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樂團音樂總監閻惠昌自二○一三接任,即強調:「臺灣國樂團是全台灣的,不是某個城市的,所以它的舞台是寬闊的。」於是今年推出「超樂系列」、「臺灣真美系列」、「演奏家系列」、「深耕系列」與「迴音系列」等,其中「演奏家系列」為樂團演奏家搭建個人展演平台、「深耕系列」著力於青年人才的培養、「臺灣真美系列」為深度強化台灣原創曲目的企畫……讓台灣的好聲音,可以被更多樂迷聽見!
臺灣國樂團(簡稱NCO)成立至今,邁入第卅一個年頭,其前身為一九八四年教育部成立之「國立藝專實驗國樂團」,中間歷經數次變革後,於二○一二年五月因應文化部成立,正式更名為「臺灣國樂團」,隸屬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該團有個特別的現象,即是目前樂團沒有設置專任指揮,音樂會演出時除了邀請客席指揮負責專場音樂會的呈現,也由副指揮擔綱此職。直到二○一三年正式委聘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擔任音樂總監與指揮,為樂團引進不一樣的氣息。
為觀眾帶來台灣的樂音
閻惠昌上任時剛巧遇上NCO更名,讓他感受到「『臺灣國樂團』這五個字更加清楚地奠定臺灣國樂團跟其他樂團不同的地方,臺灣國樂團是全台灣的,不是某個城市的,所以它的舞台是寬闊的。」依憑如此的寬度與廣度,開啟了NCO新一頁的光景。像是二○一五年樂季「彈指之間」,就將節目類別分為「超樂系列」、「臺灣真美系列」、「演奏家系列」、「深耕系列」與「迴音系列」,其中「演奏家系列」為今年推出的新企畫,目的在於為樂團演奏家搭建個人展演平台,於國家音樂廳演奏廳舉辦專場音樂會,讓台灣的觀眾看得見、聽得見樂團演奏家的音樂丰采。今年兩場將由揚琴首席林明慧於十月帶來「揚琴的異想世界」,及柳琴、小阮首席劉寶琇於十一月呈現「與NCO的31琴緣」,為樂團邁入卅一年獻上祝福。
今年上半年透過「簧的世界」、「擊速颷樂」等音樂會打開國際的視野,像「簧的世界」不但有中國的笙、還可以看到西方的管風琴一起對話,在文化上有更廣的視野與更深的作用。
「深耕系列」則著力於青年人才的培養,緣於閻惠昌感受到當前台灣的青年音樂人才有相當大的潛力與質地,然而卻苦於沒有適當的平台展現才華。於是近幾年規劃了一系列青年演奏家、指揮家、作曲家的相關人才培育計畫,包括在樂季音樂會中試圖用國樂敘述台灣的故事,讓國樂新秀的表現能藉由這樣的管道更被聚焦看見。相關的平台包括「好聲音」計畫,此計畫以分門別類的方式輪流舉辦一系列的「好聲音」器樂協奏大賽,先後有「嗩吶好聲音」、「絕世好笙音」及今年六月甫結束的「琵琶好聲音」等以嗩吶、笙、琵琶等項目為對象的協奏比賽。
過程中,除了透過媒體製作深度報導,青少年也有機會跟國家級樂團合作,展現高超的技藝與情感張力。獲選者在協奏比賽音樂會中可以表現其才華並演出高強度的音樂,讓觀眾在觀賞時也能獲得心靈上的提升,而演奏家透過與樂團的對話,也讓觀眾可以看到樂團演奏家們表現出音樂上的自豪與雍容。因此不單只是協奏者個人的技藝展現,對樂團整體而論更是一種雙向的收穫。
