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 年德國卡塞爾文件大展中,作品呈現大量的非洲當代藝術家與錄像藝術及文件式的表現手法,呈現了新的對照觀點與批判。(王焜生 攝)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我的專業是評論人/概論

評論藝術 也是評論的藝術

網路平台方便快速,人人都可以成為評論者,充滿學院式理論語言的文章敵不過大眾取向的欣賞習慣。這呈現出藝術評論的多元與分眾化,藝術評論不該被一群學院象牙塔裡的學者,以艱深的文句、以理論綁架或假象式的抬高自己的身分與地位。雖然一些沒有學術專業背景的文章介紹被詬病為主觀偏頗的評論,但是當多數大眾認同時,也反映了對藝術欣賞的時代品味改變。藝術評論不再只是對藝術的評論,評論本身也可能成為被評論的對象。

網路平台方便快速,人人都可以成為評論者,充滿學院式理論語言的文章敵不過大眾取向的欣賞習慣。這呈現出藝術評論的多元與分眾化,藝術評論不該被一群學院象牙塔裡的學者,以艱深的文句、以理論綁架或假象式的抬高自己的身分與地位。雖然一些沒有學術專業背景的文章介紹被詬病為主觀偏頗的評論,但是當多數大眾認同時,也反映了對藝術欣賞的時代品味改變。藝術評論不再只是對藝術的評論,評論本身也可能成為被評論的對象。

藝術評論到底有沒有被需要的迫切?藝術評論到底重不重要?其實並不需要藝術界的人不斷的大聲呼籲,自我吹捧。沒有人否定其存在的價值與功能,但是許多人卻對到底什麼是一篇可以被了解的藝評感到困惑,原本應該是介於藝術作品與觀眾間橋梁的溝通者卻往往成為另一件更令人難以閱讀的「藝術作品」,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各領域人投入藝評  放大藝術評論格局

「藝術評論」(Art critism)一詞最早出現於一七一九年英國畫家李察森(Jonathan Richardson,1667-1745)所出版的《一篇關於藝術評論的論文》An Essay on the Whole Art of Criticism中,藝術家試圖客觀化藝術的評量標準。一七○○年代,不僅在英國,特別是法國的巴黎更是盛行藝術展覽,民眾走入沙龍是休閒也是社交活動之一,藝評逐漸成為欣賞藝術的參考,也像是專業的背書。十九世紀在英國最知名的藝術評論者當屬羅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一八四三年他所著作出版的《現代畫家》Modern Painters 一書,對浪漫主義風景畫家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的作品分析並高度讚揚,他的寫作更受到後來知名藝術史學家鞏布里赫(E. H. Gombrich,1909-2001)稱道為「最具科學性的藝術評論大作」(the most ambitious work of scientific art criticism ever attempted) 。不過此時藝術評論還是多在學院研究的範疇,出版也多以書籍為主。

廿世紀初期是個關鍵的年代,特別是藝術的表現形式已經不再局限於學院式的技巧與畫面經營,如印象派以科學的精神探討光影、立體派處理二度空間的三度視覺思維、達達與超現實主義深入挖掘人的潛在精神、表現主義更重視的是心理情感狀態,因此參與藝術評論寫作者也不再只是藝術史學家或研究者,有更多詩人、哲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家與藝術家的深入交往,往往更能闡釋新藝術的發展軌跡與背景。最清楚的例證是一九○四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倫敦布倫斯伯利地區的一群藝術家共同活動所組成的團體(Bloomsbury Group),成員包括福瑞(Roger Fry)、貝爾(Clive Bell)、吳爾芙(Virginia Woolf)等。福瑞力陳藝術的價值在於觀者能從作品中產生無可取代獨一無二的美學經驗能力,他稱之為「美學的情感」(aesthetic emotion)。另一個以雷德(Herbert Read)為首的藝術家團體,包括納許(Paul Nash)、摩爾(Henry Moore)、霍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他們不僅創作也執筆論述,蔚為一股風潮。

