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民安從攀岩得到的心得是:「生活有時需要一些規律,需要寶貴自我相處的時光,誠實面對自己,了解身體。」(許斌 攝)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黃民安 攀岩是與自己的對話

曾唸過九年軍校,演員黃民安在充滿競爭比較的環境中,鍛鍊出自信與毅力,與對身體和藝術的高度興趣。與劇場友人一起展開身體鍛鍊計畫的他,最近迷上攀岩,過程中有表演領悟也有人生體會:「生活有時需要一些規律,需要寶貴自我相處的時光,誠實面對自己,了解身體。有時候運動很孤單。即使旁邊很多人一起攀,上場之後你只能跟自己對話。」

曾唸過九年軍校,演員黃民安在充滿競爭比較的環境中,鍛鍊出自信與毅力,與對身體和藝術的高度興趣。與劇場友人一起展開身體鍛鍊計畫的他,最近迷上攀岩,過程中有表演領悟也有人生體會:「生活有時需要一些規律,需要寶貴自我相處的時光,誠實面對自己,了解身體。有時候運動很孤單。即使旁邊很多人一起攀,上場之後你只能跟自己對話。」

兩年前,他開始「身體的旅行」計畫,想趁新陳代謝還夠力徹底實驗身體最大幅相的可能。「我現在卅七歲,雖然長相有點逆天但身體狀態一定會隨著年齡下滑,想趁還有機會來實驗看自己到底能怎樣?先把自己吃到最胖再用運動跟飲食調整,記錄身體所有變化。」他一天多量多餐,高熱量高脂肪,「反正我本來體質就易胖易瘦、能因應戲的需求改變,所以這樣的調整對我來說不難。」某天,脊椎舊傷復發,讓他連站立都隱痛,決定啟動計畫最難部分,減肥。那時他九十六點八公斤。

現在,他六十多公斤。從暴食到抱石,練得渾身筋肉,精神抖擻,把每個角色演得有型有款,過目難忘。

曾經看到什麼都吃,現在地瓜加無糖豆漿就是一餐,他挺過來。軍校讀九年,吃苦他最擅長。吃苦當吃補,愈硬的牆他愈想撞。幼時不情願被送去軍校,好動的黃民安在滿是男生環境裡費洛蒙不斷累積噴發。在軍校裡比較是常態、競爭是本事,各種好玩的體育項目大家搶著做,他跟著做,光做不夠,要當最好。「軍校時我成績最好的項目就是體育和美育。軍校沒把我變滿腦子愛國思想,卻讓我對身體和藝術有興趣。」黃民安在高壓環境下反而更想穩住自己,堅決不被同化,守住自己。他躲進藝術的泡泡,看書、看電影、看畫,跟自己相處。原本沒有家長簽字無法離校,剛好脊椎受傷,無須賠款便順勢退伍、跑去念戲劇,「回想起來,雖然痛恨但也感激那段日子給我的深刻體會。軍校讓我知道自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知道方向是對的,也許走錯幾步、調整腳步就能面對下次挑戰,終會走到要去的地方。」

爬上去不能靠蠻力 得靠巧勁

體重即將破百那時,他正跟好友導演傅德揚排練《你可以犯賤一點》,兩人都愛好運動,每次排練前一小時都在訓練身體,剛好搭上他減肥計畫的開端。他們共覺能一起運動這過程格外珍貴,演出結束便廣邀運動同好組「賤身房」,強調室內免錢就能做得運動,用公園或路上隨手可得的器材做徒手健身,就算在家也能練深蹲。「那時候我們就訂下目標,要挑戰攀岩、走繩和極限運動,為了目標要把身體底子打好,所以每星期至少五天、各一小時的基礎操練,把核心肌肉喚醒,了解自己的肌耐力到什麼程度。」他認為休息不必是睡覺,假如排戲特別耗某一塊腦,休息就是用運動讓那塊腦得有放鬆。無論攀岩或極限運動都得聚精會神跟身體相處,身心靈不能有一脫隊,過程中有表演領悟也有人生體會:「生活有時需要一些規律,需要寶貴自我相處的時光,誠實面對自己,了解身體。有時候運動很孤單。即使旁邊很多人一起攀,上場之後你只能跟自己對話。」

一個多月前,他們覺得預備功課做完了,來到南港抱石館準備攀岩,才發現是全新挑戰,「才爬幾分鐘我就滿頭大汗手腳無力,怎麼爬都爬不上去,怎麼會這麼難?太酷了太挑戰了!。」初訪抱石館,其實他心底也忐忑,根本不知箇中訣竅只能按表操演,看一動學一動,別人抹滑石粉他就抹。反正自己身體那麼強、單槓拉那麼多下,面前這堵牆應該很容易征服,「結果根本錯,攀岩不能靠蠻力是靠巧勁,全身都要用上。我們有時候會被身體騙、覺得一定要手抓住才能硬爬,但這樣其實很快就會沒力。重點反而在腳。腳撐好、身體靠緊,一跳,手就勾到了。」他指了指旁邊的外國人,「這些是那位法國人跟我們說的,他算是我們的老師,好險剛來什麼都不懂就遇到他。」

