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荷蘭舞蹈劇場

相關文章 21 篇
  • 看戲不忘電影

    疫情之下且戰且走、應變創新

    荷蘭舞蹈劇場在後季利安時代採用了客席編舞家制度,培養出許多具票房魅力的新銳編舞家,因應歐陸許多劇院製作的支持,編舞家不需成團,就能與不同劇院舞團合作,提供發展舞台,逐漸成為新趨勢。而舞蹈空間與不同編舞家合作,早於這股潮流,相對於歐陸現況,既非國家舞團又非劇院舞團,策略性的劇院製作國際共製,靈活應變的能力強化了應對無常疫情的韌性。

    文字|貧窮男
    官網限定報導  2022/12/19
  • 《各自表述》
    舞蹈 荷蘭舞蹈劇場NDT再度訪台

    堅守舞蹈創作傳統 從不停歇的叛逆腳步

    歐洲舞蹈界的天團、愛舞觀眾絕不錯過的盛宴NDT這三個字母,代表著荷蘭舞蹈劇場在世界舞壇不可動搖的地位。這個以叛逆為其DNA的舞團,創團迄今雖已六十年,有其「道統」卻也不斷挑戰自己,此次訪台將蒞臨台中與高雄,以六支精湛舞作讓台灣觀眾再度感受NDT的無邊魅力。

    文字|林農
    第317期 / 2019年05月號
  • 《反反反》探討女性在社會框架下的限制。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重重限制之中 為女性發聲

    與舞蹈空間舞團合作過《橄欖樹》、《時境》、《沉默的巨獸》的西班牙編舞家瑪芮娜.麥斯卡利,又將與舞空推出新作《反反反》,並已於一月底在荷蘭海牙CaDance舞蹈節首演。《反反反》探討女性在社會框架的限制,除了舞台裝置以豐富變化的幾何結構象徵的社會框架,舞者的動作也有被束縛的狀態,象徵著整個社會環境加諸於女性先天上的不公,無法擁有完整的自由。

    文字|田國平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 《激膚》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後季利安時代 依然多元璀璨

    暌違台灣十五年,荷蘭舞蹈劇場一團將於二月下旬再度訪台,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三支精采舞作《停格》、《揮別》與《激膚》,分別由藝術總監保羅.萊福特與蘇爾.萊昂、克莉絲朵.派特、馬可.歌克創作,多元紛呈的面貌,可說是延續了前任總監尤里.季利安的前衛、大膽與創新活力,而更綻放出屬於當下舞團的美妙風景。

    文字|林農
    第289期 / 2017年0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出靈魂詩篇季里安

    無論你覺得孤獨或悲苦,或正沉醉在愛情的歡愉,傑利.季里安的舞蹈就像一面鏡子,與你的內心深處產生共鳴,像一首首聖潔的詩篇,輕撫的安慰撫平你的心靈。從二十八歲受聘爲藝術總監至今,季里安已經爲荷蘭舞蹈劇場(NDT)編創近五十齣舞作,其舞團的表現獲得國際間一致的推崇。而季里安的舞蹈或抒情、或激情,或沉穩、或激烈,不僅風格獨樹華采,環球披靡,更是許多編舞家心目中的最愛。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75期 / 1999年03月號
  • 出身捷克、立足荷蘭、揚名世界的編舞家季利安。
    特別企畫 Feature

    擷採前人光華 煥發瀲豔奇彩

    承接廿世紀初期已降的現代芭蕾變革風潮,季利安是繼巴蘭欽之後,現代芭蕾舞壇最耀眼的巨星之一。季利安承襲了歐陸現代芭蕾兼納劇場與現代舞的觀念,並且強調跨域探索的做法,即使是看似抽象的作品也往往蘊含著某種關於「人」的思考青春、愛情、慾望、衰老、死亡如果說威廉.佛塞以後現代觀點和科技感知培育芭蕾的新品種,那麼季利安更像是廿世紀現代芭蕾變革的集大成者。

    文字|陳雅萍
    第254期 / 2014年02月號
  • 季利安作品《最後的第一次觸動》也將在2014香港藝術節演出。
    特別企畫 Feature

    挖掘靈魂底層 舞出美麗與深度

    來自捷克的編舞家季利安,因為在英國遇見伯樂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編舞家約翰.柯蘭克,因緣際會成為荷蘭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從此結下卅年不解緣,也將荷蘭舞蹈劇場打造成當代舞蹈史上最重要的名字之一。這長期的合作關係中,季利安融合了芭蕾與現代舞,並結合戲劇與馬戲等元素,與荷蘭舞蹈劇場攜手創造出近百部作品,而為年輕舞者設立二團,為四十歲以上舞者設立三團,讓舞者在一生的不同階段,都可以找到平等而安身立命的跳舞方式,更是膾炙人口的舞壇創舉。

