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丁.哈瑟布克(Meinrad Hofer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文本退位,「聲」「視」浩大——當代歌劇新趨勢/人物專訪 專訪《黑貓》音樂總監

馬丁.哈瑟布克 在衝突中尋找人類的共通情感

出身管風琴世家,馬丁.哈瑟布克不到廿歲就開始了管風琴家的演奏生涯,但熱愛巴洛克音樂的他並不自限於此,走上與父叔「不一樣的路」——成立維也納學院管絃樂團,以古樂器原音重現十八、九世紀的聲音;甚至展開跨界,結合歌劇、巴洛克音樂、戲劇、舞蹈、影像等元素,打造了《地獄喜劇》、《黑貓》碰觸人性陰暗面的作品,而運用自己所熟悉的藝術語彙,表現人類普世共有的這些「極端情緒」,就成了哈瑟布克跨界作品一大特色。

出身管風琴世家,馬丁.哈瑟布克不到廿歲就開始了管風琴家的演奏生涯,但熱愛巴洛克音樂的他並不自限於此,走上與父叔「不一樣的路」——成立維也納學院管絃樂團,以古樂器原音重現十八、九世紀的聲音;甚至展開跨界,結合歌劇、巴洛克音樂、戲劇、舞蹈、影像等元素,打造了《地獄喜劇》、《黑貓》碰觸人性陰暗面的作品,而運用自己所熟悉的藝術語彙,表現人類普世共有的這些「極端情緒」,就成了哈瑟布克跨界作品一大特色。

2015TIFA愛倫坡《黑貓》

3/13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我們維也納人,雖然生活在歷史古蹟建築之中,但我們可不是住在博物館裡的標本——我們也是現代人。」這是奧地利管風琴家馬丁.哈瑟布克(Martin Haselböck)為這奧匈帝國曾經的首都所下的註解。往昔與如今,陳舊與流行,也帶著這位繼承豐富音樂傳統的音樂家,走出了與前人不一樣的路。

自小啟蒙  一家都是管風琴家

「我們一家都是音樂家。應該說,我們一家都是管風琴家。」哈瑟布克的家庭背景,頗符合我們對於音樂之都維也納的遙遠想像。爸爸是知名管風琴家漢斯.哈瑟布克(Hans Haselböck),叔叔則是另一位知名管風琴家法蘭斯.哈瑟布克(Franz Haselböck)。和許多學古典樂的小孩一樣,馬丁.哈瑟布克四歲時就坐在鋼琴前敲敲打打,但看著爸爸叔叔總在彈奏一個「龐然大物」,也讓小馬丁愈看愈感興趣,於是十歲時開始學管風琴,十九歲時即取得演奏文憑,還不到廿歲就開始了巡迴演奏生涯。

管風琴家的巡迴演奏生涯和其他古典音樂家很不一樣。他們的樂器帶不走,也沒法規格化,每一架管風琴都是每一座音樂廳/教堂獨一無二的樂器。更麻煩的是,作曲家常常會為不同的管風琴量身創作樂曲,後人往往得根據作曲家在譜上的提示,自己調整樂器音色,以達到原曲所要求的效果。對於管風琴家來說,靠著自身經驗判斷曲目風格、掌握樂器特性,就成為演出彩排最重要的任務。以相對單純的古典、巴洛克曲目為例,通常需要幾小時時間調整;至於講究交響樂團式之聲音效果的浪漫派曲目則複雜許多,常常得花上一兩天:「看著作曲家簡略的幾個字寫下『明亮的』、『陰鬱的』,我就得想盡辦法在每一架管風琴上摸索,試圖重現作曲家腦海中的音色,有時真的覺得管風琴家和劇場、歌劇導演好像,要根據不同曲目、不同場地做決定。」與平常得忠實照譜詮釋的其他古典器樂家相比,管風琴家似乎多了點自由,但責任也更重大,一不小心可就全搞砸了,「這也是這樂器最迷人之處。」哈瑟布克如是說。

