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屬於城市的聲音—夜之大稻埕篇」以那卡西與酒家菜重新詮釋懷念的老聲音,口耳並用回顧大稻埕的精采故事。(2017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2017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從「西」開始 關注在地、接軌世界

二○一五年首辦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今年來到第三屆,主辦單位將「與在地連結」視為核心,將創作者與大稻埕緊密串連,讓駐埕藝術家運用當地素材進行創作並記錄其過程。另外,也透過邀請國際藝術家的參與,讓在地與國際接軌,體現「愈在地 愈國際」的策展理念,活動則包括了主題節目、戶外才華市集、系列講座及變裝遊行四大項目。

二○一五年首辦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今年來到第三屆,主辦單位將「與在地連結」視為核心,將創作者與大稻埕緊密串連,讓駐埕藝術家運用當地素材進行創作並記錄其過程。另外,也透過邀請國際藝術家的參與,讓在地與國際接軌,體現「愈在地 愈國際」的策展理念,活動則包括了主題節目、戶外才華市集、系列講座及變裝遊行四大項目。

2017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下人》

10/6~8  19:30   10/7~8  14:30

《四氣五味》

10/20~22  19:30   10/21~22  15:30

台北 納豆劇場

 

「縫 盜 聲 程 遊 : 稻埕發聲」

10/15  14:30、19:30

「大稻埕遇見吉人聲 × 天生如此」

10/20~21  19:30   10/21  14:30

《找天抽空和嫲嫲抽一口煙》

10/27~28  19:30   10/28  14:30

台北 思劇場

 

「大稻埕在地舞蹈劇場計畫」

10/13~14  19:30 台北 永樂廣場

《女神我》

10/20  20:00 台北 森高砂咖啡館

《我歌我城.河布茶》

10/26~29  19:30 台北 新芳春行

「屬於城市的聲音 夜之大稻埕篇」

10/28  18:30 台北城大飯店

INFO  www.tttifa.com/

一九二○年代的大稻埕被稱做「戲窟」,也是台灣新文化運動的中心。由永樂町、太平町、港町所劃分的大稻埕市街,是台灣當時最繁榮熱鬧的區域,百貨商行影廳戲院樣樣俱全。時光變遷,金融熱區因市政規劃由西轉東,大稻埕雖曾露疲態卻又踩踏出一條新路,活力依舊,重燃近百年前的燦爛。由Bookstore 1920s、褶子劇團(思劇場)及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共同發起,結合許多深耕大稻埕的在地文化單位於二○一五年首辦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每年十月在大稻埕全區舉辦各式藝文展演,用表演連結在地,讓藝術在大稻埕街屋產生交流,成為創作者的展演及交流平台,並讓更多人認識大稻埕這曾是北市之心的古老城區。

重返大稻埕國際水路  再現百年前戲窟風華

第一屆憑著熱血衝勁,一切好玩至上也頗受好評;第二屆求創新,採藝穗節模式媒合團隊與本地空間,短短數週、幾十場演出齊發。兩屆活動雖頗受佳評,但主辦單位卻擔憂:這樣的模式是否只是輕掃卻無深耕,並無延續或積累。於是,邁入第三屆的藝術節將「與在地連結」視為核心,將創作者與大稻埕緊密串連,由藝術節尋求住宿及創作空間資源,讓駐埕藝術家運用當地素材進行創作並記錄其過程。另外,也透過邀請國際藝術家的參與,讓在地與國際接軌,體現「愈在地 愈國際」的策展理念,活動則包括了主題節目、戶外才華市集、系列講座及變裝遊行四大項目。其中,變裝遊行以大稻埕最風華的「狂騷二○年代」為主題,將在大稻埕十連棟、沿著迪化街走向化身為「時空劇場」的永樂廣場,主辦單位並邀請數組脫口秀、漫才表演者扮裝成當時的擦鞋匠等職人,邀請群眾一同扮裝、重現那段自由奔放、充滿活力的熱鬧歲月。

