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捷克的編舞家季利安,因為在英國遇見伯樂——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編舞家約翰.柯蘭克,因緣際會成為荷蘭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從此結下卅年不解緣,也將荷蘭舞蹈劇場打造成當代舞蹈史上最重要的名字之一。這長期的合作關係中,季利安融合了芭蕾與現代舞,並結合戲劇與馬戲等元素,與荷蘭舞蹈劇場攜手創造出近百部作品,而為年輕舞者設立二團,為四十歲以上舞者設立三團,讓舞者在一生的不同階段,都可以找到平等而安身立命的跳舞方式,更是膾炙人口的舞壇創舉。
我認為編舞家的工作是—─竭盡所能地去挖掘人類靈魂深處的可能性,藝術家應該盡可能地去發展這種對「我們是誰、我們到底想要什麼」問題的探索。
──季利安
從一九七○年代開始至今,編舞家季利安已經編創了超過一百多部的作品,而這其中約有四分之三的作品是為了荷蘭舞蹈劇場而編作。季利安在這些作品中,明確地建立了一種獨特的編舞語彙,這種舞蹈語言融合了古典芭蕾、捷克民俗舞蹈、馬戲技巧、戲劇和荷西.李蒙、瑪莎.葛蘭姆的現代舞技巧,並特別重視表現性的身體能力。
從雜技到芭蕾 赴英國遇伯樂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捷克布拉格,季利安從很小的時候起,就深深地被馬戲表演中的魔幻技巧所吸引,他先開始學雜技,到了九歲的時候,才開始到布拉格國家芭蕾舞學校(School of the National Ballet Pargue)修習舞蹈。在一九六七年,季利安獲得獎學金到倫敦皇家芭蕾舞團進修,這個時期正是英國文化藝術風起雲湧的階段:嬉皮文化、披頭四、芭蕾舞星紐瑞耶夫和瑪歌.芳婷都在此交會,而季利安也躬逢其盛。
但最重要的是,季利安在倫敦遇到了來自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團(Stuttgart Ballet)的編舞家約翰.柯蘭克(John Cranko)。柯蘭克是一個識人惜材的編舞家,他經常邀請已經出名的編舞者到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編舞,例如麥克米蘭(Kenneth Macmillan)和泰德利(Glen Tetley)等人,同時也願意邀請尚未出名的年輕編舞者,一同到斯圖加特芭蕾舞團創作,當時柯蘭克非常欣賞季利安的才華,不但鼓勵他往編舞者的職涯方向發展,也邀請他加入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團。
季利安開始為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編舞,並編創許多實驗性質的小品。七○年代,斯圖加特芭蕾舞團邀請來自美國的泰德利駐舞團編作,而泰德利的作品留給季利安深刻的印象,泰德利在作品中融合芭蕾和現代舞以創作新的舞蹈語言,而他在舞蹈中對空間的使用,也特別啟發了季利安。當時,除了斯圖加特芭蕾舞團,一九五九年在荷蘭海牙成立的「荷蘭舞蹈劇場」,也很喜愛泰德利的作品。
廿八歲領軍NDT 打造舞團世界級地位
荷蘭舞蹈劇場是由一群從荷蘭芭蕾舞團(Dutch National Ballet)出身的舞者所成立,創立之初由Benjamin Harkarvy擔任藝術總監,而泰德利也曾在一九六九年與Hans van Manen共同擔任荷蘭舞蹈劇場的協同編導。這個舞團的理念很鮮明:他們想要創作將古典芭蕾和美國現代舞結合的作品。七○年代初期一個偶然的機會,當荷蘭舞蹈劇場在斯圖加特巡演時,他們看到了季利安的作品,出自於同樣對結合芭蕾與現代舞的喜愛,他們很快地發現季利安編作的魅力,於是便邀請季利安為荷蘭舞蹈劇場編舞,誰也沒想到當時這一個決定,開啟始了荷蘭舞蹈劇場與季利安的長期合作關係,並讓他們從此成為當代舞蹈史上最重要的名字之一。
年僅廿八歲的季利安從一九七五年開始擔任荷蘭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並帶領著荷蘭舞蹈劇場前往當代舞蹈的最新潮流邁進。季利安的作品成為荷蘭舞蹈劇場最常演出的劇目,但他還是積極鼓勵舞者和客席編舞家創作新的作品,他初期的作品是以抒情音樂性語言而聞名,例如一九七八年的《小交響曲》Sinfonietta。
