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下)
專欄 Columns

系(下)

最可怕的是讀劇會嚴重影響系統其他部分的想像,例如空間。或許有人認為至少讓演員安心,但是劇場本來就是充滿危險未知的森林荒野,又不是育幼院或心理輔導室,演員如果本身不具備強大駕馭的能量,以碎嘴掩飾恐懼,如何帶領觀眾踏入黑暗。

最可怕的是讀劇會嚴重影響系統其他部分的想像,例如空間。或許有人認為至少讓演員安心,但是劇場本來就是充滿危險未知的森林荒野,又不是育幼院或心理輔導室,演員如果本身不具備強大駕馭的能量,以碎嘴掩飾恐懼,如何帶領觀眾踏入黑暗。

系,是一條繩上打三個結的紀事系統,意指系統需「繫」在一條規則上方能成立。這三個結可能是提醒自己早中晚飯後要吃降血壓的藥,可能是煎牛排的三道程序,也可能是老婆交代的三件事。劇場因繫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美學質感,或因繫法雷同,而有一樣的僵化局限。

劇本讓人安心  但劇場是危險荒野

例如時間系統中的「劇本」。選擇文本或是完成劇本,是排練流程的第一步,然後是選角,然後讀劇,排練過程當然也會修正劇本,但,這只是其中一種時間繫統的工作流程。若是不符合這流程,大多數參與製作的人會相當焦慮(不管演員、設計或製作人),彷彿製作就會完蛋。工作流程決定工作成果,這也是為何許多定本劇長得很像的原因。正因為定本,導演反而容易看不到眼前的演員,將活生生的演員硬塞入一個個角色(所謂選角),如果真看得到眼前演員,怎麼可能不想為她們設計角色、重新編輯對話和安排整齣戲的結構以安放她的位置?同樣地,設計也因為本已定只好設計出一個擔心破壞劇本理所當然的舞台。

排演《膚色的時光》中期,劇本僅完成一半時,就要求舞台設計盡快將舞台定案,不然劇本寫不完,這流程聽似荒謬,但看過《膚色的時光》演出即可明白,那是一道數學題:兩邊觀眾不能超過七分鐘沒看到活人出現,每廿到卅分鐘累計兩面舞台看到活人時間需均等。這些都會影響劇本文字量和結構。《理查三世》排練過程第一次試著讀劇,但沒讀完,覺得愚蠢又無力就停了。光是空間系統,就會讓文字意義、聲音,甚至演員的情緒發生變化,更何況身體系統的姿勢、動態也會影響,乾坐著讀劇,或是拉一個假走位,實在@#$%#……最可怕的是讀劇會嚴重影響系統其他部分的想像,例如空間。或許有人認為至少讓演員安心,但是劇場本來就是充滿危險未知的森林荒野,又不是育幼院或心理輔導室,演員如果本身不具備強大駕馭的能量,以碎嘴掩飾恐懼,如何帶領觀眾踏入黑暗。

由聲音系統看劇本,也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中文系統和英文系統差異極大,前者像韻律,後者像節奏,中文二聲變四聲就是不同字,意義當然不同,同聲字一堆,不放在韻律脈絡中,意義難呈現,因此傳統戲曲極忌諱倒字(聲音和意義系統打架),但在中文版音樂劇中卻常出現,流行歌更不用說。另外,在寫實主義出現前,東西方戲劇史的文本各自建構了聲音美感,不管是曲牌或是五步抑揚格,這也跟所謂角色和意義有著直接關聯,但當代劇本的聲音系統呢?聲音也是要訓練,之前導《南柯夢》看崑曲大師和年輕演員工作時,才意識到自己對於倒字和尖團音完全聽不出來……

因系統而變動  一切為了戲好看

系統之間勢必相互影響,不同支線之間當然會激烈的矛盾碰撞,這是好事,也是系統動能來源之一,反而更需要設計去疏導這碰撞產生的能量,例如《理查三世》置於學校教育系統和TIFA藝術節系統,就一定不同(當然這「不一樣」也牽涉到系統中演出空間和觀眾兩條支線)。《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北藝大版)並不會因為用了學生演員就不好看,更不會因為換了資深演員會更好看,年輕演員可以刺激我如何設計整個系統,同樣地,資深演員也會刺激我想些辦法整他們,這就會影響到整個系統的變動,戲的難度對兩方演員幾乎是一樣的,但前提都是盡量讓戲好看。所以,即使看過《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的朋友曾說:「如果這戲換一批演員會更好看。」我只能一笑置之,因為這戲就是屬於這批年輕人的,不一樣就是不一樣,這也是製作過程跟演員強調的,不要將自己視為學生去做戲,不要先暗自鋪陳退路,要做就要給他好看。

拉里拉雜地強調系統為劇場思考和執行模式,不僅是為了工作可以更具體,盡量避免陷入藝術概念的自溺外,最重要的是為了與一個巨大神秘的能量系統對話,而不是為了緊抓自己建構出來渺小的系統。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