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場館╱國際共製怎麼「共/kóng」?
焦點專題 Focus 場館╱國際共製怎麼「共/kóng」?

場館╱國際共製怎麼「共/kóng」?

#怎樣的內容可以登上國家劇院?

#為什麼要癡迷於國外知名導演?

#年輕創作者值不值得登上國家劇院?

#改編該不該對原著作者負責?

#決策者的背景能否決定不同類型的節目?

#場館的製作能力受到考驗?

#場館是否在製作前期就得介入?

#節目爛是不是亂花納稅人的錢?

#資源運用是否集中在固定團隊?

#製作規模與劇場空間的配合是否合理?

#選擇製作的評審過程是否公正?

#顧問制度要不要介入創作?

今年4月,幾部由國家級場館推出的大製作在線上掀起超乎預期的「討論」波瀾,從黑特劇場、表演藝術評論台到各種自媒體,從寥寥數字到千言萬語,都開啟不限於正反兩方的戰場,甚至在文字發表的彼此滲透、歪讀與詮釋後,也同時溢出與作品本身不一定相關的言論。

在戰火蔓延之後,我們試圖清理煙硝瀰漫的戰場,在以上提問中,找尋到其中一個關鍵詞 # 共製。

何謂「共製」?從這個基本問題,本刊嘗試梳理台灣劇場「共製」的兩種型態,並進一步剖析不同角色如國內外機構、獨立製作人、評審機制等,在涉入「共製」這複雜的過程中,將觸發並延伸哪些問題?另一方面,理想的共製又會是什麼模樣呢?我們試著重新開啟「討論」,深入探問:共製怎麼「共/kóng」?

「kóng」為「講」的台語,與「共」的話語相似,故取其諧音,表示共製怎麼共同進行,以及怎麼講述。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