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台灣的法籍聲音藝術家澎葉生,原本學的是利用各種電子媒材與數位技術創作的具象音樂,因為愛好自然的聲音,於是走向戶外,進行田野錄音並開始將自然的聲響轉化為他的音樂素材。來到台灣後,他從自然中發現許多豐富的聲音,更與其他聲音藝術者、影像紀錄工作者、舞蹈家及視覺藝術工作者合作,讓「聲音」在不同藝術領域之間互相激盪。
店家的門上掛了一個鈴,每當顧客、店員進出時,總不免發出幾聲叮叮響。澎葉生(Yannick Dauby)幾次下意識地轉頭過去,即使正在講話中,他的耳朵也沒有停止過。「對我來說,這個鈴響、咖啡機的聲音,也是音樂!」聽著澎葉生說話,讓人忍不住跟著他開始聆聽周遭的聲音。身為一名聲音藝術家,他從「音樂」出發,進而將注意力放到「聲音」之上,對澎葉生來說,聲音不僅僅是聲音,更藏了許多關於世界的秘密,他的興趣就是持續聆聽、探索世界!
走進世界 探索聲音的多重面向
青少年時期,澎葉生透過音樂圖書館,大量聽了許多種類的音樂:「我聽了很多不同的音樂,金屬、搖滾,後來我開始聽印度音樂,還有很多的民族音樂、世界音樂」。大量而豐富的聆聽經驗,打開了澎葉生的音樂世界與想像,對他而言,音樂絕對不是只有一種樣貌!澎葉生在學校裡主修具象音樂(Concrete Music),在工作室中利用各種電子媒材與數位技術創作,只是電子音樂的聲響並無法滿足澎葉生的聲音世界。「我聽著河水的流動,被其中所蘊涵的豐富張力所吸引!」喜愛自然的澎葉生,無可避免地從工作室走向戶外,進行田野錄音並開始將自然的聲響轉化為他的音樂素材。憑藉著對自然聲響的喜愛之心,他靠著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學習如何將「聲響」採集收藏,並利用了電子音樂、實驗音樂的訓練,將這些聲音作為自己創作的素材。
除了具象音樂,澎葉生同時也研讀民族音樂學,因此他的聲音採集除了作為電子實驗音樂的素材外,也經常具有記錄檔案的功能。他透過聲音採集保留他所觀察到的自然與人文,並藉由他創作具象音樂的能力重新編輯這些聲響,闢如他在台灣做的計畫《鬼月》、《光能鐵道之夜》等,澎葉生讓他的聲音切片,同時兼具了美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的多重面貌。
絕不設限 跨領域互相啟發
澎葉生觀察生活環境的角度,與多數人相比,有更多部分是從聲音建構出來的,對他來說,任何的聲音只要仔細探究,就有成為藝術的可能。一如他對聲音與藝術不設限,他的藝術呈現方式同樣富有變化。他的「聲音」採集既是自然與人文的檔案紀錄,同時也是製作電子音樂作品的素材,可能是現場即興創作演出的元素,也能被製作成互動裝置或其他藝術品的一個部分;他也與其他聲音藝術者、影像紀錄工作者、舞蹈家及視覺藝術工作者合作,在網路上、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和各種建築或環境中呈現作品,他讓「聲音」在不同藝術領域之間互相激盪。「我們互相交換『聲音素材』,然後各自創作,再互相交換,這個過程非常有趣!」澎葉生眉飛色舞地說起他一開始和其他聲音藝術工作者的故事,而後談及他的各種跨領域合作。
