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上繃好的鼓,看是否夠緊實。(楊有文 攝)
焦點專題 Focus 敲鑼打鼓的故事

清溪林製鼓廠 老師傅的創新園地

製鼓大半輩子,卻因原物料短缺、成本高漲而歇止工作的張吉祥,因為十鼓擊樂團團長謝十的邀請,重出江湖,在十鼓創設的「清溪林製鼓廠」擔負起研發創新的製鼓工作,在多年的經驗基礎上,開發鼓的更多可能,「一切都是客製化,客戶想要什麼樣的鼓,我就做給他。」每次訂單要求不同,讓張吉祥每次做鼓都有新鮮感,「我從不覺得這工作乏味。」

製鼓大半輩子,卻因原物料短缺、成本高漲而歇止工作的張吉祥,因為十鼓擊樂團團長謝十的邀請,重出江湖,在十鼓創設的「清溪林製鼓廠」擔負起研發創新的製鼓工作,在多年的經驗基礎上,開發鼓的更多可能,「一切都是客製化,客戶想要什麼樣的鼓,我就做給他。」每次訂單要求不同,讓張吉祥每次做鼓都有新鮮感,「我從不覺得這工作乏味。」

張吉祥在簡單的休息後,繼續整理牛皮的工作。平時,只要接到製鼓的訂單,他必先從牛皮開始處理,對這位投身製鼓業卅餘年的老師傅而言,鼓的根本在於頂上的那張皮。

安安靜靜的午後,十鼓擊樂團團員正準備下午公演,叮叮咚咚樂器聲點綴,偶有遊客熙攘而過,加上風拂過樹叢的蕭颯聲,迴盪在清溪林製鼓廠周遭,自成樂曲。這個製鼓廠位在台南仁德糖廠改造而成的十鼓文化園區之內,若遊客走出餐廳往演出展館而去,都會經過這擺置著幾個大鼓的寬闊空間。

「這是以鼓為主的園區,自然少不了製鼓流程的展示,也讓人了解鼓的內部樣貌與構成。」十鼓副團長楊有文稱張吉祥是台灣少有的製鼓師傅,從木頭到鼓皮皆熟悉製程,如此的技術自然要讓更多人知道,「包含水牛皮怎麼被使用。」

牛皮是音色關鍵  水牛黃牛公母大不同

這日,張吉祥在製鼓廠門外的洗手台邊細細磨刀。這彎月型的削皮刀約有六十公分,磨利後才能完成接下來的工序:削去皮厚處,使之平坦均勻。但削皮之前,必先將泡過藥劑除去黑膜的牛皮,再花上整日泡軟,才好完成這項重要的工作。每一張皮,平均得花上廿分鐘削磨,「但這已經很快了。」

「皮的厚薄,決定鼓的音色。」張吉祥稱北部的鼓音高,回聲少,聲硬,因為用的是公牛皮,皮硬;而南部鼓恰好相反,回聲長,因用的是母牛皮,皮薄。

音色依牛皮而定,然牛皮之分卻是因環境不同所致,「北部氣候潮濕,需要緊一點的皮,就要選又厚又緊的公牛。」對身處農業地區的張吉祥等南部製鼓師來說,選擇母牛皮也是自然而然,「材料取得容易。」相較於此,公牛數量少,等材料的時間長,也就影響北部製鼓的時程──必須要花很久時間才做成一個鼓;而且南北工法派別不同,南部是福州,北部是漳州。

繫上麵粉袋當作圍裙,張吉祥埋頭刨皮。兩團遊客魚貫而入,好奇觀望這簡單俐落的空間,解說員忙著介紹製鼓師傅,稱他是國家認證的國寶,接著簡單解釋製鼓流程,但有群人早圍著張吉祥問東問西,問門口掛著的唯一一張黃牛皮,也問散在地板上的白色水牛皮。張吉祥製鼓都用水牛皮,「黃牛皮太軟,禁不起撐。」

