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場是最後一個讓我們說故事的場域,在這裡你有全然的自由成就這個說故事的藝術。所以請在這個自由仍然存在的當下,盡情發揮與享受這自由,這(歐斯特麥耶)

真的是依依不捨地送了十一月,真的。

因為在上個月,各式演出的節目之精采,實在不是短短地幾百字能夠形容。從兩廳院主辦的 「德國狂潮」到廣場藝術節、與明華園合辦的歌仔戲《何仙姑》、北藝大的莎劇《威尼斯商人》、創作社的《不三不四到台灣》、還有新象文教基金會遠從天際邀約 而來的高亢雄音《蒙古—草原傳奇》……不勝枚舉,令人目不暇給。

雖然本刊之前已經做過不少介紹,但對於親臨現場欣賞演出的讀者來 說,都還是 會與我們有著相同的感覺:那種震撼與體會,仍是無法用文字或照片全然表達清楚。因為這就是「表演藝術」的迷人之處,你必須成為觀眾、必須成為演出的一部 分、必須與表演者一起完成表演藝術創作的最後一步—謝幕!表演藝術和其他藝術創作之不同,也在於此,觀眾是完整藝術創作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為,它 是「消逝中的藝術」。

其實,由身為劇場人到出版人再轉為媒體人,我發現新聞工作也一樣,也是帶著某種「消逝中」的悲劇性格,雖然我們的某 部 分工作是在發掘、在記錄。記得一位老記者曾笑著跟我說:「今天早上再了不起的頭版新聞,到了明天,還是逃不掉被人拿去包便當的命運」但同樣地,這也是新聞 工作的迷人之處。它與其他文字工作的差異、與表演藝術相同的也是:讀者/觀眾的參與程度。編輯部最小的心願就是:您看完我們的介紹,買了票、走進劇院、被 一場演出所感動,或甚至決定日後參與演出創作。香港導演林奕華說:在劇場裡、在兩個小時黑暗不說話的時空中,他希望幫觀眾設計跟建構一個自我對話的過程。 而我想我們的工作就是:成為你與自我對話過程開始的那個推手,當然,也可能還涵蓋著之後的「心理分析的輔助」角色吧!

既然要做到稱職的 「心 理分析輔助」,就是要協助您能更了解你所看的表演。本期編輯部就特別針對了剛閉幕也是最熱門的獨角、獨幕、無對白的劇作《點歌時間》,做了演出中收音機音 樂的解碼分析。而針對在欣賞之餘、還想更進一步創作的讀者,我們也趁著導演歐斯特麥耶來台的機會,請他為台灣的戲劇工作者推薦十部當代劇作家的優秀劇作 (如右列),希望能藉由本期的披露,能為台灣的戲劇界發掘更多好的文本,創造更多可能。

可是,表演工作者的創意只限在劇場內嗎?當然不是!本期「藝活誌」也乘著耶誕氣息,帶您走進藝術家的廚房,告訴您藝術工作者在餐桌上豐富的表情與想像,盼讀者日後再享用美食之前,也知道如何應用生活美學,讓「吃」也成為一種「消逝中的藝術」。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德國劇場導演歐斯特麥耶推薦的十部當代優秀劇作

Jon Fosse

Der Name(1998年易卜生獎、2000年内思特洛伊戲劇獎最佳劇作家)

Traum im Herbst

Sahrah Kane 莎拉.肯恩

Blasted

Crave

Cleansed

Mark Ravenhill

Shopping and Fucking

Product

Marius von Mayenburg

Feuergesicht

Eldorado

Das kalte Kind

Caryl Churchill  卡瑞.邱琪兒

A Number

Far away

Drunk enough to say I love you ?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