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的源起在歐美,但在有著完全不同歷史文化、審美觀點、敘事方式的華文地區,音樂劇這樣的演出型態該怎麼運用、轉化、變革、扎根?從一九七二年香港製作了第一齣原創華文音樂劇《白孃孃》迄今,許多創作者從製作中學習、在跌跌撞撞間調整策略,時至今日,對人才的特殊要求,也終讓音樂劇訓練進入校園成為正式課程,然而,音樂劇由誰來教?學了什麼?在這個逐步確立的系統之下,必然將影響未來各華文地區音樂劇的發展方向。
「原創華文音樂劇」,這幾個字拆開來看、合起來想都不難理解,甚至還有種過於用力強調的感覺。何以不直接說音樂劇就好了?這背後其實有它獨特的背景脈絡、發展走向、製作理念與創作主張等不得不加以歸類、刻意劃分的原因。然而,也正因為有了「原創」和「華文」的元素,「音樂劇」可以不只是專屬歐美國家的娛樂產業,它成了獨特的表演形式,在世界的另一頭開枝散葉,這全都源自於好幾代藝術工作者們,為之傾倒、瘋狂的執著與熱情。
在有著完全不同歷史文化、審美觀點、敘事方式的華文地區,音樂劇這樣的演出型態該怎麼運用、轉化、變革、扎根,這一路上少不了磕磕絆絆,只能不停地從製作中學習、在跌跌撞撞間調整策略、重新出發。一九七二年,傳奇歌星潘迪華在香港製作了第一齣原創華文音樂劇《白孃孃》,改編自民間故事白蛇傳,全劇以中文唱詞搭配流行音樂曲風製作,潘迪華不僅自己擔綱主角,還找來了喬宏和泰迪羅賓一同登台,作曲家是有香港樂壇教父之稱的顧家輝,作詞人之列也包括黃霑。這齣戲當時在票房上以賠本收場,受邀觀賞的已逝影星李小龍甚至安慰潘迪華,說其製作雖好,但觀眾要等十五年才會懂得欣賞。恰巧就在十五年後的一九八七年,台灣也出現了第一齣原創音樂劇《棋王》。
全能演員,在哪裡?
至今卅年來,各種詞、曲創作者與編劇、導演們的鐵三角組合,嘗試以不同方式呈現「音樂劇」,或是說,他們心中音樂劇應該具備的樣貌,原創或移植、英文或華文、大型的或小眾的、完整的或選粹的、現代流行的或創新傳統的,百花齊放的同時,也有些相互爭鳴、各抒己見的態勢。或許唯有在一個問題上可能達成共識,那就是:「誰,有能力演出音樂劇?」要會演、要會唱,還要會跳,畫了三個圈圈,只能取中間有交集的那幾位,不然就得再花時間訓練,找老師密集指導,或想辦法在舞台上避重就輕、快速帶過。嚴格來說,光是具備演、唱、跳三種獨立技能的演員,也不一定能做到使用適合角色的聲音唱歌,同時表現出情境與情感的層次;也不一定能在複雜激烈的舞台動作中,保持有如唱跳歌手般的聲音穩定性;更進一步還須要求,他或她是否能符合作曲者編寫的演唱音域與音樂調性,甚至能以獨特的演出魅力及歌唱功力表現劇情張力,進而渲染現場觀眾情緒。
對於音樂劇演員的要求何其多,池塘也就那麼小,於是過往的演出有了幾種不同的人力背景:演員出身、專業歌手,或受過聲音訓練的音樂科系學生,他們可能在製作中接觸其他領域的練習而掌握更多技巧,或許也曾出國或自費進行長期或短期的進修,他們同時也是逐步漸進而慢慢具備更多元表現實力的音樂劇愛好者。不過,如同上述的編、導和詞曲創作者一般,在台灣、中國,乃至於整個華文地區的音樂劇發展背景裡,早年其實少了「音樂劇」的專業人才,不僅缺乏有系統的全面理解、深入分析,在製作方面也得相當努力,才能達成面面俱到的精緻程度。從點的認識,經由演出而相聚連結成了線,卻因沒有完整的養成體系而各自表述,成了許許多多面向,造就了各種音樂劇的演出形式,譬如翻譯百老匯作品而成的粵語和中文版本、或是乾脆直接以英文演出原劇、也有改編自芭蕾舞劇或歌劇等老少咸宜的題材,當然也少不了各種各樣、別出心裁的原創作品。
音樂劇,該去哪學?
或許沒有必要多作解釋哪一種才是「真的」音樂劇,但音樂劇教育體系的建構,不管在人才的養成或觀念的確立上,都成了不得不然的途徑。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從一九九二年起,在表演系內開始了音樂劇的系列課程,其後跟進的是北京舞蹈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到了二○○三年,則多了上海戲劇學院。「音樂劇系」可以在戲劇學院產生,也能在舞蹈、音樂系所裡成長,算是與西方的體制傳統有些不太一樣中國特色。二○○五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成立表演藝術研究所,以師大原有的音樂專業、結合文創實務為發展背景,往應用音樂、藝術管理的方向前進,近年他們成了台灣唯一一個標榜著「音樂劇專業」的科班系所,今年起開設四年的學士課程,企圖將目前的教育成果繼續深化與精進。
就算沒有校院科系的學位加持,台灣許多劇團與民間藝文團體也都有短期或固定的工作坊與教學講座,可供有志向學的演員或一般民眾報名,「學學文創」的音樂及表演藝術產業課程算是最鮮明的例子,音樂劇配樂與作曲家王希文、擔任過多齣音樂劇歌唱詮釋指導的魏世芬等人,都是學學長期合作的師資。今年十月,籌備中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原迪化游泳池改裝的表、排演空間臺北試演場內,舉辦了為期一整個月的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將「培育」定為未來北藝中心的最大目標,他們不但要利用現在尚未進駐場館的這段時間,號召民眾來此參與活動、共同創作,以培養觀眾,還要建立屬於自己的、也能共享給台灣劇場界的表演人才資源庫。由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蔡柏璋規劃、擬定的專業課程,邀請了來自美國及丹麥等地的音樂劇老師、導演、編舞與作曲家。參與其中的學員,除了要經過前期的甄選並熬過密集、強力的訓練之外,不用花一分一毫,就能接受純正的歐美音樂劇教學:從劇目賞析到劇本分析、肢體舞蹈與舞台搏擊、發聲練習和歌唱技巧、表演排練與角色發展,最後還有兩場學習記錄呈現,而這或許只是北藝中心一系列專業音樂劇訓練課程計畫的第一階段。
然而,音樂劇由誰來教?學了什麼?在這個逐步確立的系統之下,必然將影響未來各華文地區音樂劇的發展方向。此外,光是演員受到訓練,提升至符合標準、堪稱專業的全能境界,原創的作品、編劇、導演、音樂創作者,及所有演出相關的設計或技術人員,是否也能妥善運用手中好牌,讓整體演出的品質,在內容編排、劇情架構、題材選擇,或視覺與聽覺效果上,繼續提昇?或許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教學的範疇也將擴展到其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