「這些皮都是進口的了吧?」一位大叔直問,張吉祥頭抬起說,沒錯;另一大姊追述:「現在台灣不養牛了,哪來的水牛呢?」這位製鼓師跟著感嘆,是啊,所以原料是問題,愈來愈缺,成本也水漲船高,「這些皮,很貴喔。」

大半輩子都在製鼓的張吉祥,從業生涯唯一一次中斷,便是「為皮所困」:「原本一個禮拜殺好幾隻牛,那時,變成幾個月殺一隻,沒有牛皮,怎麼製鼓呢?」昔日善化有屠牛廠,夜晚屠牛,牛皮一捆一捆被疊好,等著張吉祥早上來取,「那時,我們還能根據牛的年紀挑選,老牛皮黃,年輕一些皮白。」現在,他沒有太多選擇,只能要求有皮,而且要大於四十裁就好。

牛皮取得之難,源於台灣社會的轉型:隨著耕作機械化,農家不再養牛,牛隻來源減少,連屠牛場都不復,更別說其他利用。約莫民國九十二年,張吉祥便收起行頭,將工具全都放在古董行,任其處理,自己回家帶孩子,當起「家庭煮夫」。

製鼓大半輩子  原物料短缺忍痛歇止

一九五三年出生的張吉祥一退伍,就跟著姊夫學製鼓。彼時,他的姊夫開了個樂器工廠,有兩個部門,約廿人的規模,專門製作國樂器,鼓自然包含在內,「那個時候這行算不錯,還能外銷,我們的鼓會外銷到泰國,因為他們佛教國家許多廟宇需要用鼓。」但姊夫兄弟後來分家,加上姊夫年紀大,便將棒子交給張吉祥,他遂承接了這間工廠與這份專業。

如同許多沒沒無聞的匠人,張吉祥的工廠沒有名字,他自己也無名號,做好的鼓就送到商店,由店家與消費者交易。他的客戶就是這些商店。圈內只知道台南永康有個做鼓的地方,去那邊叫貨。而他每日也在製鼓與客戶間奔忙,跨過了卅餘年歲月。

「鼓不是消耗品,即使做外銷,也難以大量。」張吉祥回憶道,一九八、九○年代,中國開始發展起來後,搶奪了外銷市場,甚至台商採購中國的鼓回台傾售,想要賣給鼓商,「那時還無法金錢交流,錢帶不進來,就買鼓回台灣賣。」即使台灣鼓品質較好,但競爭變大,更別說中國那邊學得很快。

一路走來諸多困難,但張吉祥語氣淡然,對他來說,原物料缺乏始終如梗在懷,「現在水牛皮和十年前相比,漲了四倍。」談起皮,總是有點痛。

木料也難。為了水土保持,台灣現在嚴禁伐木,製作鼓桶的木材多來自印尼,單價也上漲。「木頭要是硬木,我們都用紫心木,有時也用楠木。」談起木料,張吉祥顯得不那麼有信心,即使過去學製鼓得從刨木開始,但來到清溪林後,鼓桶都委外製作,他只需專注完成鼓皮與隨後的工序。而來訪遊客大多見到他進行這個工作,因此問題多環繞在木材上,他笑說沒有那麼確定,偶爾遇到行家還會被糾正,十分不好意思。

十鼓邀至清溪林  研發創新製鼓技術

能和消費者或一般人直接面對面說製鼓,約莫也是過去無法想像的。

因原物料限制而放棄製鼓的張吉祥,在二○○七年受十鼓擊樂團團長謝十之邀,來到清溪林。

成立於一九九九年的「清溪林」是全台灣第一個以創新台灣鼓樂樂器研發為志向的樂器行,據稱無論是傳統鼓的改良設計或是台灣特殊鼓型的設計,都源於他們的研發技術。十鼓文化園區內的鼓博物館,便陳列當時創造出的各種形狀的鼓,三角形或多邊型,琳琅滿目。