    文字|張懿文
    第254期 / 2014年02月號
  • 《卡門》片中一景。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出鏡框冒險去 鏡頭裡外隨心所欲

    不同於其他舞蹈家不愛以影像呈現自己的編舞作品,季利安對影像傳播接受度甚高,許多作品都有發行影像產品,甚至幾年前也開始拍起電影。如與Boris Paval-Conen共同導演的《卡門》,以黑白默片形式,以電影劇情式的橋段,玩出了精采的「舞蹈錄像」。而再次來台的舞作《生日宴會》,也可以讓觀眾看到季利安玩影像的幽默風趣。

    文字|田國平
    第254期 / 2014年02月號
  • 《無名》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動不歇的人生故事

    暌違十二年,現代芭蕾大師季利安的作品終於再度訪台!離開荷蘭舞蹈劇場後的季利安,帶著長年合作的舞者夥伴,這次將呈現四支精采舞作:二○○二訪台時,由荷蘭舞蹈劇場三團資深舞者演出、幽默風趣的《生日宴會》;結合了裝置與影像、華麗優雅的《無名》;討論「時間」的《14分20秒》;全新創作,靈感來自十六世紀德國畫家霍爾班作品《法國大使》的《幸運餅乾》。

    文字|張慧慧
    第254期 / 2014年02月號
  • 吳孟珂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荷蘭舞蹈劇場台籍舞者

    吳孟珂 自由自律 舞出一片天

    大學就決定赴歐洲闖盪的舞者吳孟珂,是目前荷蘭舞蹈劇場一團唯一的台籍團員。她從一出國參加舞團甄選就以荷蘭舞蹈劇場為目標,入選該團的二團三年後,去年正式升入一團,夢想實現!她表示:「在荷蘭舞蹈劇場很自由,但必須要很自律。」「看你自己要把自由帶到哪裡,很多時候要自己去爭取,譬如和很多編舞家工作,要怎麼讓編舞家看到你,是自己的選擇。可以讓視野和心很自由,同時必須很專業、很自律,不停改變、不停學習。」

    文字|許雁婷
    第254期 / 2014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歐豬五國感冒 荷蘭藝術圈跟著打噴嚏!

    歐債風暴所及,荷蘭政府也不得不勒緊褲帶,在二○一一年大幅刪減兩億歐元、百分之廿五藝文補助。在此衝擊下,原本被大砍近半預算還被降為「地區性舞團」的荷蘭舞蹈劇場在抗議請願下,逃過一劫,但不管大團小團,在政府的補助遊戲規則下,都必須在兼顧藝術質量時,調整表演方針以打入市場並拓展多元的觀眾族群。

    文字|張素莉
    第254期 / 2014年02月號
  • 以上照片舞碼爲荷蘭舞蹈劇場《情之所至》。
    表演賦比興

    重覆與美麗

    重覆是種美麗 美麗是生生不息 是嚴謹的必然輸入 重覆是無理的秩序分斷堆壘 美麗是藏在黑白間快窒息的亮光  是無法自己的失控  是花落花謝的砌切旅程  是機械無機的乾燥寫眞 美麗是冷冷白白的靜脈注射  是蓄意片片凋零的記憶  是間歇性的獨特痙攣  是精緻推演的另類堅持  ──在灰濛間的故意洒然── 重覆是藕斷絲連似的再縫合 文字|楊桂娟 組合語言舞團團長

    文字|楊桂娟
    第78期 / 1999年06月號
  • 《May B》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台影像展覽

    肢體篇 季利安經典篇 團體:荷蘭舞蹈劇場 編舞:傑利.季利安 時間:一九九九年三月 地點:國家戲劇院 季利安編舞從古典芭蕾出發並揉合現代舞技巧,他的作品舞台簡約,舞作卻能傳達豐富的意象,具備高度的感染力及流暢性。他以極具個人風格的詩意、精準的動作、複雜的雙人舞變化,讓荷蘭舞蹈劇場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 《May B》 團體:法國瑪姬.瑪漢舞團 編舞:瑪姬.瑪漢 時間: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地點:國家戲劇院 《May B》充份顯現瑪姬對雕塑及造型的設計概念,並將機械生活與現代舞蹈融合在一起,舞者臉上敷上白粉像木乃伊一般,在緩慢而遲鈍的動作中呈現出他們在生活中所承受的痛苦及壓力。 《刺》 團體:英國瞬間動力舞團 編舞:Isabel Rocamora、Sophy Griffiths 時間:一九九八年五月 地點:台北市社敎館 別以爲懸吊在空中只能是馬戲!Sophy Griffiths將空中飛人懸吊的技巧融入舞蹈的概念裡頭,舞者藉由一根繩索、一根橫桿離地舞動,只爲了要找到動作靜止在空間中的那一霎那,也爲了要表達內在情感的瞬間。 《輓歌》 團體:高麗與永子 編舞:高麗、永子 時間:一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79期 / 1999年07月號
  • 納哈林舞作Minus 7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This is Modern! 現代芭蕾魅力迸現

