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貝的《哈姆雷特》下半場有一整個舞台的水,內心充滿掙扎的哈姆雷特,時而悲傷哭泣在潮溼的地面上翻滾,時而憤怒拍打水面激起水花飛揚。(Alex Yocu 攝 諾曼第國家戲劇中心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反骨的溫柔—大衛.包貝&《烈愛.波姬亞》/風格介紹

多元演員反映社會 身體、影像打造舞台奇景

大衛.包貝的創作與導演風格

卅七歲的法國導演大衛.包貝,是法國劇壇新一代導演中備受矚目的一位。創作上身兼導演、編劇、舞台設計、聲音影像數職,堪稱全方位藝術家的他,堅持舞台上演員的多元性,任用不同族裔的演員,以呼應社會的現實狀況;關注主題也聚焦於新移民、少數族群的生活,深具社會關懷。他的舞台上有演員、舞者與馬戲演員,強烈的身體性表演也是他詮釋文本的重要特色。而強烈的舞台視覺,精湛的燈光、投影,特殊的舞台設計,都是他的招牌標誌!

卅七歲的法國導演大衛.包貝,是法國劇壇新一代導演中備受矚目的一位。創作上身兼導演、編劇、舞台設計、聲音影像數職,堪稱全方位藝術家的他,堅持舞台上演員的多元性,任用不同族裔的演員,以呼應社會的現實狀況;關注主題也聚焦於新移民、少數族群的生活,深具社會關懷。他的舞台上有演員、舞者與馬戲演員,強烈的身體性表演也是他詮釋文本的重要特色。而強烈的舞台視覺,精湛的燈光、投影,特殊的舞台設計,都是他的招牌標誌!

大衛.包貝(David Bobée),一九七八年出生,大學原讀電影系,後轉戲劇系。一九九九年起導演劇場作品,常結合電子音樂與裝置藝術。同年創立劇團「咧嘴而笑」(Rictus),融合戲劇、hip hop、馬戲、錄影等技巧,尋求有原創性的表現手法。包貝常一人身兼導演、編劇、舞台設計、聲音影像數職,堪稱全方位藝術家。二○○四年起,他進入諾曼第國家戲劇中心(le Centre Dramatique National de Haute-Normandie)暨附設劇校,擔任知名導演拉卡斯卡德(Eric Lacasade)的導演助理,共同參與多齣製作。另一方面,劇作家羅南.謝諾(Ronan Chéneau)加入「咧嘴而笑」劇團,長期合作迄今。二○○七年起,包貝開始受到法國劇場界的廣泛注意。近年他更將觸角延伸到莎士比亞、雨果等經典劇作家,執導了《哈姆雷特》(2010)、《羅密歐與茱麗葉》(2012)、《烈愛.波姬亞》Lucrèce Borgia(2013)等,備受各界矚目。二○一三年,包貝出任諾曼第國家戲劇中心總監,這是法國第一所將「跨領域創作」定為宗旨的國家戲劇中心。在法國新一代導演裡,包貝的作品以視覺風格鮮明著稱,尤其體現在演員的多元性、表演的肢體性、舞台的影像性等三個面向。

深入社會議題  以演員多元性反映時代

二○一五年亞維儂藝術節的一場座談會上,包貝提到法國劇場中長期存在的「演員多元性」問題。他表示,每天在路上總會看到不同膚色與外貌的各個族裔,真真切切地生活在法國社會裡。然而只要一進劇場看戲,就發現從觀眾席到舞台幾乎都是白人的天下。對他而言,這樣的劇場演出完全與現實社會脫節,是一種刻意忽略其存在的「歧視」方式,難以反映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

因此,包貝執導的作品裡常特地起用非白人演員。例如突尼西亞裔演員阿諾.薛宏(Arnaud Chéron)在《哈姆雷特》中演出何瑞修(哈姆雷特的摯友)一角,並在《羅密歐與茱麗葉》中擔綱演出主角羅密歐。在《烈愛.波姬亞》劇中,觀眾一眼就能注意到舞台上多位非裔、拉丁裔演員。他們有些出生成長於法國,有些是法國新移民,但都能在包貝執導的戲劇舞台上得到發揮空間。包貝此舉實屬難得,因為非白人演員在法國公立劇院體系中常遭遇「透明天花板」的隱形限制,演出機會相當有限 。

包貝對於非白人族裔的關注,並不只是找幾個深膚色的演員到舞台上點綴就算了事。熟悉包貝的觀眾就知道,他常通過各種公開方式(包括臉書貼文),呼籲各界關注少數族群、移民或難民所遭遇的困難與問題。在劇場創作方面,包貝於二○○九年執導《我們的孩子令我們害怕,當我們在路上與之錯身時》Nos enfants nous font peur quand on les croise dans la rue 一劇。該劇劇本由謝諾執筆,創作靈感來自薩科奇總統擔任內政部長期間(2005-2007)放任警察執法過當,導致北非裔青少年為躲避警方追查誤遭電擊身亡,從而引發全國性移民社群暴動抗爭的事件。由於非洲(特別是北非)過去受法國長期殖民,現今又是法國主要的移民來源,因此非洲移民與法國社會之間的傷痕如何調融,就成為每一個法國民眾不得不面對的議題。《我》劇思考的,就是這些「新法國之子」如何讓人「害怕」,而恐懼的根源究竟又來自何方。

