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豪杰表示:「我們花很多時間學藝術分析、藝術史甚至導演。舞台設計須從整體觀想,而非拘泥視覺可見的形式。」圖為他設計的《理查三世》。(陳又維 攝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空間先決! 超限德國舞台設計/成功之鑰

分工專業有保障 為創意打下堅實基底

德國技術劇場觀察

談及當代世界劇場時,德國總會獨立一塊出來。實驗性的獨特演繹美學、次文化身體與空間、新文本與多元族群互映、機關繁複的壯觀舞台,在在讓德國成為觀眾聚焦之處。德國劇場為何發展至此?幕後又有哪些軟、硬體設備支撐他們不斷打破傳統疆界,創新劇場實驗?本文以舞台設計與技術為圓心,專訪德國慕尼黑美術學院畢業的高豪杰及柏林工業大學畢業的陳成婷,由兩位舞台設計之眼,看德國劇場強盛之因。

談及當代世界劇場時,德國總會獨立一塊出來。實驗性的獨特演繹美學、次文化身體與空間、新文本與多元族群互映、機關繁複的壯觀舞台,在在讓德國成為觀眾聚焦之處。德國劇場為何發展至此?幕後又有哪些軟、硬體設備支撐他們不斷打破傳統疆界,創新劇場實驗?本文以舞台設計與技術為圓心,專訪德國慕尼黑美術學院畢業的高豪杰及柏林工業大學畢業的陳成婷,由兩位舞台設計之眼,看德國劇場強盛之因。

德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至少一座市立劇院,劇院底下有劇、舞及樂團,擁有自製能力並以季為單位規畫節目。一線城市如柏林、漢堡的國營劇院早已揚名天下,是歐陸劇場指標性演出單位。雖有批評聲浪認為缺乏流動和新血注入的市立劇院系統即將消亡,但也有人認為優秀的藝術總監能讓劇院續命,為劇場注入活血。

國家補助、私人贊助及自力營收是支撐德國劇場蓬勃發展鐵三角,國營劇場收入約七成來自國家補助。畢業於慕尼黑美術學院的舞台設計高豪杰說,他曾工作過的伏萊堡劇院,以人口來說只是德國三線城市,但劇院規模卻比台北國家劇院還要大,「主要還是市場夠大,才能養這麼多劇院,演這麼多節目。便於快速拆裝的舞台機關、存放大型布景的劇院後台、足夠的工班以免超時工作,這些都需要錢。」

分工仔細專業成熟  是劇場工作者的天堂

國立劇院由一年一聘的行政總監及戲劇總監掌管全局。行政總監通常來自企業界,負責管錢;藝術總監則通常由歐陸知名導演擔任,安排節目、排定年度製作方針。雙總監必須經市議會任命並接受質詢。行政及藝術總監之外,導演、演員等創作職也都是約聘制,行政及技術人員則是終生職公務員,加上舞、樂團各自的藝術總監及舞者、樂手等,規模龐大但分工明確。以舞台技術為例,劇院通常有一專門管設備的高階主管、一位專門的技術指導、一位只跟設計及工班工作的工廠負責人,還有帶領工人拆裝台的資深工頭。又如劇院服裝部,細分為金工、鞋子、帽子、化妝、假髮及特殊效果等部,各有兩位以上的專職技工負責。不同於台灣,德國的舞台監督只是站在高處觀全大局,小事大家自行負責,高豪杰說:「舞監不是保姆,每個專業人員的獨立決策能力才是重點。」

市立劇院正職技術人員與設計師,都享有完整社會福利、保險退休金與失業救濟金的補助,加上職災與工作傷害的保護機制,大大幫助了劇場技術與相關人員的專業化。由於工會制度完整,上下班時間固定,雖然每逢演出上班時數會彈性調整,但並非無上限的責任制,不熬夜不超時,也讓劇場工作者更有保障,促進了德國劇場環境的進步。畢業於柏林工業大學的陳成婷指出,「在德國,畢業後去工作仲介所登記資料便可享有媒合經紀的服務,雖然不見得登記就有工作,但對他們來說,這是國民的基本權利。」雖然稅收較重但福利好、退稅多,來往劇院通勤交通費,甚至找工作的交通、住宿費都有管道可申報,「難怪大家會說德國是劇場工作者的天堂。」高豪杰說。