愛上巴洛克音樂  走「不一樣的路」

雖然出身管風琴世家,但哈瑟布克下定決心要與爸爸叔叔走出不一樣的音樂之路。很難想像,所謂「不一樣的路」竟是因著其從小對巴洛克音樂的愛,而投身古樂器樂團。

對於其他樂器而言,從巴洛克時代至今兩三百年來,歷經多次改良,聲音效果早已和過去大不相同。只有管風琴依然和維也納那些歷史古蹟一起聳立著,維持著原本的樣貌。此外,維也納與德國的教會音樂(註1)配置也不太相同。德國曲目多為管風琴獨奏(以巴赫為代表),至於維也納曲目則常搭配樂團一起演奏,就像我們常聽到的海頓、莫札特彌撒曲一樣。某次,哈瑟布克坐在巴赫當年彈過的管風琴前,忽然發現在這空間聽到的聲音,其實和巴赫當年所聽到的聲音一模一樣,於是他心想:「既然維也納有這麼多歷史建築,為何不能也在同樣的空間,重塑和當年同樣的聲音效果呢?」這個念頭成了哈瑟布克日後成立維也納學院管絃樂團(Orchester Wiener Akademie)的契機,藉著「改良前的」古樂器演奏,原音重現十八、九世紀貝多芬、李斯特等音樂家親耳聽見的聲音,甚至還回到貝多芬首演場地錄製專輯。而維也納學院管絃樂團也成為當今奧地利唯一以古樂器演奏巴洛克、古典、浪漫、至廿世紀音樂的樂團。

不過,正如哈瑟布克索堅稱的「我們可不是住在博物館裡的標本」,對於古樂聲響的執著並未局限了哈瑟布克在音樂上求新求變的企圖。二○○四年起,哈瑟布克接任洛杉磯安潔莉卡巴洛克樂團(Musica Angelica Baroque Orchestra)音樂總監,開始歐美兩地往來的音樂生涯,也因此結識了不少洛杉磯當地的藝術家。

某次音樂會結束後,他遇見了知名好萊塢演員約翰.馬克維奇(John Malkovich),兩人熱烈地討論起來「一個古典音樂家與一個演員能玩出什麼名堂呢?」哈瑟布克告訴馬克維奇,早期歐洲通俗劇總是搭配管絃樂團演奏,而像莫札特歌劇,需要的往往不是歌手而是真正的演員。馬克維奇也對這樣的說法大感好奇,決定和哈瑟布克一起試試看能怎麼結合古典樂與戲劇元素。對馬克維奇來說,首要任務是要找到一個「現代題材」,剛好這時洛杉磯正出版了維也納連續殺人狂傑克.恩特維格(Jack Unterweger )的傳記,偏執的角色性格符合了馬克維奇所期待的戲劇張力。於是哈瑟布克找來了過去多次合作的奧籍導演麥可.斯特明格(Michael Sturminger)(註2),完成了《地獄喜劇》The Infernal Comedy這部頗受好評的作品。

多樣藝術元素  述說人類「極端情緒」 

在《地獄喜劇》之後,哈瑟布克展現更大的企圖心,試著結合歌劇、巴洛克音樂等元素作為主要敘事手法,並加入影像創作、舞蹈、現場音樂、預錄音樂等藝術類型,不倚靠任何文字(歌曲本身的歌詞除外)來說故事。他找了在和馬克維奇合作期間結識的導演法蘭克.霍夫曼(Frank Hoffmann),以及自己多年好友、曾以《影印店》Copy Shop獲奧斯卡短片提名的奧籍鬼才實驗電影導演維吉爾.維德瑞奇(Virgil Widrich)擔任影像設計。三人在一番討論後,決定以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短篇小說《黑貓》The Black Cat為本:「《黑貓》的故事很簡單。如果故事太複雜,單靠音樂,沒有語言的輔助,是無法讓觀眾理解的。但這故事卻也很有發展空間。我們聽著這名坐監的男人回憶著他是怎麼殺了他妻子的,可是他說的難道就是真相了嗎?還有那隻黑貓,牠究竟代表著命運的化身,還是罪惡的信差?這為故事本身帶來一種神秘的氛圍,讓觀眾隨著簡單的情節,一步步深陷其中,被複雜的情感所包圍。你早就知道這故事會如何收尾了,但你卻完全無法閃避這個結局的到來。」於是,跨界音樂劇場《黑貓》就此誕生。

《地獄喜劇》與《黑貓》同時碰觸了人性之陰暗面。是巧合,卻也不然。哈瑟布克解釋道:「其實我們並沒有刻意去選這些黑暗題材,只是在音樂中,你總是需要一些極端情緒來表現張力,藉由很不尋常的真實場景,來刻劃角色之回應。我們總不可能用音樂來敘述兩個人平靜地坐著、嘮嘮叨叨地討論著今天天氣如何吧?」而不同時代、不同風格、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如何運用自己所熟悉的藝術語彙,表現人類普世共有的這些「極端情緒」,就成了哈瑟布克跨界作品一大特色。

