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起》從性別意識角度挖掘女性情慾蛻變的過程,建構一場橫跨時空的性別展演。(陳又維 攝 臺灣戲曲中心、動見体劇團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小劇場.大夢想IV」與《櫻桃園2047》

好戲上場 臺灣戲曲中心開機暖身

經過一年的沉潛整修,臺灣戲曲中心將自十月份起以「2017亞太傳統藝術節」正式開幕,之前先在小表演廳推出數檔好戲吸引觀眾目光,包括頗受好評的「小劇場.大夢想」第四屆演出,還有人力飛行劇團的《櫻桃園2047》。前者包含林桂如與動見体劇團全新創作《狂起》,後者則延續導演黎煥雄對契訶夫的關注,討論演員與生活中的表演。

經過一年的沉潛整修,臺灣戲曲中心將自十月份起以「2017亞太傳統藝術節」正式開幕,之前先在小表演廳推出數檔好戲吸引觀眾目光,包括頗受好評的「小劇場.大夢想」第四屆演出,還有人力飛行劇團的《櫻桃園2047》。前者包含林桂如與動見体劇團全新創作《狂起》,後者則延續導演黎煥雄對契訶夫的關注,討論演員與生活中的表演。

小劇場.大夢想Ⅳ

阮劇團《熱天酣眠》

9/1~2  19:30   9/2~3  14:30

國光劇團《賣鬼狂想》

9/8~9  19:30   9/9~10  14:30

動見体劇團《狂起》

9/29~30  19:30   9/30~10/1  14:30

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INFO  02-88669600

人力飛行劇團《櫻桃園2047》

9/22~23  19:30   9/23~24  14:30

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INFO  02-88669600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小劇場.大夢想」,以「延續傳統,開啟想像」為主題,邀約阮劇團、國光劇團、林桂如與動見体劇團合力推出三檔製作,即將於九月起在戲曲中心展開為期一個月的演出。

其中,來自嘉義的阮劇團、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喜劇《仲夏夜之夢》的《熱天酣眠》,於四年前首演時便獲得觀眾及劇評極高評價,此次重製將是本戲首次在台北公演。全程以台語發音,融合南台灣庶民文化,廟公、海神媽、山神公等地方神話人物輪番上陣,插手凡間男女情愛糾葛。並以傳統文武場概念配置現場樂手,神、仙、人三界鬥法,絕對熱鬧非凡,歡笑不斷。另外,由國光劇團和新銳編劇邢本寧、導演宋厚寬合作的《賣鬼狂想》。則以志怪小說〈定伯賣鬼〉為藍本,從「丑」出發,呈現一齣探討真實與虛構的寓言故事,將傳統京劇中虛實難辨的表演形式對應真實議題的探討,真假交集,趣味橫生。劇團並邀請資深名丑陳清河擔綱主演,精采可期。

鑼鼓經、夢中慾  《狂起》聲身交融

由音樂設計林桂如主持、王靖惇編導、符宏征共同導演、董怡芬擔任肢體指導,並由動見体劇團合力演出的《狂起》,是為此次第四屆「小劇場.大夢想」量身打造的嶄新作品。引用傳奇《牡丹亭》中的杜麗娘與《梁祝》祝英台兩個角色,剝除規訓,重新探討當代音樂與劇場之間的可能,並從性別意識角度挖掘女性情慾蛻變的過程,建構一場橫跨時空的性別展演。

林桂如初受戲曲中心邀約合作,便思考從自身並不擅長的「鑼鼓經」出發:「創作原本就是在未知領域探索。以往由我主導的創作中幾乎沒有傳統元素,怕只是符號、氛圍或風味,也怕自己能力不足,只能保持距離,不敢去碰。但長久探索作曲這件事,學院裡不也會要求學生去模仿莫札特等西方古典樂大師的作曲風格,進而從中學到自己的東西?我認為這次合作也一樣,邀來背景各異的許多創作者一起碰撞,激盪出若只靠自己、絕對無法結出的果。」