此外,由於劇院演出多是重複搬演之定目劇,各部門資料詳細,所有細節妥善規劃及安排,隨時因應狀況拆卸或倉儲。開排第一天,各設計早已定稿,演員在平台拼湊出的等比例舞台排戲,穿服裝間選搭的替代服裝,甚至可以直接上劇院舞台排練。演出前,裝台時間至少一週,彩排後休息一天才首演。反觀台灣習慣裝台壓縮三天內,甚至下午彩排、晚上首演已是常態。雖然設備和技術多年來皆有相當程度的提升,人才也十分充沛,但製作相關流程、規範及基本薪資卻停滯不前,是台灣劇場工作者及相關單位必須共同面對之難題。

德國劇場教育  重視個人思考及創意激發

七○年代德國冒出了一群以舞台為主、設計出身的導演,他們帶進整體劇場新觀念,對當代德國劇場教育影響重大。在德國,舞台和服裝設計通常放在同一專業下教授,舞台技術則有專門的技術學校。特別的是,他們並無燈光設計學校可讀,燈光設計大都由導演發想(或與空間視覺統籌共同決定),執行則交給劇院專職的燈光技術部門,甚至由該部門負責人直接擔任設計,燈光技術人員則由擁有電工與照明技師證照的專業人員擔任。

陳成婷認為,台灣劇場教育大多橫向移植英美,又縱向繼承傳統戲曲科班對紮實基本功的重視。因此,台灣的舞台設計不但要會設計,更須強大執行能力,以及因應人力、經費短缺,靈活應變的彈性。德國的劇場教育,一方面由於國立劇院有完整技術部門協助執行舞台製作,加上對職人專業之尊重及技術、設計分別有專業院校可供修習,舞台設計不必然具備木工、繪景製作或搭景技能,而能更重視個人獨特思考及創意激發。

高豪杰表示,學校教育對他影響深遠,「我們花很多時間學藝術分析、藝術史甚至導演。舞台設計須從整體觀想,而非拘泥視覺可見的形式。」因此,當和王嘉明等創作型導演合作時,更能從空間映照文本,思考專屬此刻、此地的當代性。陳成婷說:「在團體創作過程中不斷討論、協調,又不輕易犧牲個人美學選擇,目標明確而自信,是多數我接觸到的德國劇場設計師共同特質。」

德國舞台美學  其實就是生活

高豪杰強調,「戲劇顧問」是德國劇場之所以能獨樹一格的關鍵角色。假如要做《理查三世》,戲劇顧問會找出當今世上所有重要的《理查三世》文獻與影像,推演每段對話及空間關係,告訴你《理查三世》跟停車場有什麼關聯,為什麼舞台要在停車場而非超級市場,「他們會進排練場、參與設計會議甚至推翻你的設計,基本上他們把全部都想好了只是不會做,和導演是一體兩面,但整排他們就會消失,不再發言。」

堅持與現實社會同步,是大家對德國當代劇場的第一印象。從愛因斯坦、華格納、歌德到維根斯坦,從傳統工藝、西方古典樂到哲學,德國當代劇場早已不只跨界,展覽、多媒體、影像或空間設計,通通都能入戲。舞台設計不拘泥於繪圖、雕塑或木工,更聚焦於身體之於社會的空間操作策略。「我認為當代德國設計的重點是『減法』。空間與邏輯都是一條線,反覆嘗試、考量,修剪多餘枝節之後,剩下那個最強烈意念就是最合宜的。」陳成婷說,「當第一眼看到柏林的建築與街道,原來,讓我無比驚豔的舞台美學,其實就是生活。」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