報紙評論方興未艾  藝評深入日常生活

一九四五年以後,歐洲的出版事業蓬勃發展,書籍之外,報紙與雜誌更是出現熱潮,人們開始享受每日閱讀新聞的樂趣,咖啡館裡或公園都有拿著報紙與雜誌的閱讀者,藝術展覽評論也開始深入日常生活之中,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學院研究。因此,藝術評論的功能與讀者群開始轉變,除了學術研究之外,一般大眾反而取決了大多數的品味,清楚易懂又具有啟發性的評論更顯現出其重要性。歐洲大西洋對岸的美國也開始進入出版黃金期,《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也開始將藝術展覽當作新聞報導。但是一九五八年畫家托比(Mark Tobey,1890-1976)於威尼斯雙年展獲得大獎,紐約兩本最具權威的藝術雜誌ArtsArt News 還是輕描淡寫,後者甚至隻字未提,《紐約時報》與《生活》Life兩家報紙則處理為專題報導。相形之下,藝術與藝術評論的大眾化應歸功於報紙的前瞻性,藝術雜誌在當時反而顯得保守與老派。

葛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對於美國地區的藝術評論貢獻甚鉅,其後甚至影響全世界,波拉克(Jackson Pollock)因他的評論一炮而紅,「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更像是一股狂潮從美國延燒全世界。女性主義評論夾著討論熱度在一九七○年代起成為討論的顯學之一,藝術評論家與評論界完全無法忽視。其實,早在此時,已經沒有人反對藝術評論重要的說法,當台灣在前幾年還有藝術雜誌將「藝術評論其實很重要」當作專題來談時,恐怕是將方向搞錯了。藝術評論一直很重要,但是如何撰寫,寫給哪些讀者才是重點。

藝術評論管道多元  人人都可以成為評論者

二○○○年以後,藝術評論的管道也跟隨媒體的發展有更多發表與出版的管道與機會,甚至紙本印刷不再是唯一的方法,透過電視、廣播與網路,觀眾接收的藝術評論不只是閱讀式的,還有觀賞式或是聽覺式的藝評,歐洲西方與北方幾個國家如英國、法國、德國、北歐都有文化藝術電台專以文化藝術內容為主;幾個國家合資共同製播的ARTE電視台不僅有藝文資訊、評論,甚至現場或錄影轉播舞蹈、戲劇、歌劇、音樂會、藝術電影等節目。

網路的使用改變了閱讀習慣,也重新定義了出版的方式。人人都可以成為評論者,充滿學院式理論語言的文章敵不過大眾取向的欣賞習慣。大眾取向不是罪過,這只是呈現出藝術評論的多元與分眾化,藝術評論不該被一群學院象牙塔裡的學者,以艱深的文句、以理論綁架,或假象式地抬高自己的身分與地位。雖然一些沒有學術專業背景的文章介紹被詬病為主觀偏頗的評論,但是當多數大眾認同時,也反映了對藝術欣賞的時代品味改變。

評論超越以往範疇  加入社會議題

二○○二年第十一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大展(Documenta, Kassel)策展人恩威佐(Okwui Enwezor)來自非洲奈及利亞,第一位來自非洲的當代藝術策展人將藝術評論又帶入一個新的世紀。身為一位詩人作家,研究所在紐約讀的是政治科學,出身背景與研究讓他對於殖民議題特別感到興趣,卡塞爾文件展的開幕當天,他發表策展論述,強調廿一世紀進入了新的後殖民主義時代(Post-colonialism)。後殖民主義要處理的命題是三大洲——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國家受歐洲與北美洲支配的問題,處在經濟不公平的狀況下所提出的一種行動政治哲學,用以抗議此不公平的現象,並以嶄新的方式延續過去反殖民的鬥爭。展覽中作品大量的非洲當代藝術家與錄像藝術及文件式的表現手法,呈現了新的對照觀點與批判。更有甚者,德國柏林雙年展也不再以「美學」為標準,提出的是更強烈的社會政治批判,自此藝術評論超越以往的範疇,尤其是當代藝術要處理的除了美學本身的命題之外,更加入了社會、政治、經濟、種族等議題。

藝術評論不再只是對藝術的評論,評論本身也可能成為被評論的對象。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