八○年代中期開始,季利安轉而創作較為抽象的芭蕾作品,如後來眾人所熟悉的「黑與白系列」(black and white series)。在這個時期,季利安在編舞中特別重視舞台規模和對空間的掌握,他在作品中增強群體編舞的動作,並加入有如民間舞蹈中彎曲的腳步(來自澳洲原住民舞蹈的影響),他開始對舞蹈表現社會結構和人類文化遺產的核心價值感到興趣,並且更進一步把重心放到對不同角度動作可能性的探索,他關注舞者間創造性的互動與更多哲學性意涵的思考,在季利安為荷蘭舞蹈劇場編作的後期,也嘗試新的舞台設計風格,並用較簡單的編排方式來烘托舞台設計的巧妙之處,雖然英國的評論家並不太喜歡這樣的呈現方式,但世界各地的觀眾似乎都很喜愛季利安這時期的作品。
設立二、三團 讓舞者可以一輩子跳舞
一九九一年季利安編作了《情之所至》Petite Mort,這也是季利安「黑白時期」的著名作品之一。季利安的作品曾隨荷蘭舞蹈劇場三度來台(分別在一九八七、一九九九、二○○二年),而這部作品也是其中之一。舞作原名Petite Mort直譯為「小死亡」,在法文中暗指「性高潮」的意思,這支舞作以服裝、道具設計及身體的動作語彙,巧妙地暗示了不可言說的性慾,同時也鋪陳了社會結構中男女之間的權力關係。
舞作一開始,赤裸上身的男舞者以手指提著西洋劍進場,他們接著用充滿侵略性地方式跳躍、揮舞動手上的西洋劍,傳達了陽剛的意像,並暗示了彷彿陽具中心論述的氣勢,而男人與女人的關係是透過芭蕾雙人舞中男舞者拖舉女舞者的方式來進行,在莫札特抒情的音樂氛圍中,男舞者與女舞者共舞時與西洋劍交會的身體位置,暗示了某種情慾的聯想。舞作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身穿華麗晚禮服的女舞者,在晚禮服的背後「滑入」舞台,原來這些晚禮服只不過是底部裝有類似滑輪機關的裝置道具,所以舞者才能以驚人流水般行雲地方式「滑入」舞台,造成令人驚訝的視覺效果,在「脫去晚禮服」之後才讓人恍然大悟原來衣服只是道具,而離開晚禮服後的女舞者動作也變得較為自在,然而她們身穿馬甲,似乎依舊暗示了被凝視下的女性身體,在微隱的情慾漫流與美麗的舞蹈動作之中,這支舞作仍保有了男女間位階架構的拉扯和肢體陳述,也因而格外發人省思。
季利安在荷蘭舞蹈劇場期間,還有另一個廣為人知的創舉:一九七八年,季利安成立了由十七歲至廿二歲年輕舞者擔綱的荷蘭舞蹈劇場二團(NDT II),並在一九九一年成立由四十歲以上舞者所組成的荷蘭舞蹈劇場三團(NDT III)。根據季利安本人的看法,這樣的決定可以讓舞者在一生的不同階段,都可以找到平等而安身立命的跳舞方式,並藉此取消了傳統芭蕾舞團以階級制來區分舞蹈者的方式。
一九九四年在荷蘭舞蹈劇場成立卅五周年慶時,季利安也為荷蘭舞蹈劇場三個舞團的舞者編作了Arcimboldo這個作品,以獨特的層次架構,讓從十七歲到七十歲的舞者可以同台演出,它標識了荷蘭舞蹈劇場的成功。從一九八○年到二○○○年之間,荷蘭舞蹈劇場邀請了許多富有潛力的年輕編舞家,如威廉.佛賽(William Forsythe)和韋恩.麥奎格(Wayne McGregor)等人前來創作,同時也鼓勵舞團內部的創作,這些做法讓荷蘭舞蹈劇場成為當代最新、最有趣的編舞創作發生的場所,荷蘭舞蹈劇場二團幾乎取得像荷蘭舞蹈劇場一團同樣的成功地位,可惜的是,荷蘭舞蹈劇場三團已在經濟的壓力下於二○○六年解散。
離開荷蘭舞蹈劇場 創意精神延續不斷
一九九九年,季利安以藝術總監的身分從荷蘭舞蹈劇場退休,但他還是繼續以編舞家的身分與荷蘭舞蹈劇場合作至二○○九年。在季利安離開荷蘭舞蹈劇場之後,舞團先是由Marian Sarstädt繼任到二○○四年,而後由 Anders Hellström續任到二○○九年,而目前的藝術總監則是Jim Vincent。
荷蘭舞蹈劇場一直維持它們創立的初衷,也就是將現代舞融合在芭蕾舞之中,芭蕾的技巧一直是舞團舞者的核心訓練和編舞者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此同時也不忘融合其他元素,如現代舞中的墜落和升降技巧、後現代舞概念日常生活中的動作、民俗舞步等等,創作出充滿情緒、社會意義和感性象徵的舞蹈作品。荷蘭舞蹈劇場在當代舞蹈界影響深遠,他們不僅確立了歐洲現代芭蕾舞的新形象,同時也持續邀請各地有潛力的編舞者前來為舞團編作,這些曾與荷蘭舞蹈劇場合作的編舞家,在世界各地繼續成立新的舞團,或擔任其他舞團的藝術總監,如曾經來台演出的西班牙國家現代舞團(Compañía Nacional de Danza, Spain)之藝術總監納丘.杜亞托(Nacho Duato)與在以色列巴希瓦舞團(Batsheva Dance Company)的納哈林(Ohad Naharin)等人都出自荷蘭舞蹈劇場。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比喻,當鄰國比利時在現代舞的王國產生重要影響之際,荷蘭則對現代芭蕾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一切,可歸功於荷蘭舞蹈劇場。