在台灣的跨領域合作中,澎葉生特別談及與驫舞劇場的交流,「他們將我的『聲音』用一種很特別但很美的動作表現出來!」而後,舞團捨棄了傳統的「音樂」,選擇了他的「聲音」來作為舞蹈的一環。舞團的選擇,讓澎葉生的聲音藝術有了另一種與身體、視覺、空間結合的新樣貌,同時也讓舞蹈有了不同的開展。不同的藝術都是對世界的照看,彼此本就有許多可以連結、發展相互激發的趣味空間。
認真聆聽 是一切的基礎
在環境中採集聲音,除了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甚至味覺都在同一個時間被體驗建構,但當回到工作室裡,聲音被純粹作為一種元素後就不再具有其他意義。然而有趣的是,當這些被減去意義的聲音重新組合建構之後,他們居然又重新承載起許多資訊。在《鬼月》計畫中的蟬聲,從夏季的戶外被採集,回到工作室裡那些聲音只是一種昆蟲的鳴叫,但是當蟬聲與其他普渡誦經的聲響結合,我們立即透過蟬聲所代表的炎熱夏季、誦經聲所建構的儀式空間,創造出一種置身於農曆七月場景中的想像。
談到採集聲音、談到創作,澎葉生認為首先必須理解錄音絕對不是客觀的記錄,而是採集者特定觀點的呈現。「這麼多的聲音,你要選擇哪一種?」在聲音藝術相關的創作中,採集者、創作者本人就是作品的第一個聽眾,仔細聆聽是第一步,之後才是各種的選擇。不論是音樂或是聲音,澎葉生一再提到「設限」所造成的危險,如果不能廣泛地聆聽,那麼世界就容易陷入偏頗與狹隘,同樣的,錄音、混音的工具軟體,澎葉生也認為不應迷信特定的品牌或種類。「重點在於聆聽,在於你的觀點,你想採集什麼、你想呈現什麼。」澎葉生強調,如何進入聲音藝術的世界,正如同「真正的廚師是沒有食譜的」一樣,聲音的世界自由無拘,須待各人自行以耳為師、用耳探索。
聲音導遊 打開不同的窗
「台灣有非常多的聲音!在我新店的家裡總是可以聽到很多種的蛙鳴、貓頭鷹的叫聲,可是到香港的時候,我非常驚訝,山裡竟然如此的安靜。」「在法國,蛙鳴通常一次只有一種,蟬聲也是,但台灣總是同時有許多種類!」已經與妻子定居台灣多年的澎葉生,非常開心地說起自己在台灣的聲音觀察,深深著迷於各種各類蛙鳴的他,也在關渡自然公園擔任過志工。澎葉生透過聲音藝術,建構出一幅幅的畫卷,藉由《蛙界蒙薰》,我們跟著他聽見了許多原先聽不見的蛙鳴,並且一同體驗了他對台灣生物豐富性與多樣性的著迷之情;《鬼月》重新帶我們經歷了黏膩夏季中的傳統風俗;《光能鐵道之夜》則在採集聲音之外,更實際訪談今日已無鐵道行經的光能里居民,透過已經不復存在於光能里的鐵道聲、真實訪談的居民談話、現今光能里的環境聲音及電子效果交織,聲音交織彷彿電影一般把人拉回舊日時光之中。在澎葉生的作品裡,總是瀰漫著他對生活環境的好奇心與關懷之情,這種真摯的情意使得他的聲音作品在美感體驗之外,更帶領我們打開了一扇不同的窗,走進一個嶄新的世界。
難忘的錄音故事
我聽見了飛行
二○一四年,澎葉生在台大進行了一個採集蝙蝠聲音的計畫。「台大哪有蝙蝠?」一名台大人如是說,但澎葉生告訴我們,台大蝙蝠超級多!蝙蝠的聲音人耳不能聽見,他帶著學生用一種能感測蝙蝠聲波並發出聲響的儀器採集聲音,他發現當蝙蝠飛行路過他們的時候,機器竟隨著蝙蝠的飛行輪流響起,聲音居然跟著蝙蝠移動!
「我們聽見了飛行!」澎葉生睜大眼睛興奮地說!(廖詩昀)
澎葉生的錄音tips
1.Listen,聆聽
2.Listen,聆聽
3. And Listen,還是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