「清溪是團長謝十父親的名字。」楊有文解釋,為了紀念父親,謝十以此為名,加上「林」表木材之意,這是鼓的材料構成。

二○○○年之前,尤是社團的十鼓已經發現台灣的鼓都是民俗用鼓,或是國樂團演出的鼓,不符他們需要。楊有文解釋,國樂團的鼓屬於配角,即使是有音階的排鼓都自中國進口,「台灣自己製作不符合成本,光開模就划不來。」

對強調鼓的音樂性的十鼓來說,更難找到可用的鼓,「那時我們總訂不到想要的音色,乾脆自己成立製鼓廠。」楊有文說,最後甚至自己研發自己的排鼓,與美國與台灣廠共同製造。

因為自行製鼓是如此重要,於是成立製鼓廠,也需要一個可信任、手藝好,真正懂鼓的製鼓師。過去曾經合作的張吉祥,便成為首選。本已收山的他在十鼓幾番遊說後應允,於是將寄放在古董行的器具都搬了進來,繼續製鼓生涯。

從經營工廠、什麼都得張羅的老闆,轉成為被聘僱的製鼓師傅,改變說大不大,除了省卻處理瑣事的功夫外,張吉祥仍然製作他的鼓,這次,更為專注,更能發揮,也更投入。「一切都是客製化,客戶想要什麼樣的鼓,我就做給他。」十鼓樂團的鼓不用說,團員們到學校教學而生的需求,他要滿足,這次八張訂單大多來自學校,這是過往不曾接觸的客群,「客戶變多了。」甚至還外銷加拿大、美國、新加坡等國家。

因為客製化,每次訂單要求不同,讓他每次做鼓都有新鮮感,「我從不覺得這工作乏味。」

製鼓工藝傳承難  「就留給老闆去擔心。」

說著說著,展演館場持續傳來調音聲音,張吉祥一邊敲鼓解釋鼓的音頻,一邊往外一指:「如果鼓鬆了,聲音跑掉,我都聽得出來,就會維修、換鼓皮。」他進一步解釋,鼓的鬆緊影響音高,樂團的鼓有高中低音差別,他換了較緊的鼓皮,音就會變高,那麼原本高音與中音就會往下一階變中低音,如此汰換用鼓。

「以前他們的鼓常壞,但我來之後,鼓都沒壞過,最多就是換皮。」張吉祥開玩笑說,這就是製鼓這行難以活絡的原因,「有次,一個學校的鼓送來換皮,我一看,從完成到現在經過了九年,才要換皮。這樣怎麼會賺錢?」弔詭的是,正因為匠人手藝巧,成品品質好,汰換機率少,讓製鼓這行青黃不接,沒有傳人。獨自一人在廠區工作的張吉祥,曾經有兩個徒弟,一個說要回去讀書,一個稱沒興趣,兩人沒做多久就放棄,他也不能說什麼。畢竟,學徒花上九個月削皮,做小鼓,有一搭沒一搭的訂單會讓人看不到前景,經濟來源就是問題。「其中一個徒弟說將來自己開店做老闆,我說鼓會用很久,怎麼能夠撐起一個工廠?他就嚇壞了。」

但即使張吉祥手藝無法傳下去,台灣還是需要製鼓的技藝,仍是需要傳人。老師傅輕輕笑著:「就留給老闆去擔心。」

張吉祥也想要像清溪林過去一樣,做出多種樣貌的鼓,也想要創造更多可能,只是一個人應付訂單,總顯得吃力,便無暇顧及其他。即使他的作品耐打,品質好,但他仍不滿足,期盼自己能做出最理想的鼓出來。

「你心中理想的鼓是什麼?」張吉祥想了想,笑了出來:「一個不會鬆掉的鼓。」聽來簡單,但在台灣這樣潮溼氣候下,這全無可能。於是,這位製鼓師傅只能想望,非常簡單卻又困難的想望。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