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業界人士對中國音樂劇的未來市場信心滿滿,甚至天橋藝術中心也打造成專門的音樂劇演出場地,企圖結合其他約五十所劇院,營造「華人百老匯」的聲勢,但就實際市場表現來看,仍以引入原版經典劇的演出票房較為亮眼,翻譯中文版則面臨能否跨越語言、文化藩籬的諸多挑戰,而原創劇目仍難脫「話劇+唱」模式,讓觀眾頗為遲疑。
「中國音樂劇市場已經進入了爆發前期!」今年六、七月間,宛若嗅到音樂劇商機無限、信心滿滿的中國大陸業界人士,再度發出如此「豪語」。音樂劇以其席捲式的市場吸金能力,長期成為中國演藝市場的熱門焦點,業界甚至樂觀預估,未來中國音樂劇具有超過兩百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市場空間。
打造「華人百老匯」 期待市場「井噴」
放眼當時,挾著好萊塢經典愛情電影《第六感生死戀》的聲勢,五至八月登陸的英國原版音樂劇《人鬼情未了》(中國譯名),在深圳、北京、上海、重慶等地均造成轟動;躍躍欲試、即將登場,則有風靡全球的《歌劇魅影》(陸譯《劇場魅影》),十一月廿日將擔綱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落成的開幕大戲,廣州、北京兩地共計一百零四場演出,投資規模超過六千萬元,一舉刷新中國音樂劇行業的紀錄。十餘年前《歌劇魅影》初次現身中國,卻未能在北京登場,主因即在於劇場設施未能達到演出需求;天橋藝術中心的主劇場結構,專為此次引進《歌劇魅影》而量身訂做,未來亦可適應任何其他音樂劇的進駐上演。
兩岸演藝界念茲在茲的「華人百老匯」,這回換到來勢洶洶的天橋藝術中心,高舉著打造「中國百老匯」的旗號。目前天橋地區已聚集十四個劇場,包括天橋劇場、湖廣會館、北京工人俱樂部、新國家話劇院等,劇場密度冠於北京市;未來超過卅個演出劇場也將陸續落成,構成為數約五十個的劇院群,以美國「百老匯大街」自我期許。
但事實上,《北京道略演藝產業研究中心二○一四年報》的數據顯示,結束前兩年連續上揚的趨勢,去年中國音樂劇演出票房1.57億元,較前年下滑34%;多年來等待著中國音樂劇市場呈現「井噴」未果,也讓「中國音樂劇崛起還需要多久?」、「如何釋放音樂劇消費者潛力」等聲音紛紛出籠。
二○一五年上半年音樂劇市場的表現,經道略演藝研究中心統計分析,音樂劇票房較去年同期增長28.7%(9375.6萬元),觀眾更激增37.3%(52.12萬人次)。但究竟此為逐步邁向「全面爆發」的前兆,或僅僅是「逢低反彈」呢?
○八年風潮崛起 音樂劇成市場贏家
回顧音樂劇在中國發展的歷程,二○○八年是個不可不提的年份,那一年《貓》、《灰姑娘》、《髮膠星夢》(台譯《髮膠明星夢》)及《阿依達》四齣音樂劇接力上演,除《貓》平均賣座八成外,其餘都鎩羽而歸;但嘗到甜頭的業界人士開始涉足音樂劇市場,不僅市場規模年年以20%增長,有國際口碑的大型音樂劇登陸,上座率也都由八成起跳。
音樂劇在中國各地漸成炙手可熱,今年春節前一個半月內,北京演出市場幾乎全是音樂劇的天下,《愛上鄧麗君》、《爺們兒.三》、《三隻小豬》及《番茄不簡單》等原創音樂劇,不僅讓觀眾目不暇給,更讓其他類型的演出節目豔羨不已。
但也有冷眼旁觀的業者面對此一「榮景」,直言不諱地說:「中國缺乏音樂劇傳統,市場再熱鬧也是少數人的時尚,甚至很多人還分不清音樂劇與歌劇。」並非所有國際引進的原版音樂劇都是印鈔機,「原創」、「本土化」也顯然不是藥到病除的救市「明牌」。
中文版挑戰接地氣 原創難脫「話劇+唱」
中國音樂劇製作至今已形成「引進原版」、「改編中文版」及「原創音樂劇」三大類型,但各自有發展瓶頸。先談談原版引進音樂劇,由於成本高昂,導致票價居高不下,不僅考驗演出商的判斷眼光,語言障礙也讓觀眾必須邊看演出、邊盯著字幕,造成「適應」上的問題。
改編中文版乍看之下,是種折衷、討喜的商業模式,畢竟百老匯八成作品乃是錯誤嘗試、賠錢收場,「中文版規避了原創的風險」。改以本土化面貌搬上舞台的經典音樂劇,看似更能吸引當地觀眾的同時,但票價的「心理定位」也被拉低不少;翻譯後的音樂劇也面臨著能否「接地氣」,跨越語言、文化藩籬的諸多挑戰。
至於中國的原創音樂劇,則始終擺脫不了為人詬病的「話劇+唱」模式,音樂方面往往由「晚會」般的小編制樂手組合上陣,甚至直接拿電子音樂充數,而演員一旦顧著演、就顧不上唱。比起「原版」、「中文版」的國際範例,市場、觀眾對原創音樂劇的接受度就顯得較為遲疑,無論創作者、消費者雙方均仍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二○一四年中國音樂劇整體表現下滑,主因在於高質量、高人氣的國際經典音樂劇,原版引進或改以中文版登場的演出減少,卻也再度突顯音樂劇消費人口基礎薄弱,缺乏長期、有效的觀眾培育機制。今年上半年的回溫,中國全國引進音樂劇演出達九十五場,票房收入占整體的39%,再度體現出市場「過度依賴原版引進」。
今年上半年中國共演出原創音樂劇四十齣、場次達五百八十四場,占整體的63.6%,但當中廿二齣、55%演出不到十場,僅有七齣半年的票房收益已過百萬元,業者也歸納出原創音樂劇「精品不多、缺乏活力後勁」的結論。
找到中國人的說故事方式 觀眾才會買單
摩拳擦掌、引進《歌劇魅影》的「四海一家」,為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近年來先後成功製作《貓》、《媽媽咪呀》等西方經典音樂劇中文版,累積豐富的市場營運、推廣經驗。在四海一家總經理田元眼中,中國國內音樂劇其實不缺市場,缺乏的是正確的發展模式及專業的團隊。
但另一方面,「內容為王」加上「用中國人講故事方式,吸引中國觀眾走進劇場」,則成為各界替中國音樂劇產業把脈時,不約而同提出的針砭良方。今年五月在第卅二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音樂劇發展論壇上,百老匯製作人蘭德爾.艾倫.布克就語重心長地指出:「中國音樂劇不應該走百老匯的老路,應找到屬於中國的、獨特的故事講述方式,吸引觀眾走進劇場。」布克並強調,原創內容缺乏,已是全球音樂劇製作者共同面臨的課題;而沒有中國文化個性的音樂劇,即使投入數千萬美元也很難吸引觀眾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