「臺灣真美系列」為深度強化台灣原創曲目的企畫,七月「錢南章《十二生肖》」音樂會,NCO與台北愛樂合唱團及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鄭立彬合作,將中國神話融合國樂與人聲合唱,並加入戲劇元素。接著,十月將帶來國樂創作徵曲比賽「從太魯閣到敦煌」,將台灣太魯閣顯性地貌的峽谷與湍流不息的溪水,以及豐厚的原住民文化、先輩開山闢土建了工程艱鉅的中部橫貫公路等精神歌頌出來,並與敦煌文物有著文化上的聯繫。音樂會特邀大提琴家張正傑、原住民女聲阿穆依.穌路合作,而二○一五年琵琶好聲音的優勝者梁家寧也將在此推介。除了安排了中國作曲家的作品外,也有命題式的作曲徵稿,為青年作曲家建立創作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此場音樂會搭配科技講述台灣的故事,曲目方面也有潘皇龍、張瓊英等老中青不同世代作曲家的傳承與展現。
國樂人才培育即將呈現成果
閻惠昌指出,這幾年在國際間,尤其是國樂發展方面碰到了指揮人才不足的瓶頸問題,以台灣來說,近年在作曲家、樂器改革等方面都呈現了嶄新氣象,但指揮相關的人才則有點缺乏。於是他將任職香港中樂團時推出的國樂指揮研習營、大師班等培育計畫帶來NCO,透過這些相關活動的舉辦,將專業樂團的經驗傳承給年輕人,讓他們在過程中能更快速成長。他說:「我深信在國樂的發展中,決定樂團方向最重要的人選是指揮家。」一位指揮家的地位如同軍隊的將軍一般,需要負責訓練一個部隊,包括使用的戰術、使用的武器的決策,因此高水準指揮的培育相當重要。
此外,閻惠昌也提到,一位良好的指揮,必須同時具備精湛的指揮技術與非常好的交際能力。關於交際能力,因為指揮家需要與「人」打交道,他的樂器就是人,事實上音樂是需要得到社會認同的藝術,所以指揮必須學著與社會各界的人溝通,並盡力結交愛樂人士以便支持國樂的發展。於是指揮所須的全能型人才,不單只限於目前著重的音樂修養、國樂基本技術等面向,更多的要靠先天的天分與後天對人際關係的學習,才能擔當起帶領樂團開疆拓土、開闢國樂新天地的責任。
他認為:「一位國樂指揮最好對國樂有非常深的認識,或對傳統樂器有一定的掌握,也對中華文化五千年的傳統有某種層面之鑽研與積累,這些都是國樂指揮與西樂指揮不同的地方。」而當今的國樂指揮不單只指揮國樂,也須指揮西樂、交響樂團、歌劇等其他音樂類型,其任務已不只限於國樂器、國樂團而已,更要對世界音樂、西方交響樂、流行樂、電子樂等廣泛涉略,方才符合當今所須的國樂指揮人才之標的。因此七月中,在宜蘭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辦了為期一週的「國樂指揮研習營」,讓全世界的青年指揮來宜蘭的傳藝中心進行深造,經由篩選產生出十二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指揮家,如台灣、香港、馬來西亞等,將在十一月帶來「指樂飛揚——指揮成果發表音樂會」,為觀眾獻上高水準的指揮培訓成果。
你不可錯過的NCO強檔
十二月「觀易賞樂Ⅱ」邀請到易經大師劉君祖合作,將中國古老的易經文化與音樂連結,讓觀眾能透過這場音樂會對易經文化有所認識。現場除了邀請到劉君祖替大家卜掛,也邀請到中國笙演奏家翁鎮發來演呈現德國作曲家Enjott Schneider創作、於此場音樂會世界首演的笙協奏曲《易》。同時笛子演奏家劉貞伶將演奏台灣青年作曲家陸橒的作品《山.樂》,另也安排了馬來西亞作曲家鍾啟榮的作品《尋風》、大師彭修文的《流水操》,並邀請台灣新生代作曲家劉韋志創作《雷》。演出亦結合多媒體,以科技來展示音樂,屆時國家音樂廳舞台將呈現特別的裝置,樂團排列也將有特殊的規劃。
十月「框外的油彩」將由副指揮陳炫合帶領NCO出發巡演,將在苗栗的苗北藝文中心舉行,目的在於藉由演出達到全國音樂巡禮,在不同的地方為觀眾獻上國家級演出。(楊懿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