面對「編創人和舞者在哪?」的問題。梁瑞榮認為,在南北失衡的現況下,人才回流固然重要,更迫切的是領導者對團隊有無明確的目標:「今天不是我去申請經費,人家說編舞不夠好、舞者不夠好,就去找編舞者和舞者,而是你自己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你希望把團帶到哪裡去?」

活化區域的藝文發展,從來是一條漫長的路。在南北資源分配不均等現實下,台南雖有足稱優渥的舞蹈育成環境,卻仍在轉型的初期階段徘徊。台南的歷史文化、觀光資源都具有莫大潛力,這股力量能否將藝文表演涵納為成功的地方特色,考驗政府與地方團隊的智慧,若讓「台南人劇團」重心北移的例子再度發生,全台文化首府的美名,就真是無奈蒙塵了。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