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東彥與狠主流多媒體為兩廳院NTCH to go 拍攝的短片。(擷取自網路)
焦點專題 Focus 讓當下成永恆—表演藝術紀錄片/趨勢觀察

不只為當下 也為了更長遠的未來

表演藝術圈的短片熱潮

在視覺當道的數位時代,「拍短片」是許多團隊選擇的自我宣傳方式,但效益卻未比能如預期。是否需要拍短片,「必要性」與「合適度」都應該考量;而與其把短片當作短期宣傳工具,不如眼光放長遠,將之視為「資料庫」,對當下創作、能量累積都有助益。

在視覺當道的數位時代,「拍短片」是許多團隊選擇的自我宣傳方式,但效益卻未比能如預期。是否需要拍短片,「必要性」與「合適度」都應該考量;而與其把短片當作短期宣傳工具,不如眼光放長遠,將之視為「資料庫」,對當下創作、能量累積都有助益。

在網路世代,使用者跳脫舊世代的傳播管道,表演藝術團隊面對無限資源且嘈雜的訊息流,單純分享演出的文字、照片還足以留存、再現劇場的當下以吸引觀眾嗎?但如何在閱聽權回歸到消費者手中的時代,讓他們選擇點開訊息網址,停留三五分鐘,甚至卅秒,都是一個大課題。

當前許多團隊的解套方式是「拍短片」,面對表演藝術圈的一窩瘋拍片現象,目前強力推行「宣傳無紙化」,也開始系統性地整理作品選粹短片上傳至舞團官網的編舞家林文中直白地說:「我們希望做藝術給『未來的人』看,而現在的年輕人對文字已經無感了。」

短片如一次即丟消耗品?

但影片真的比照片有感嗎?即便短片的特質適合觀眾用細碎的時間在瀏覽社群媒體時隨意觀看,但觸擊率是否能影響至圈外,吸引平常不會進劇場的觀眾購票,劇場製作人吳季娟、影像導演周東彥等都持保留態度。

成立狠主流多媒體已三年的周東彥除了創作,也協助許多團隊做影像設計、拍宣傳,他不諱言地指出,台灣的整體創作環境缺乏足夠的空間讓作品有長時間的累積,演出場次少,表演生命週期短,經費侷促,團隊即便有餘裕拍片也僅能就意象勾勒演出前作品尚未完整的樣貌,「短片細節處理耗時耗工也燒金,大多時候,團隊僅能把拍好的短片放在自己的硬碟裡,或許少數有上傳到Youtube,但並非是有系統集結的資源,所以可能只衝宣傳期,除了圈內人外,也鮮少有人去點閱……」

「留不下來、傳不出去」對創作團隊無疑是一種消耗,因為沒有比表演更「朝生暮死」的藝術門類了。

配合短片屬性,量身打造

曾在北藝大擔任戲劇系助教、北藝風育成中心經理的吳季娟,今年成立「藝外創意」,以多年來擔任藝術家經紀人及劇場製作人的角度分析時,也不諱言影片對於票房並沒有實質效益,但她更看重影片的告知、傳播功能。對她而言,影片就像大聲公,是藝術家告訴觀眾「嗨!我來囉!」的一種方式,因此,比起「怎麼拍」,她更在乎的是「為什麼要拍」。

「如果紙本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我為什麼要拍短片?」吳季娟指出,製作一支有質感的影片,可以燒去整個演出十分之一的製作費,拍短片不應該是「大家都拍所以我也要拍」,「必要性」與「合適度」才是她最主要的考量。談起目前擔任製作的再拒劇團作品《新社員》,思考這個「台灣劇場史上首齣BL搖滾音樂劇」該如何切入曾一度讓她頭痛,除了配合BL主題以漫畫宣傳,「搖滾音樂劇」則是她認為這個製作適合拍宣傳片的主要原因,以音樂作為前導,他們拍了一支如MV的短片。

但林文中以創作者角度進行思考,對於短片的成效則有不一樣的看法。對他來說,除了透過影片就足以知道製作好不好看外,拍攝短片亦能成為創作者的養分,他說:「我在拍《小南管》的短片時,影像影響了我的創作本身,許多意象都是在拍影片時產生的。有時宣傳短片或許不是這麼的完整,但觀眾其實是可以從素材窺見全貌,從中看見創作者的美學素養。」

短片要吸引人,除了要有質感,節奏要明確,風格更要切合主題。短片人人在拍,但拍出名堂又衝得起點閱率的寥寥可數,漫才搞笑凹凸雙人組「達康.come」可說是佼佼者,這一年來計畫性地拍攝短片進行創作的累積,粉絲團五千多人次,上傳Youtube的短片卻最高可達兩三萬的流量,除了搭上當前的素人表演風潮,「簡單易懂、有趣好笑、沒有包袱,是他們最適合拍短片的原因。」吳季娟說。

眼光放遠,以資料庫模式經營

透過短片進行「資料庫」的長線累積,不追求短期售票成效,而從創作者/團隊的長期經營來思考,把短片當名片,系統性地累積能量,是當前行銷世代不可逆的趨勢,也是在紛亂雜沓市場中的生存之道。

周東彥以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的短片為例,說明自己在學生時期就不時下載補充新知,這習慣延續到擔任講師後,也成為備課的資料,「一開始這些只是對我而言很有趣的影片,但到現在,已經累積了數百支短片。初期他們點閱率也不高,但現在很多都破萬了,這或許能證明這方式是有效的。他們透過三五分鐘去講燈光啦、後台啦,比如凱蒂.米契爾(Katie Mitchell,英國劇場導演)講如何導多媒體啦……讓觀眾能簡單進入。」

當然資料庫的經營模式需要龐大的後援,單一團隊或許不需要負擔如此沉重的教育責任,但也必須面對作品保存的問題。林文中表示這趨勢無可抵擋,「觀察許多大團,都會有相同的狀況,當行政團隊不斷地替換,作品建檔就是必要的。除了對團隊有益處外,也能讓學術研究有著力點。」

但拍片燒錢仍是事實,經費拮据的團隊要如何負擔?林文中在創團初期擅用影片隨拍隨傳的應用性,建立如同實驗室般討論分享的平台,但他建議經營上了軌道的團隊應該更長遠地思考如何將單一素材發揮到極致,「不要為了一個作品去拍片,而是要從整個團隊的長期發展來考量,必須經過事先規劃,比如拍這支短片是不是能有多功能的運用等等,如此才能確立累積的方向,讓經費達到更妥善的分配。」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