於是,在《地獄喜劇》中,我們聽見兩名女角藉著十八世紀詠歎調唱出被害女子面對冷血殺手的恐懼;在《黑貓》中,哈瑟布克更將這樣的風格對比發展到極致。從連續殺人魔到殺妻男子之自白,《黑貓》故事轉為聚焦在主角一人的內在情緒衝突,哈瑟布克因此也在形式上呈現了如現場演出vs.預錄影片/音樂、古典樂vs.流行樂、傳統vs.現代等對比,意圖藉由現場演出的巴洛克(巴赫)音樂、與哈瑟布克口中「充滿文學性」的英國華麗搖滾作曲家大衛.席維安(David Sylvian)專輯作品,證明「我們身為人類,所有情感都是相通的,若今天我們想要表達痛苦或驚嚇,也許巴赫的音樂和大衛.席維安的音樂會用很不一樣的方式表達,但他們要說的、他們所產生的效果,都會是一樣的。」

以同樣的邏輯看待劇中兩位舞者的現代舞演出、或是維吉爾所拍攝的影片,其實都是藝術家用自己的方式在呈現相同的人類情感,並在充滿衝擊的張力對比中,碰撞出新的藝術可能。正如《黑貓》男主角儘管犯下殘酷罪刑,哈瑟布克看見的卻是救贖之希望。為此,他選用了心目中「巴赫寫過最美的一首詠歎調」,讓男主角在獄中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與驚愕時,唱出BMV 19清唱劇《戰爭興起》Es erhub sich ein Streit著名旋律——「一切都得赦免了(Everything is forgiven)」,劇末也出現了天使畫面,甚至還以「新天使(New Angel)」作為《黑貓》首演時的標題。「在這個世界充滿太多醜陋罪惡的事,永不停歇的殘殺,但在另一個世界,卻有著更美好的存在——對我來說,天使就是這齣戲最重要的象徵。」哈瑟布克說。

喜愛文學改編  期待帶新作訪台

從這幾齣作品看來,不難發現哈瑟布克本人對於「文學改編」之熱愛。事實上,雖然他也曾取得作曲學位,但真正的作品不多,少數幾首創作曲目皆是和作家友人合作,其中包括兩千年辭世的著名奧地利詩人恩斯特.揚德爾(Ernst Jandl),而席維安也因其在「日本(Japan)」樂團時期充滿文學性的歌曲深受哈瑟布克喜愛,成為《黑貓》的選曲依據。

在結束與馬克維奇與斯特明格合作的第二齣作品《卡薩諾瓦變奏曲》The Giacomo Variations(電影版英文片名為Casanova Variations(註3),訪問當週正好在維也納上映,哈瑟布克掛上電話後才要去接正飛抵維也納宣傳的馬克維奇)後,三人已開始進行下一齣製作:改編貝多芬為歌德劇作《艾格蒙》譜寫的作品。在這齣以十六世紀荷蘭對抗西班牙統治的獨立運動為題材的劇作中,將保留小部分貝多芬原作樂曲,搭配大量電子音樂、大管風琴、與幾段新編音樂,預計將於二○一七年首演。哈瑟布克笑著說:「我記得你們國家音樂廳也有一架很棒的大管風琴,我十五年前曾去演出過,希望到時候還能帶著這個作品再回去演出。」

終日穿梭歷史古蹟裡的維也納人,同樣也過著現代人的生活,就像幾百年前的巴洛克、古典音樂,也和時下流行樂一樣,能貼切表達現代人的情感衝突。歷史不是只能被放在博物館裡保存,也不會是新事物的包袱——也許這樣的堅定信念,正是管風琴世家出身的馬丁.哈瑟布克那條「不一樣的路」。

註:

  1. 傳統管風琴曲目多為教會音樂。
  2. 也是2014年底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年度歌劇《納克索斯島上的阿麗雅德妮》Ariadne auf Naxos的導演。
  3. 喬柯莫.卡薩諾瓦(Giacomo Girolamo Casanova)為義大利風流作家,與莫札特同時代,因此作品中也節選不少莫札特歌劇片段,電影與舞台劇名稱各以其姓與名為題。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奧地利知名指揮,出身音樂世家,以管風琴家身分奠定其地位。

◎ 1985年成立致力於古樂器演奏的維也納學院管絃樂團,成為德國以古樂器演奏莫札特經典歌劇的第一人。

◎ 2004年起擔任洛杉磯安潔莉卡巴洛克樂團之音樂總監,近年並與美國演員約翰.馬克維奇與奧地利導演麥可.斯特明格嘗試戲劇跨域製作,作品包括《地獄喜劇》與《卡薩諾瓦變奏曲》。

◎ 1991年以《唐喬望尼》獲得布拉格之莫札特獎。在音樂上獲得的成就有奧地利科學與藝術十字勳章、匈牙利李里斯特獎等。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