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慶祝宜蘭園區開園,七月將舉辦「兩岸戲曲大展」,特從大陸邀請來八個具代表性的地方大戲,讓大家一窺中國戲曲多樣的面貌。
「兩岸戲曲大展」學術研討會
7/13〜7/15日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大表演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從今年初正式掛牌成立,宜蘭園區分段啓用的步伐已邁入第二階段。
七月,一場結合演出、學術研討會和研習營的「兩岸戲曲大展」,即將隆重登場。
京劇、崑曲以外的地方戲面貌
前兩年,傳藝中心曾以相仿的活動型態,先後邀請大陸的地方小戲和閩南歌仔戲到台灣,這次爲了慶祝開園,更是大手筆地請來山東省的呂劇團、江蘇省的錫劇團、蘇劇團、浙江省的紹劇團、婺劇團等當代中國地方大戲的代表性劇種。而且,一反過去幾乎僅限於讓研究戲曲的圈內人觀摩,這些劇團將於不同時間,分別在宜蘭、台北兩地以免費和售票的方式演出,讓一般的社會大衆都有機會一窺中國戲曲聲腔紛繁多樣的面貌。
承辦「兩岸戲曲大展」的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在該案底定之初,計畫主持人、台大中文系教授曾永義便邀得以引進大陸戲曲聞名的兩大經紀公司──新象、傳大共襄盛舉,由他們加上數位戲曲學者,一行組了個考察團,在大陸方面的安排配合下,風塵僕僕地走過六省九地,看了八個劇團和劇種。考察團成員、同時也是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的施德玉表示,他們一開始就決定不考慮熟面孔的京劇、崑曲,而要優先挑選不曾來台灣演出過的聲腔劇種,以「充實台灣觀衆群的中國戲曲經驗」。最後,新象、傳大挑上賣相佳的秦腔、湘劇,加上傳藝中心選定的較爲冷僻的呂、錫、蘇、紹、婺劇,總共七個劇種,再穿插台灣的北管、客家採茶戲和歌仔戲,將從七月十二日一連演到二十一日,聲勢浩大,堪稱此次活動的重頭戲(註)。
從音樂色彩辨別劇種身分
台灣向來爲大陸戲曲輸出的重要外埠,而且非關「搏感情」的家鄕戲,台灣人品賞大陸戲之看門道,口碑歷歷。就因爲劇場裡看門道的人多,故儘管大陸戲曲老早被「戲改」和經濟的改革開放改掉很多了,引戲的人卻不得不分毫斟酌劇種「正」傳統的、具學術研究價値的成分;但另一方面,傳藝中心有責任將傳統戲曲推向劇場外更多的行外人,故選來的劇種、劇目多少也得顧及票房價値。參與這次「選秀」、始終將「台灣的觀衆群」放在心上、嘴邊的施德玉,不否認這是個「難度頗高」的任務。
因爲基本上,黃梅戲、越劇以外,大陸絕大多數的地方戲對我們來講都極陌生,徒解釋字面無以解惑,即使看了戲,大同小異的身段妝扮,乃至趨向使用中州韻的唱腔和說白,也淡化了令人知其然的獨特性。施德玉說,要辨認這些劇種,主要還是得「聽」它們的音樂,例如秦腔的梆子腔、湘劇的高腔彈腔,以及蘇紹婺錫呂等以原生地一帶的曲調發展而成的地方性腔調,其聲腔、配器大底還保留著風格化的音樂色彩。
引渡國際童玩節的人潮
不過,「聽」戲對尋常人著實不易,所以像代表「中國百戲之首」的秦腔前來獻藝的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除了展現慷慨蒼勁的音色之外,也要端出吐火、頂油燈等具可看性的特技;以目連戲著稱的紹劇,則將演出其特有的鬼戲「女吊」,以特殊的唱腔和繁複的做工,形塑傳統戲曲難得一見的可愛善良女鬼。再則,屢獲全國性大獎的湖南省湘劇團也有別於其他劇種以經典折子爲主,帶來了該團久演不衰的四齣全本戲,即使聽不明白,也必定要叫你看出趣味來。
「兩岸戲曲大展」延續這些年傳藝中心來和大陸戲曲界的緊密互動,規模則是空前,在表演場地相當競爭的台北,國家戲劇院和中山堂都特別空出檔期來配合辦理。此一活動所謂的「兩岸」,指的當然是台灣和中國大陸,然當初設定活動的時間點,考量的還有緊臨園區之冬山河的彼岸──親水公園,於七月暑假舉辦「國際童玩節」已行之有年,且聲譽興隆,每年這時候都會爲宜蘭帶來觀光熱潮。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希望溝通「兩岸」的冬山河屆時能正式通航,以便將人潮渡到園區的臨水戶外劇場看戲,一方面給偌大的園區熱熱場子,另一方面,也讓這類花費不貲的兩岸戲曲活動,可望刷新參與人數的紀錄。
兩岸戲曲大展演出劇目
秦腔:〈悟空借扇〉〈殺廟〉〈拾黃金〉〈鬼怨.殺生〉〈隔門賢〉〈武松殺嫂〉〈頂燈檯〉〈黃鶴樓〉〈三岔口〉〈放飯〉〈打柴勸弟〉〈斷橋〉《竇娥冤》
湘劇:《馬陵道》《拜月記》《白兔記》《生死牌》
呂劇:〈借年〉〈玩會跳船〉〈三拉房〉〈姐妹易嫁〉〈王小趕腳〉
紹劇:〈三打白骨精.坐山〉〈女吊〉〈霍光廢帝〉〈跳無常〉〈打半山〉
婺劇:〈雪裡梅〉〈僧尼會〉〈轅門斬子〉〈拷打.提牢〉
蘇劇:〈快嘴李翠蓮〉〈花魁記〉〈白蛇傳〉
錫劇:〈珍珠塔.跌雪〉〈庵堂相會〉〈雙推磨〉〈拔蘭花〉
註:
「兩岸戲曲大展」相關活動訊息及參展劇種介紹,請詳見http://www.ncft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