季利安大事記
整理 張慧慧
1947 生於捷克布拉格,九歲進入布拉格音樂院國家芭蕾學校,接受完整芭蕾訓練,同時也修習民族舞、瑪莎.葛蘭姆的現代舞技巧等課程。1967 獲英國政府獎學金補助,赴倫敦皇家芭蕾學校就讀。1968 受斯圖加特芭蕾藝術指導柯蘭克(John Cranko)之邀,加入斯圖加特芭蕾,極短的時間內便升為該團獨舞者。同年捷克局勢緊張,華沙公約組織的軍隊在八月入侵,季利安流亡海外,直到一九八○年代才返回故土。
1970 七○年代開始,柯蘭克邀請泰德利(Glen Tetley)為舞團編舞,泰德利跟柯蘭克同樣才華洋溢,但創作取徑截然不同,泰德利更強調對空間的思考,對季利安影響極大。首支編舞作品Paradox在一年一度的編舞工作坊Noverre Gesellschaft發表。
1971 開始為附屬於斯圖加特芭蕾,由柯蘭克甫成立的「諾威爾協會」(Noverre Society)編舞,首支作品為Kommen und Gehen。後來也配合歌劇,接連發表了三齣現代舞劇:Incantations、Einzelgänger、Blaue Haut。
1973 荷蘭舞蹈劇場(NDT)首度邀請季利安創作Viewers,同年柯蘭克逝世。
1974 發表《回歸荒原》Return to a Strange Land一作,紀念柯蘭克。
1975 繼Viewers之後,季利安接著為荷蘭舞蹈劇場編了Stoolgame、La Cathédrale Engloutie,並擔任該團藝術總監。
1978 首度到美國巡迴演出,以《小交響曲》Sinfonietta將荷蘭舞蹈劇場推上世界舞壇,同年在擔任行政指導的舞團創辦人伯尼(Carel Birnie)的協助下,成立了荷蘭舞蹈劇場二團(NDT II),作品27’52”(2002)、《無眠》Sleepless(2004)、《帽子》Chapeau(2005)、《眾神與狗》Gods and Dogs(2008)等,都是為了二團的年輕舞者們所編。
1981 赴澳洲參加原住民舞蹈節,將原住民的主題、動作、儀式性轉化為獨特的舞蹈語彙,接連三年發表了《流浪者》Nomads、《足蹈大地》Stamping ground與《夢幻時刻》Dreamtime等三部曲。
1987 荷蘭舞蹈劇場擁有了自己的劇院。值得一提的是,該劇院是由曾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庫哈斯(Rem Koolhaas)設計。
1988 反思舞蹈本質,維持過往作品一貫的表現力,並加入更多抽象的嘗試,從《遊戲不再》No More Play開始的「黑白系列」,到《落凡天使》Falling Angles(1989)、《美夢》Sweet Dreams(1990)、《情之所至》Petite Mort(1991)等都是經典之作。
1991 成立荷蘭舞蹈劇場三團(NDT III)。
1995 荷蘭舞蹈劇場35周年紀念作Arcimboldo,由NDTI、II、III共同演出。同年伯尼逝世。
1999 卸下荷蘭舞蹈劇場藝術總監職位,轉任藝術顧問與首席編舞家至2009年止。
2001 自《生日宴會》Birth-day起,在編舞中加入了影像元素。
2006 首度拍攝短片《卡門》Car-Men。
2011 為NDTⅡ編的廿五周年創團紀念作27’52”在西薇.姬蘭(Sylvie Guillem)的「六千哩外」中再度呈現,向日本311大地震致意,2013年以East Shadow一作參加以日本災後土地重生為主題的大型國際展會──名古屋「愛知三年展」。
2014 《幸運餅乾》Fortune Cookies為「季利安計畫」中的舞碼之一,將於台灣進行世界首演。迄今為止,季利安獲國際獎項無數,包括荷蘭奧蘭治.納蘇皇家勳章、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名譽博士、三項尼金斯基獎(最佳編舞、舞團和作品One of a Kind)、Benois de la Danse國際舞蹈協會大獎、捷克總統授予的榮譽獎章與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