其實做藝術 就像攀岩一樣

「攀岩這環境很妙,你會發現這裡沒有人是驕傲的,即使那些經驗豐富的人都很願意指導。我們很幸運遇到願意分享的前輩,給我們提點、攻略、功課,看我們幾次失敗就指出問題所在。」黃民安一星期來三次抱石館,每次給自己功課,沿著牆上前人挑戰後貼的彩色指示膠帶爬,失敗了就請教前輩,短短一個多月實力大幅進步,開始從「覺得難」變成「覺得好玩」。他始終是個閒不下來又興趣廣泛的人,挑戰愈大愈好玩。他自學苦練呼麥,憑的是「他是人我也是人,為什麼我不能發出這種聲音」的硬信念;他喜愛《星際大戰》便自己上網學做光劍,從買料到配電路,裝燈跟音效卡,設計劍柄然後跟鐵工師傅溝通管線布局,親手把七十幾顆LED燈焊到電路板上,「那時候一連幾天都焊到半夜一點,但最後光劍亮起來發出聲音那一刻,什麼都值得,我也可以是鑄劍師。」他作裝置藝術不小心研發出專利,學算成本跑流程;想玩美術就弄了「城市畫布」系列,用鋼刷在青苔牆刷國畫,一路刷進美術館展覽。「就好玩吧!我不會找輕鬆的事做,就是想挑戰想摸索,想做就做,不考慮太多。」

攀岩終究都會想往戶外走。先在室內把基礎打好,再去戶外挑戰需要更多應變能力的野岩場,體驗跟一塊石頭對抗的感覺,「想挑戰那種花三天兩夜露營、不斷失敗又重來、只為挑戰攀上一顆超難巨石的感覺。」這是當身體鍛鍊到一定程度才有的自信,精神力不准身體懶散,愈怕愈要戰,「我就是操不死、不怕苦、不怕挫折,在台灣做藝術好像也很需要這樣的特質喔?」連爬了好幾趟他肉閃汗光,抽根菸甩甩手,一圈圈包紮指節的繭,黃民安帥氣地笑,「我不覺得當演員一定要紅或怎樣,而是我為自己生命負了多少責?出了多少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必備物件與推薦地點

走繩     

本來是運動員在練習攀岩的中間休息空檔,不想閒著,綁一條長繩作為訓練平衡力的工具,後來演變成一項獨立的運動,男女老少都適用且玩法多樣。黃民安和友人不定時會去大安森林公園,找兩棵大樹搭起走繩,對專注力、呼吸和平衡感很有幫助,「厲害的人甚至可以在繩子上做瑜珈。」

繃帶和止滑粉

攀岩需要控制力強而有力的手指,關節扭傷或手指長繭是常見的運動傷害。上場前黃民安必須做足廿分鐘的暖身,再在指節纏上一圈圈的繃帶,「不是怕痛或怎樣,就是舊繭被刮到一直翻起來,會妨礙攀岩。」

「我徒手健身時常想到動物,為什麼猩猩好像動作很醜卻可以在樹枝間晃來晃去甚至走在藤蔓上,那麼輕鬆?為什麼山羊是攀岩天王,只要一個蹄勾,就可以跳上去?動物就是我們攀岩的學習目標。」

鞋子

攀岩最重要的其實是腳、是全身。攀岩通常不帶手套,要用手指膚觸去親身感受牆面才能準確判斷行進狀況,但鞋子一定要講究,要穿專用鞋,「攀岩的鞋通常比你的腳小一兩號,要把腳趾包裹成一個點,力量集中才不會滑。」尤其攀岩並非只往上爬,怎麼下來也很重要,「人的眼睛長在前面所以下來時看不到退路,很危險;上去以腳為主、腳要踩穩,下來則比較著重手有沒有抓住。」

南港抱石館

位於南港展覽館附近,外觀看起來是不起眼的兩層樓鐵皮屋,裡頭卻別有洞天,比想像中還大得多。這裡有提供體驗版攀岩鞋租用、取之不盡的止滑粉和各式攀岩器材,「我玩攀岩到目前為止,花的錢不多但玩得很爽。」只要買張月票,想來就來,「當然如果之後要挑戰更難的玩法,就要買很多配備了。」

(陶維均)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