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瑞士的美好文化介紹給台灣觀眾,由大提琴家簡碧青及其作曲家夫婿法比安.穆勒創辦了「音樂瑞士之夜」,今年來到第七年,音樂會主題回到室內樂,並以此向小提琴大師曼紐因致敬,將演出布洛赫為曼紐因而作的樂曲,簡碧青邀來曾在英國曼紐因音樂學校求學的鋼琴家辛幸純與小提琴家辛明峰聯袂演出,別具意義。
長年旅居瑞士的台灣大提琴家簡碧青及其夫婿法比安.穆勒(Fabian Müller)在七年前創辦了「音樂瑞士之夜」,每年以不同主題呈現瑞士音樂文化的多元樣貌,希望把所有與瑞士相關的美好介紹給台灣觀眾。繼去年邀請瑞士民謠音樂家帶著阿爾卑斯山區特有的傳統樂器在台灣發聲,今年的第七屆「音樂瑞士之夜」則回到室內樂主題,並以這場音樂會向小提琴大師曼紐因致敬。
從曼紐因連結到布洛赫
要紀念曼紐因(Yehudi Menuhin),演奏其忘年之交布洛赫(Ernest Bloch)為他而寫的作品可說再適合也不過。雖然布洛赫年長曼紐因卅六歲,他們卻有著長達數十年的友誼。一九二八年初,當布洛赫在舊金山聽到少年曼紐因的演奏就極為感動,並為他譜寫了《阿沃達》Abodah。這首給鋼琴和小提琴的二重奏是以傳統東歐猶太教堂聖歌旋律作為發展,以廿個主要動機串連,成為這兩位同樣有著猶太血統音樂家的第一個連結。
布洛赫在此之後又陸續為曼紐因譜寫了許多作品。一九五八年曼紐因返美拜訪布洛赫並再次委託創作,於是有了題獻給曼紐因的第一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鋼琴家辛幸純與曼紐因嫡傳弟子小提琴家辛明峰都曾在英國曼紐因音樂學校求學,並都曾與大師同台演出,對其演奏生涯影響深遠,此次邀他們一同演出,向這位小提琴大師致敬,別具意義。
音樂瑞士之夜創立的目的,除了建立台灣與瑞士的音樂交流平台外,也希望能把瑞士不知名但優秀的作曲家和音樂介紹給觀眾,保羅.猶翁(Paul Juon)就是其一。生於俄羅斯的猶翁曾在莫斯科及柏林求學,並自一九○六年後成為柏林音樂院作曲教授。然而他的作品卻逐漸被時代遺忘,簡碧青說:「我在洛桑圖書館發現他的室內樂作品後相當驚豔,因此近年來致力推廣。」從他的第一號鋼琴三重奏,可以聽到優雅流暢的旋律,並散發著斯拉夫的浪漫風情。
瑞士民謠與作曲家的美好相遇
作曲家法比安.穆勒則將以其新作《瑞士巡禮》帶領聽眾遊覽瑞士四大語區。他介紹:「每個樂章代表著一個語區,並用每個語區所連結的文化及特有音樂動機和節奏來發展。因此每個樂章都有不同風格,再應用了不同的舞蹈節奏,試著把民謠曲調帶進古典音樂的形式中。」
鍾愛瑞士的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曾蒐集不少瑞士民謠,並將這些旋律運用在作品中。但在這首作為音樂會壓軸的C小調三重奏,孟德爾頌卻神來一筆,在第四樂章終曲運用了十六世紀日內瓦教堂詩歌旋律,成為此曲一大特色。「每次拉到這個地方時,都會起雞皮疙瘩。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作品。」簡碧青分享她的感受,也希望把這樣美好的觸動,帶給音樂廳的每位觀眾。
這場音樂會雖不完全是瑞士製造,但每個元素卻都與瑞士產生交集,最後迸發出不同的火花。也因為曼紐因連結了三位傑出演奏家的首次合作,讓人期待他們互相激盪出的精采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