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Columns

談「清楚」,是為了談創作。因為,搞得清楚自己的創作才有鬼!!有誰可以完全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潛意識?完全透析所謂文化和對自己密密麻麻的影響?有誰確定文字可以完全掌握真實世界?如果沒有,那麼說自己或別人創作「清楚/不清楚、「誠實/不誠實」是在演哪一齣衣冠楚楚的戲?

談「清楚」,是為了談創作。因為,搞得清楚自己的創作才有鬼!!有誰可以完全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潛意識?完全透析所謂文化和對自己密密麻麻的影響?有誰確定文字可以完全掌握真實世界?如果沒有,那麼說自己或別人創作「清楚/不清楚、「誠實/不誠實」是在演哪一齣衣冠楚楚的戲?

楚,成語「開荊闢棘」看圖說故事的濃縮版:一隻行進中的腳正穿過荊棘叢生的林莽。即使四周都是茂密的荊棘,看不到前方又被刺得很痛,但還是必須嘗試穿過,嘗試開發出一塊可以生存的空間。

後來,「楚」失去動詞的本性,保留了原有荊的形象(「楚」在古代是刑杖用的荊條);歷史課本上常念到的楚國(又稱荊楚,後來的荊州),可說是因開發中西部荊棘叢生的楚地而自豪的自稱。走在荊棘中或是被打的情境也延伸成痛苦,例如苦楚、酸楚;以及開發後的整潔、清晰、鮮明,例如衣冠楚楚、清清楚楚。

「清楚」像嗆聲

清楚,從大學開始就很厭惡這個詞(可能因為常這樣被罵……)。生活中常見的實用造句如下:「搞不清楚狀況啊?!」「XXX腦袋不清楚。」「唉~你清楚一點。」說這些台詞時,多數會搭配專業、權威、不屑,或是高段一點「愛之深」的表演。實際上,內容不僅沒有一個字指出事情具體問題在哪裡,該如何改,還很沒效率地花了時間說,同時造成工作夥伴的負面情緒(應該沒有人被念會High吧?)。其實,如果事情出錯或有問題,直接針對事情討論、修正,也根本用不到「清楚」這詞。但,我們還是很愛講,因為「清楚」是當代免付費unplug的癮,講完演完真的,還蠻爽的。

「清楚」比較像嗆聲。「清楚」畫出了楚河漢界的敵對陣營:是你清楚?我清楚?還是他清楚?開始嗆誰清楚,結果該要清楚的對象/事情被丟到一邊,變成比誰喊出的「清楚」大聲,超怕被別人瞧不起,被認為沒種、搞不清楚,所有人投入離題的激情中。「所以要不清楚囉?」「廢話,有誰希望不清楚嗎?」這是說清楚的另一個問題。

常有一種對話類型:當質疑YY時,會馬上反問:「所以沒有/不要YY囉?」(YY=真理、宗教、誠實、道德、內在、角色、和平、幸福、真實……),然後從口袋掏出虛無主義、後現代主義的標籤貼上,轉身安心地坐在沙發上。難道質疑火的危險,中秋節就不准烤肉嗎?開車開太久,會累,總要提醒一下自己是不是走偏了?更何況真善美、宗教、愛……被用了幾千年,一定會走偏,總要砍掉擋住前往真理道路的荊棘(雖然砍到最後可能是一場空,或原本要到墾丁卻到了三重,或砍到隔壁的劉媽媽)。或許人世的未知和起伏的確太「楚」了,楚才會由探索的動詞變為標籤的名詞。

創作就是踏入未知領域

談「清楚」,是為了談創作。因為,搞得清楚自己的創作才有鬼!!(如果你敢問「所以創作是要不清楚囉,這樣不是很不負責任?」我就會把你的鼻子塞到你的肚臍裡!)有誰可以完全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潛意識?完全透析所謂文化和對自己密密麻麻的影響?有誰確定文字可以完全掌握真實世界?如果沒有,那麼說自己或別人創作「清楚/不清楚、「誠實/不誠實」是在演哪一齣衣冠楚楚的戲?

碧娜.鮑許早期的《春之祭》和《穆勒咖啡館》、羅伯.威爾森早期的《沙灘上的愛因斯坦》那~~~麼好看!照「清楚」的理說:經驗愈多,應該要愈清楚,作品不是就應該要愈好看嗎?這是「清楚」另一個討人厭的直線進化論因果簡化邏輯。

愈來愈清楚自己的創作常常是安心地耍弄用過有效、討好的招數和議題(甚至姿態),這清楚中的「隱藏版不清楚」是不敢再面對不安害怕、不敢再冒險探索、不敢再嘗試錯誤,恐懼、愚蠢、無知、逃避這太人性太正常,重點是下一步!有多少人看完演出後說看不懂的下一步是想弄懂?「清楚」最可怕的下一步常是冷漠和冷眼旁觀,因為太有理由不去管那些搞不清楚狀況、不負責任沒救的白癡王八蛋!

創作本來就是踩入長滿荊棘的未知領域,不要一直在我耳邊問:「到了沒?到了沒?你是不是不清楚路啊?」麻煩你,站起來,拿起鐮刀,一起找路吧。

這樣說,清楚嗎?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