    去年帶來改編自韓國民間傳說的全本舞劇《沈清》,二度訪台的環球芭蕾舞團這次將展現全然不同的舞蹈風景四支舞碼分別是季里安、佛塞、納哈林三位當代編舞家的現代芭蕾作品,也是編舞家首度授權亞洲舞團演出。亞洲舞者如何以詮釋這些精采舞作?值得走進劇院一探究竟。

    文字|鄒欣寧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 季里安特別創作《交響曲》,將楊納傑克音樂轉化爲人生悲喜的肢體頌歌,深深打動美國觀衆的心。
    特別企畫 Feature

    人性,季里安回歸的荒原

    季里安跨越了邊境,嘗試超越國家種族和藝術的藩離,他完全不在乎古典與現代的界限,因此他成爲一種典型,他所發現的解放,創造了新的開始,而他的名字已經是二十世紀舞蹈史上的一個無法磨滅的印記。

    文字|邱馨慧
    第75期 / 1999年03月號
  • 季里安的作品獨具詩情,以抽象的動作舞現生之悲喜。
    環球舞台

    舞過生命的叢蔓幽境

    季里安並不常讓舞者在他的舞作中做具有角色性的演出,也很少讓他的舞和某個時代有特別關聯。舞者的服裝大多簡約,舞台上也少有複雜的佈景。他感興趣的是某些恆久、無時間性的命題,例如生與死的糾纏;他的舞蹈企圖捕捉的總是某種深刻的人類情感和狀態。

    文字|黃尹瑩
    第118期 / 2002年10月號
  • 季里安「黑白系列」時期的服裝和舞台主要以黑白兩色爲主。(《遊戲不再>)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宏偉莊嚴到輕鬆簡約

    《遊戲不再》、《情之所至》和《落凡天使》是季里安近期的作品,都是他「黑白系列」時期創作出的舞蹈,偏好採用突兀、尖銳,源自於日常生活動作的語彙入舞。他放下慣用的新浪漫派和維也納樂派樂曲,改用前衛作曲家的音樂編作舞蹈。

    文字|趙玉玲
    第75期 / 1999年03月號
  • 季利安以雙人舞的方式,帶出了斯特拉溫斯基音樂中讚頌「主」的同時,交錯著天人交戰的衝突。
    舞蹈

    正偏併立

    同樣是以精緻文化的提煉爲信念,以新古典折衷主義的手法創作舞蹈,兩位編舞家儼然把劇場舞台所賦與的性別角色,作了一番明確且肯定的詮釋。如果說季利安這三個舞作是嵌陷於西方傳統的性別衝突之中,則劉鳳學的《起手板》卻有意爲中國傳統女性建構一個平和的風範。

    文字|盧玉珍、白水
    第78期 / 1999年06月號
  • 傑利.季里安。
    特別企畫 Feature

    歐洲舞壇巨擘

    藝術中有三種是運用人體作爲表達的工具,那就是舞蹈、唱歌和演戲,但只有舞蹈完全以肢體表現。我也視舞蹈爲接受自己的過程,當我跳舞,我就是藝術的世界,因爲我跳舞,我呈現自己,我自己就是藝術的世界。如果你能接受自己,那麼你就可以接受別人,因此聯結的過程就更簡單。──季里安

    文字|邱馨慧
    第75期 / 1999年03月號
  • 季里安新作《虛凝之間》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香港新視野藝術節隆重開幕

    荷蘭舞蹈劇場 季里安師徒台上比一比!

    第四界香港新視野藝術節將於十月廿三日揭幕,開幕演出就是曾經訪台驚艷台灣觀眾的荷蘭舞蹈劇場的《原.迷月.虛凝之間》。這是一晚上三齣舞碼的精采演出,包含了荷蘭舞蹈劇場當家招牌與精神領袖季里安的新作《虛凝之間》,該團最新雙人編舞組合賴福特/利昂的《迷月》,以及特約編舞家、英國當紅炸子雞韋恩.麥葛萊格的最新舞作《原》。這次季里安與賴福特/利昂的作品難得同台,師徒作品據說風格相近,正好讓觀者一賞其中趣味!

    文字|林亞婷
    第190期 / 2008年10月號
12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思想不短路

    最後生還者不談一夜情

  • 戲劇

    想笑就笑吧,走進假的園區來場真實的交流

    《泰雅文創精神劇場》
  • 特別企畫 Feature

    Touch the Sound 摸得到的音樂之旅

  • 少年往事

    獨角馬的風景,在劇場

    編導王友輝的年少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