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
當董事會遇上藝術家 財務經營與藝術發展的兩難習題 / 14
-
當代劇場重讀希特勒 《我的奮鬥》搬上舞台 / 15
-
倡議組織PIPA成立 籲重視表演藝術產業育兒協助 / 16
-
以文明對抗野蠻 巴黎各劇院誓讓文化進行到底 / 17
-
《夏洛特煩惱》電影票房大捷 表演藝術市場逆襲成功? / 18
-
第十七屆上海國際藝術節 「節中節」打造盛典氣象 / 19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藝號人物 People
企畫特輯 Special
焦點專題 Focus
-
反骨的溫柔—大衛.包貝&《烈愛.波姬亞》 / 34
-
多元演員反映社會 身體、影像打造舞台奇景 / 36
大衛.包貝的創作與導演風格 -
獨家專訪《烈愛.波姬亞》導演
大衛.包貝 舞台上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想談的議題 / 40
-
溫和內斂下,流著反骨熱血 / 44
我所認識的大衛.包貝 -
《烈愛.波姬亞》 以母性洗滌人性醜惡 / 46
大衛.包貝攜手「巴黎野玫瑰」 重現大文豪雨果經典魅力
即將上場 Preview
-
台澳共製《大世界娛樂場II》
提問生存 對「賭」人生 / 48
-
思索流派的當代意義
乾旦演員兆欣 復刻程派名劇《荒山淚》 / 49
-
蒂摩爾古薪舞集 尋找當代排灣族身體
解構又重構 「四步舞」力量再現 / 50
-
《情人哏裡出西施─國樂LIVE版》
北市國LIVE秀 全民大劇團從中做「哏」 / 51
焦點專題(二) Focus
演出評論 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新銳藝評 Review
特別企畫 Feature
-
2015表演藝術回顧 / 70
-
場地短缺雪上加霜 正應推動「滅蚊」長期計畫
現象1:場館工期延宕,「大爆發」前如何思考未來 / 72
-
大老謝世期待新秀 鼓勵創作更須給予機會
現象2:哲人已遠,作曲家後繼可有人? / 74
-
走出「運動」時代 要「維穩」或者「危險」?
現象3:牯嶺街營運滿十年,小劇場「經典」重現為哪樁? / 76
-
撕下標籤之後 以新態度展開在地追尋
現象4:「新文本」浪潮來襲,台灣劇場如何接招 / 78
-
理性面對市場 在創意與生意間找平衡
現象5:新世代自立門戶,探索市場可能 / 80
-
試台、階段性預演 廣納意見打磨精采作品
現象6:創作先行試「錯」,不再首演即彩排 / 82
-
打破觀演關係與空間 真的「介入參與」仍待努力
現象7:藝術策演走入社區,遍地開花與誰何干 / 84
-
踏在長長的部落意識甬道 回探身體的自然史
現象8:走出原住民傳統腳步,「踏」新路 / 86
-
從黑盒子到白盒子 創造特殊感知經驗
現象9:當劇場、舞蹈進入美術館,改變了什麼? / 88
-
網路行銷當道,團隊現下必修學分
現象10:鄉民口碑力量大,臉友集氣票房旺 / 90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
PAR People of 2015
謝盈萱 真實力道駕馭角色 「劇場女神」當之無愧 / 92
-
PAR People of 2015
林文中 從「小」到「大」理性前進 務實不華冷然獨特 / 94
-
PAR People of 2015
曾宇謙 努力不懈無愧大獎 嚴峻挑戰才要開始 / 96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NSO的浪漫與奔騰 跨海遠颺 / 110
側記2015年國家交響樂團的兩岸三地巡演 -
身分、語言與肢體動作的轉譯 / 114
瑞士編舞家巴赫柴特希斯的《從A到B,通過C》 -
肉身上陣 挑戰性靈 / 116
2015英國「潑灑藝術節」
藝視窗 News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 122
-
我的異國故鄉 / 123
-
江靖波 在塞薩洛尼基,友情相伴 / 124
-
周東彥 在倫敦,專心生活 / 128
-
林祐如 在巴黎,徹底放空 / 132
-
物之軌跡的烙印 / 135
-
拉高視野 深探人性與宿命 / 136
-
現場聽不夠 讓你帶回家 /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