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門》片中一景。(本刊資料室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碼季利安/美學解碼

舞出鏡框冒險去 鏡頭裡外隨心所欲

季利安的影像創作

不同於其他舞蹈家不愛以影像呈現自己的編舞作品,季利安對影像傳播接受度甚高,許多作品都有發行影像產品,甚至幾年前也開始拍起電影。如與Boris Paval-Conen共同導演的《卡門》,以黑白默片形式,以電影劇情式的橋段,玩出了精采的「舞蹈錄像」。而再次來台的舞作《生日宴會》,也可以讓觀眾看到季利安玩影像的幽默風趣。

不同於其他舞蹈家不愛以影像呈現自己的編舞作品,季利安對影像傳播接受度甚高,許多作品都有發行影像產品,甚至幾年前也開始拍起電影。如與Boris Paval-Conen共同導演的《卡門》,以黑白默片形式,以電影劇情式的橋段,玩出了精采的「舞蹈錄像」。而再次來台的舞作《生日宴會》,也可以讓觀眾看到季利安玩影像的幽默風趣。

身高一米九的編舞家季利安,幾十年來幾乎成為NDT(荷蘭舞蹈劇場)的代名詞,即使在一九九九年卸任藝術總監之後,與NDT的關係仍舊密不可分,除了持續編舞,也開始了影像上的創作與實驗。

季利安曾經是非常優秀的舞者,一九六七年他廿歲時,當時英國文化部長因替亨利.摩爾的展覽開幕來到布拉格,還專程來看季利安跳舞,並提供獎學金到倫敦皇家芭蕾學院就讀。他後來覺得既然無法跳得比紐瑞耶夫好,就在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總監柯蘭克的鼓勵下而開始編舞,一九七三年NDT邀請季利安創作第一支芭蕾舞開始,到二○一三年的East shadow,四十年歲月共發表了一百支作品。

《卡門》玩出精采「舞蹈錄像」

季利安同時是個全方位的舞台視覺導演,他有時設計舞台,有時設計燈光、服裝,甚至有些還自己作曲。當時藝術節目錄像發行公司RM ARTS提供一座攝影棚劇場給季利安使用,那是攝影棚同時也是劇場,使得季利安的許多作品都有發行錄影帶、LD到後來的DVD,也讓季利安的作品透過影像的傳播,讓更多人認識。

他開始編舞的年代,剛好是在七○年代中期,BETA、VHS相繼問世,影像的載體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不用蒐集龐大的卅五釐米拷貝,透過一小捲錄影帶讓影片可以大量複製,順利進入家家戶戶。但不是所有的創作者都願意讓自己的作品以錄影帶的方式呈現或大量複製,當時不少編舞家都拒絕,認為那樣的影像無法代表他的創作,然而季利安搭上了這班列車,也隨著科技的更迭,從錄影帶、LD到DVD,甚至從前幾年起,他開始拍電影了。

二○○六年的《卡門》Car-men,以黑白默片的形式,由季利安編舞,同時與Boris Paval-Conen共同擔任導演,拍出了一部不到卅分鐘的短片,將卡門的人物簡化成四人,抽取部分音樂,擺脫鏡框式劇場的限制與束縛,以電影劇情式的橋段,玩出了精采的「舞蹈錄像」。

其中耐人尋味的是,季利安不僅有著英國編舞家馬修.伯恩(Matthew Bourne)於二○○○年將Carmen改編成Car man的趣味(舞台變成有著日光燈管的汽車修理廠,男舞者全變成穿著吊帶褲的修車員),黑白的影像風格也與卓別林於一九一六年所拍攝的默片《卡門的鬧劇》A Burlesque On Carmen有著同樣氣味,寫實又幽默地呈現出「卡門」的背景發生在塵土飛揚的黃土地上。

進一步地說,季利安在《卡門》刻意地壓抑了舞蹈動作,更接近於卓別林或是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等默片的喜劇動作,但又看得出編舞家在處理畫面時對舞者們的調度,也與一般的電影大異其趣,我們也可以說,電影《卡門》其實延續了《生日宴會》Birth-Day中的影像。

《生日宴會》別具幽默趣味

《生日宴會》是季利安在二○○一年為NDT三團的舞者所編,這些四十歲以上的舞者,體力上無法負荷整場的演出,於是季利安聰明地運用了影像,讓影像延續舞台上的情境,同時舞者也有喘息的時間,而且他也發現這些舞台經驗豐富的資深舞者,在鏡頭前其實也有極為豐富與生命力的表情,比演員更為靈活的肢體表現。《生日宴會》中的影像,在錄製時,莫札特的音樂以慢一倍的速度播放,但舞者以正常速度跳舞,而等正式播放時,音樂速度恢復正常,舞者的動作變成快了兩倍,快動作的表現創造出了一種趣味,而季利安將這種影像速度的調整,運用到電影《卡門》中,創造出了幽默的視覺風格。

《候鳥》Zugvogel這個作品,完成於《生日宴會》與《卡門》兩個作品之間,也可以看到季利安在影像上的過渡與創意。《生日宴會》感覺是為了NDT三團所衍生出來的影像作品,但也僅只是舞台空間的延伸,仍然局限於鏡框式的劇場空間,影像也附屬於表演之中,《卡門》則是完全地只有電影版,夾在這之間的《候鳥》,仍然是在劇院演出的舞蹈作品,但影像的內容已經可以完整獨立存在,同時影像的內容也正式擺脫鏡框的束縛,玩起了回憶或是穿越等超現實的意象,在海邊奔跑嬉戲的小女孩,在沙灘發現一個希臘殿堂建築造型的音樂盒,望著天邊的候鳥飛去,小女孩已變成由薩賓娜(季利安的妻子)演出的婦人,時間在影像中呈現出無比的魅力,穿梭於記憶之中,同時並存於鏡子兩側,或是舞台上與包廂中,古典希臘建築物也以實體大小,或是另兩種縮小尺寸穿透於影片之中,黑白而非默片,以追尋來取代舞蹈,也展現出季利安的巧思及跨界的轉變。

隨心所欲在藝術世界中冒險

說跨界轉變,不如說是隨心所欲,季利安帶著這批老戰友們,以雄厚的實力展開新的冒險計畫,影像只是其中之一,《候鳥》在慕尼黑首演時,連參觀劇院後台路線安排也成為節目的部分。二○一三年,季利安參加名古屋「愛知三年展」的作品East Shadow,靈感自貝克特的Neither,獻給二○一一年日本海嘯的受害者。

除此之外,季利安從NDT獨立出來的官網,也記錄了目前他正在進行的計畫或是冒險,包括一段剪成六分鐘的影片Schwarzfahrer,描述一九三○年代布拉格的一節古老電車車廂,以雙人的圓呢帽透過影像的框框,舞出一段超現實的人生風景。此外還有Between Entrance & Exit、《幸運餅乾》與《14分20秒》等,值得一提的是,雖以上三個冒險計畫尚未在官網中有具體呈現,但《幸運餅乾》將在本月國家戲劇院進行世界首演。

透過影像,我們可以更明白季利安已臻於創作上的隨心所欲,他有更寬廣的可能去表現過去舞蹈所無法表現的想法與企圖,同時過去累積的作品影像,也伴隨著他一同踏進了網路與臉書的國度。

 

相關網頁:

季利安臉書粉絲頁www.facebook.com/pages/Ji%C5%99%C3%AD-Kyli%C3%A1n/11043429335?ref=ts&fref=ts

季利安的網站 www.jirikylian.com/entrance/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