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吳大學松怡廳(東吳大學音樂系 提供)
焦點專題(二) Focus 休館為了走更遠.國家音樂廳「微整型」/延伸探索

表演藝術「重鎮」 音樂場地何處尋?

檢視大台北地區的專業音樂廳

當兩廳院幾年前宣布將展開閉館維修計畫時,就在台北音樂圈激起陣陣漣漪:國家音樂廳與演奏廳不開,還有哪些專業音樂廳可用?回頭檢視台北這個大都會,說是台灣的表演藝術重鎮,但真正合格堪用、租用價格與地利適合的音樂廳,卻是屈指可數……

當兩廳院幾年前宣布將展開閉館維修計畫時,就在台北音樂圈激起陣陣漣漪:國家音樂廳與演奏廳不開,還有哪些專業音樂廳可用?回頭檢視台北這個大都會,說是台灣的表演藝術重鎮,但真正合格堪用、租用價格與地利適合的音樂廳,卻是屈指可數……

全球表演藝術興盛的大都會,都有足夠的大、中、小型專業音樂廳因應各種不同類型的演出。有容納將近兩千人的大型音樂廳因應大型管絃樂團,可容納一千左右的中型音樂廳適合十多人的絃樂團或大型的室內樂團,也有可容納五百人以下的小型音樂廳適合小型室內樂團與獨奏的演出。反觀台北,二○一四年,信義計畫區的中信大樓因經營者易主,隸屬中信大樓的新舞台為了避免遭到拆除,迫使台北市文化局以「文化景觀」條例封館之後,台北市中心頓失一個中型音樂廳,讓許多音樂表演團隊失去重要的演出場地,中大型音樂廳只剩下台北國家音樂廳與中山堂,因此二○一五年六月至九月底台北國家音樂廳休館整修後,音樂家、樂團幾乎無處可去。

除了國家音樂廳  我們還有什麼?

台北國家音樂廳的音響,比起世界許多著名的音樂廳來可說是毫不遜色,在此演奏過的外國音樂家也都稱讚不已,已故的知名音響學家林宜勝先生更是稱讚音樂廳椅座下的冷氣口,讓場內的溫度平均,是非常聰明的設計。演奏廳的空間與音響設計非常適合六人以下的室內樂演出,聲音平均的傳達更勝於音樂廳。這種種絕妙的設計,可以看出當年執政者要讓台北成為東亞表演藝術文化政重鎮的企圖心。但是這廿多年來,公部門所蓋的表演廳,卻都以多功能為主,在台北市中心除了中山堂與已經封館的新舞台可堪使用,其餘都不利十五人以上的樂團演出。

隸屬於台北市政府的中山堂建於日治時期,是作為開會與宴客之用的場館。光復之後,更名為中山堂,內部的「大集會場」更名為中正廳,曾經是召開國民大會的會堂、電影院,也有音樂會的演出。在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爭取下,重新整修為一千個座位的中型專業音樂廳,非常適合十多人的樂團演出,尤其是絃樂在該廳,聲音猶如黃金般的璀璨。巴洛克風格的「大宴會場」更名為光復廳,可容納約兩百多人,是許多音樂家與表演團體稱讚的場所,屬於環狀的中庭設計,樂團或是音樂家演出時,聽眾可以在一樓與二樓環繞著表演者,聲響與視覺效果一流,非常適合室內樂演出,可惜的是該廳沒有座椅,要由演出單位自己租借與排椅子。適逢抗戰七十周年慶,今年十一月,台北市政府不外借中山堂所有的場地,即使表演團體已經申請到,都被要求收回,讓今年下半年的場地困境,雪上加霜。

台北向來以國際大都會自居,但是專業音樂廳的不足,遭人詬病。新北市政府蓋了自以為可以滿足各種表演形式的多功能演藝廳,殊不知這樣的演藝廳只能開會與舉辦頒獎典禮,無論是戲劇或音樂演出,都是不堪使用的,如新北市的板橋多功能演藝廳,先不評論音響效果,基本的隔音設備之不足都有待討論,曾有俄國鋼琴家在此演出時,聽眾還聽到別樓層唱卡拉OK的聲音。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是新北市公家演藝廳中較好的一個,但是交通的不便利性,使愛樂者不易到達,因此音樂主辦單位也就興趣缺缺。

環境、租金、地點  都令愛樂者卻步

位於蘆洲的功學社音樂廳,再次擦亮了功學社這個台灣樂器製造商與經銷商的金字招牌。這個音樂廳的專業性不容置疑,其音響效果與場地管理媲美國家音樂廳,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租借費用平易近人。可惜座位數只有四百零三席,加上下捷運之後還要轉公車,因此成為音樂主辦單位在市中心尋找不到場地時的第二選擇。

所有音樂廳中,以座位數來算,租借費用最高的為四百個座位的松菸誠品音樂廳,晚間時段租金五萬多,許多民間音樂團體無法負荷。松菸誠品是台北市政府BOT所蓋的音樂廳,打著「文創」的口號,理應友善地對待文化工作者,但是高昂的租金,迫使主辦單位必須提高票價,如此一來,昂貴的票價,更令真正喜愛音樂的愛樂者卻步,因而毀掉推廣古典音樂的美意與社會責任。昂貴的音樂廳還有私人的台灣工業銀行音樂廳,兩百五十個座位,一個音樂會時段加上排練租金高達六萬元,位於內湖地處偏遠,一般而言,演出單位也會不列入考慮。

在台北市外圍的音樂廳中,位於關渡的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與外雙溪東吳大學松怡廳都是四、五百人座位數的小而美音樂廳,但是地處偏遠,只有非聽不可的音樂家或樂團,才會讓習慣活動於市區的聽眾,願意花上超過半小時以上車程到此一聽。

最遺憾的是,北市交爭取忠孝東路與中山南路交叉口的舊台北市議會為該團音樂廳一事破局,雖然最後可能以定址近基隆河畔的花博公園為彌補,但是兩地無論交通的便利性或是地處的象徵性,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落差,原本愛樂者期待舊市議會翻新成為新的表演藝術場域,彌補大型專業音樂廳之不足,進而成為新文化地標,讓台北成為世界表演藝術的重鎮,但是隨著此案破局,令不少業界人士再度扼腕。台北的音樂表演何處去?至今還是個難解的問題。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