藝術節主題節目則分為「策展企畫」及「特邀演出」。策展方面,由國際策展經歷豐富的現任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鄧富權主導「駐埕藝術家計畫」,邀請作品跨足影視、劇場、產品設計、行為藝術與時裝設計的菲律賓藝術家Leeroy New、擅長營造怪趣又壓抑氛圍的新加坡繩索藝術表演者Daniel Kok與大稻埕在地文化碰撞嶄新火花。而以派對為形式,逼視全球資本主義的身體政治議題之作《女神我》,則是由曾參與第六屆台北雙年展並獲台北美術獎首獎的余政達策劃,透過藝術家獨特的身體經驗,在慾望已死的消費邊界下思考生命與存在的意義。「縫 盜 聲 程 遊:稻埕發聲」則由金音獎得主「泥灘地浪人」樂團團長、主唱兼製作人陳思銘擔任策劃,邀請長居台灣的音樂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Nigel Brown以及聲音藝術表演者張惠笙,以聲音記錄大稻埕的日常「聲像」。「屬於城市的聲音—夜之大稻埕篇」則由音樂家兼自由創作者楊蕙瑄策劃,以那卡西與酒家菜重新詮釋懷念的老聲音,口耳並用回顧大稻埕的精采故事。「外籍攝影師鏡頭下的大稻埕攝影展」由攝影師林道明策劃,邀請國內外攝影師及街頭攝影團隊來到大稻埕拍攝,用攝影之眼全是大稻埕其地其人。

劇場小農卜卜劇場  在馬國沙巴州自給自足

另外,「特選節目」則包括與素人共舞的「大稻埕在地舞蹈劇場計畫」、與在地商家合作的「大稻埕荒物展」、由本地出身的舞蹈團隊以中藥為靈感的《四氣五味》等節目,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來自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的「卜卜劇場」的演出《下人》。本戲改編自惹內經典劇作《女僕》,劇情指涉並針砭馬來西亞社會現況,並結合許多亞洲傳統表演元素,如能劇、京劇、印度的喀地雅彈(Koodiyattam)等配以具西方現代劇場的表演節奏。劇團創辦者也是此戲導演兼演員的程守明表示,這樣的融合始終是他追尋表演方法的藥引,讓元素融為一爐進而突顯欲傳達的主題:「馬來西亞成立才五十多年,卻是由許多民族聚在一塊,保有各自的語言和信仰,這其中的融合、衝突或矛盾,是我創作想像的來源。」程守明表示,馬來西亞的掌權者多把努力放在如何「同化」而非持續多元化,形成許多社會怪象,「馬來西亞就像一個大型的集體創作,創作土地很肥沃。」

相較於西馬來西亞,身處東馬的沙巴州,藝文資源並不充足。《下人》的另一位演員是程守明的學生,但她卻在新加坡留學,「也就是說,只能在她放假時排練,所以我們真正見面排練的時間非常短,結果短短兩天我們就把戲給排了出來。」程守明的例子,也呼應了他的想法,他認為在馬來西亞從事劇場創作是「孤立的」、環境嚴苛、資源匱乏,政府幾乎沒有補助或只有些許選擇性的補助,演出場館等軟硬體設施不足,以致走進劇場的觀眾多是親友票,始終難以觸及更多觀眾群,「倒是宗教或慈善演出比較容易找到觀眾。」

即使環境艱困,仍有許多馬來西亞的創作者不斷摸索實驗創作。卜卜劇場的原版《女僕》本由兩女角擔綱,程守明換成一男一女飾演,原因也和馬來西亞劇場現況有關,他說沙巴是個「沒有劇場、也幾乎沒人懂劇場的地方。」在這裡一切都得重頭開始,程守明反而更能專注在自由地實踐自己的創作理念,創作及演出之餘也訓練演員,「我們團員幾乎都是業餘演員,最常面臨的困難就是演員因工作無法巡演,為了克服難關得有許多方法因應——如果我自己演呢?如果其中一個女僕是男的呢?如果我們把『姐妹』關係轉化成不同種族的兩個僕人呢?許多的『如果』成為了最後的《下人》。」雖然不得不向環境妥協,但往往也因這樣的情勢所逼,激出了更驚喜的成果。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