《我》劇中擔任編舞的,是包貝與謝諾在剛果布拉扎城(Brazzaville)結識的黑人舞者畢迪封諾(DeLaVallet Bidiefono)。二○一四年,包貝與謝諾再度讓剛果藝術家站上舞台,在《我的布拉扎》My Brazza中由舞者馬胡庫(Florent Mahoukou)現身說法,娓娓道來自己的成長故事。值得注意的是,這齣製作除了在劇院演出之外,更到法國中學課堂巡演,讓相關議題的討論與正能量在青少年移民後裔中發酵。迄今為止,移民議題始終是包貝導演作品裡重要的一環。二○一五年底的《巴黎》Paris,是以三位白天收垃圾、晚上做粗工的剛果移民為主角。二○一六年將執導以移民為主題的製作《抵達者》Les Arrivants。該劇文本由謝諾指導的寫作工作坊呈現拼貼而成,工作坊參與者都是新來後到的移民,藉由寫作重現其親身經歷的斑駁歷史。

結合當代馬戲  突顯劇場身體性與表演性

除了劇作家謝諾之外,另一位與包貝長期搭檔的演出夥伴是演員皮耶.卡東內(Pierre Cartonnet)。在包貝的戲裡,他曾演出猶豫不決的哈姆雷特、為情所苦的羅密歐,及愛上生母波姬亞的貴族軍官。相較於法國一般劇場演員演出經典劇作時的精湛唸白表演,受過專業馬戲訓練的卡東內在舞台上最搶眼的,莫過於他優美的肌肉線條與張力,及忽上忽下、翻轉自如,結合馬戲與體操的肢體表演。許多劇中主角的內心戲段落,包貝都是通過卡東內的肢體搭配音樂,呈現給觀眾純視覺的美感與想像。在這些段落中,劇作家的文字退居輔助地位,而演員的肌肉或緊繃或鬆弛,隨著淋漓揮灑的汗水,無時無刻不提醒觀眾劇場之所以不同於其他視覺藝術的獨特質感,讓習慣於聲光影像的當代觀眾,重新將目光投向演員最真實的,也是劇場上最無法被替代的身體。

早在二○○八年,包貝就以「當代馬戲」為概念,導演舞劇《溫暖》Warm,藉由兩男一女的馬戲肢體表演,呈現愛情裡的平衡、拉扯與糾結。此後,包貝更將馬戲技巧融入經典文本的導演裡。如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不再只是一個終日捧卷,喟嘆「空言!空言!空言!」的憂鬱小生。卡東內充分運用空間的馬戲肢體表演,充分顯露出這位復仇王子的躁動不安。無法向女主角直接吐露心跡的哈姆雷特,在桅杆上矯健靈活攀爬,收放自如;一會兒消失得無影無蹤,一會兒又倒掛金勾現身在奧菲莉亞面前,令觀眾聯想到電影《蜘蛛人》裡有口難言的彼得.派克。另一方面,馬戲本身具有高度娛樂效果,是老少咸宜的表演形式(近年風行的太陽劇團即為一例)。包貝將馬戲結合通俗文化元素,讓經典文本不再只有可讀可聽的文學價值,更讓它成為吸睛的大眾舞台娛樂。

包貝二○一五年的最新作品之一《上帝賜予》DIOS PROVEERÁ,由十一位來自哥倫比亞的馬戲演員擔綱演出。從殖民時期的巴洛克音樂到當代警民的武裝對峙與社會動盪,這齣作品以優美的馬戲與舞蹈身段,鋪陳一個國家的滄桑血淚史。

運用影像聲光效果  豐富演出臨場感

與演員的身體相映襯的,是影像光影運用,輔以現場演奏、渲染力強的音樂。包貝常在幽暗的舞台上大面積投影,利用光影交錯製造視覺反差,讓切切實實的演員肉體與虛幻的螢幕影像之間,產生似真若假的交疊效果。這項特色在包貝稍早期的作品裡(例如《我》劇)已可見端倪,而在《哈姆雷特》裡盡情發揮。闃黑的舞台配上冰冷的光線,如同停屍間一般,表現出籠罩全劇的陰魂氛圍與揮之不去的死亡意象。

《哈姆雷特》裡另一項令觀眾印象深刻的視覺效果,就是下半場瀰漫一整個舞台的水。藉由燈光與投影的變換,水波在黑暗中粼粼發亮,造成陰寒的視覺觀感。內心充滿掙扎的哈姆雷特,時而悲傷哭泣在潮溼地面上翻滾,時而憤怒拍打水面激起水花飛揚,既像是眷戀母親羊水的赤子,又像在水中掙扎卻無路可出的落魄英雄。

《烈愛.波姬亞》裡同樣也運用了水光效果。全劇一開場,只見舞台上瀰漫著霧濛濛的水氣,諸多身材壯碩的年輕男性裸露上身於水中跳躍、奔跑與打鬧,既點出場景為威尼斯,又直接讓觀眾感受到肉慾的流動,情海波濤翻騰;而男演員之間過度親暱的張力,更使觀眾嗅到一絲絲的不安與緊張,因為全劇劇情正是圍繞著非傳統架構的情慾而開展。

衝撞議題亦穩健創作  青年導演中最受矚目

歷數包貝的創作,可看出他多年來一貫關心的族群議題、演員身體與影像美學。在長期搭檔夥伴的協力之下,其創作風格已然成形,持續穩健發展,質與量皆有可觀,可說是法國新一代劇場導演中最被看好者。目前最新的創作計畫,是二○一六年夏季上演的《精靈》Fées。此劇最早創作於二○○四年,現已修改至第三版。劇情敘述一位廿五歲的年輕男孩將自己關在水流潺潺的浴室裡,企圖與線性流動的時間切割,讓自己自外於現世。詭譎迷離的聲光與舞蹈,搭配想像滿溢的文本,預計仍是精采可期。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