林桂如從鑼鼓經發想,先邀請樂師吳承翰一同實驗,從他所給的傳統鑼鼓經之中找出身體能介入的節點,保留原始的聲響結構,但逐漸脫離程式化設計,再嘗試將這些身體與聲音的互動過程,藉由錄影交給編劇王靖惇。「一看錄影我就想到《牡丹亭》,想到我們認為是自由戀愛先驅的杜麗娘,為何她只能在夢中大破大立,夢醒仍必須當大家滿意的大家閨秀?」王靖惇說:「我想顛覆杜麗娘這樣的形象,試著寫出能跟擊樂呼應的武場文本。」他企圖利用杜麗娘探討性別流動,再聯想到另一性別議題要角祝英台及「蝴蝶」形象:「雌雄同體的蝴蝶,色彩特別絢麗,祝英台就是已經情慾孵化完成的蝴蝶,在夢中啟發了杜麗娘進行認同蛻變。」於是,王靖惇也未特別定義角色性別、性慾或性取向,認同始終浮動。

由於此製作為林桂如主導,聲響與身體之間的交融實踐是重點。王靖惇提供的文本只是參考座標,更多的是用身體、服裝、聲響等抽象元素呈現文字之外的浮動情慾。團隊採取集體共創模式一路發展、一路修正,兩位表演者一位是歌手兼演員,另一位則是舞者,還邀請了西洋擊樂的「自由擊」樂手合作,不斷的對話與交流、再打破。這樣的合作方式對林桂如來說是重新檢視創作的機會,「雖然過去求學和工作時常遇見傳統戲曲,但透過實際集體創作的排練,和這群願意共同參與發想的夥伴彼此撞擊,偶會岔路,但往下走卻能發現新事物,這是我這次創作的初衷。」

《櫻桃園2047》  隱喻政治的「後台戲」

在「小劇場.大夢想」之外,戲曲中心也特邀人力飛行劇團與編導黎煥雄合作推出新製作《櫻桃園2047》,以開拓戲曲中心製作與營運的多元面向。黎煥雄表示契訶夫談論生命的方式始終吸引著他,從二○○三年作品《彎曲海岸長著一顆綠橡樹》、一三年的《安德烈的妹妹們》,他時常從契訶夫的劇本中借取素材,究問人生中的失敗、夢想與幻滅。

三度遭遇契訶夫,黎煥雄此次選用《櫻桃園》去討論演員與生活中的表演:「在我開始導全本的契訶夫之前,好像需要用改編的形式,先和他對話一次。」黎煥雄認為契訶夫作品常以寫實主義作為基礎,儘管批判了階級或個人的困頓,卻很少單刀直入地明確談論政治,「《櫻桃園》卻很明確地談論了階級議題,也許時代氛圍的影響,角色突圍、變形而成為新的宰制者,尖銳的批判了階級制度,而戲裡的宣言和指責充滿著巨大的歷史現實感。」將此現實感位移到東亞或東南亞,台灣似乎沒有此種階級推翻或被賦予期限的經驗,黎煥雄將目光投上了香港,「那裡的人們曾沒有選擇地被迫離開自身成長的那塊土地,又或是心理層面的離開;而沒有離開的人則面對新的承諾,『五十年不變』的巨大期限。我想藉由歷史折射去談人跟人、人跟劇場是否也有期限?而『2047』這大限的大限,也成了戲名標題中的密碼。」

黎煥雄邀請編劇許正平創作文本,虛構一座島嶼的存在,可能是台灣、也是香港,但若企圖將歷史定位明確化又發覺腳下踩空。黎煥雄不願聚焦政治上的尖銳突刺或明確指涉,「我指定了取材自契訶夫的幾個角色、指定了與原著的關聯,許正平則提議把四幕戲分場景發生在四座劇院——小島劇院、半島劇院、荒島劇院、孤島劇院,之中有許多呼應和聯想。」另外,黎煥雄也從張愛玲身上找靈光,借力使力去突顯那華麗背後的荒涼,「比如戲中從頭到尾貫穿的現場胡琴演奏,就是從張愛玲小說《傾城之戀》取來的原型。我喜歡許多符碼埋藏其中的曖昧性,沒有要明確去談香港或台灣的政治議題。這是一齣『後台戲』,談演員與劇場,是某種演員的情感經驗。」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