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ToLo Puppet Theatre帶來了木偶劇《THO DIA》。(BIPAM2025 提供)
曼谷

曼谷國際表演藝術集會 展現東南亞藝術家的多樣與關懷

2025年3月12日到16日,曼谷迎來了年度文化盛事「曼谷國際表演藝術集會」(Bangkok 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Meeting,BIPAM),這是一場聚焦於創新劇場、舞蹈及跨界表演的國際藝術盛會。

今年的BIPAM有來自泰國、越南、菲律賓和寮國等國的藝術家,透過這些藝術家的創作,展示了東南亞的藝術形式多樣性,這些作品也呈現出各自國家的文化特質,關注當地社會、環境及政治問題,呈現出東南亞藝術家對當前世界的深刻反思。

例如來自菲律賓的伊薩.江森(Eisa Jocson)創作與演出的《Maelstrom》,以一個被摧毀的城市景象為背景,探索災後環境中,人的身體如何在極端困境下尋求生存與再生的機會,表演沒有對話,只有舞者利用肢體語言進行溝通,舞者的每一個動作都像是與城市共同命運的掙扎,既顯示了個人生命的脆弱,也象徵著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的渺小與無助。

BIPAM2025的宣傳視覺畫面。(BIPAM2025 提供)

泰國登場的是現代舞大師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un),皮歇的《Dhuli》結合身體舞蹈與當代表演藝術,挑戰觀眾對於身體、時間與空間的認知。這部作品以「塵土」為主軸,舞者們透過結合泰國傳統舞蹈動作與當代的抽象舞蹈,呈現了一種身體在塵土中的浮動與循環,象徵著生命的延續與不斷重生。

同樣來自泰國的Reverberation Area帶來的《When floods high as skies, Fish feasts on the stars》以環保與生態議題為主題,使用講座式表演(Lecture Performance)的形式呈現,探討湄公河流域的環境危機,並以實際的環保人士與社會運動者的真實經歷為基礎,描繪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侵害,以及這些問題對當地人民生活的影響。

越南的ToLo Puppet Theatre帶來了木偶劇《THO DIA》,將現代都市生活與古老的手工藝相結合,透過一系列由垃圾材料製作的木偶與道具,探索現代都市中人們如何在喧囂與荒蕪中迷失自己,並透過實地拍攝的河內紀錄片,展示了現代化過程中城市面貌的變遷。

PAR廣告買二送一廣告圖片
泰國Reverberation Area的《When floods high as skies, Fish feasts on the stars》宣傳視覺。(BIPAM2025 提供)

2025年的BIPAM不只是藝術活動,更是一次次文化的碰撞與對話。每一場演出都不局限於當地的社會與文化背景,更關注全球化進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環境危機、城市化和社會運動等。

這些作品讓觀眾不僅感受到東南亞藝術家對自身歷史與現狀的反思,也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這些社會議題如何影響全球每個角落,藝術家們不僅在藝術語言上進行探索,更在藝術的力量中尋找能夠引發變革的能量。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5/05/22 ~ 2025/08/22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