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的故事》(紅桌文化 提供)
編輯 Pick-Up

從聲音的角度,重讀音樂史

音樂史的撰寫大多以時代、風格、地域、人物、樂種、圖解等等方式分類,沒有一定的準則。只不過,就像音樂的發展相仿,強勢的潮流總蓋過細微的聲音,將邊緣與非主流淘洗得一乾二淨。

音樂史的撰寫大多以時代、風格、地域、人物、樂種、圖解等等方式分類,沒有一定的準則。只不過,就像音樂的發展相仿,強勢的潮流總蓋過細微的聲音,將邊緣與非主流淘洗得一乾二淨。

剛上大學那一年,同學們享受著擺脫聯考與課本的束縛,自由投入蹺課、打工、戀愛的必修學分。但玩樂不了多久,命運終究來敲了門,眼看著考試快到了,這才四處瘋狂地打探考試內容。我好心地將筆記出借,不料同學影印完又傳給了下一位,傳來傳去差點要不回來。最後終於考完試,紛亂的教室竟然有遺落的小抄。定睛一看,不就是那份筆記,直接被縮成小小的尺寸。看著自己的字跡變成螞蟻一般,熟悉又陌生的滋味真不知如何形容。

筆記記得好,不一定就代表著分數高,而書寫下來的文字,也僅僅是所有課堂的部分重點。事實上,即使授課的教師有滿腹的學問,能夠傳授的,也只是他學識中的一部分而已。就像讀歷史一樣,短暫的生命與千年的時光相比終究是滄海一粟,又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清楚所有史實?

音樂史的撰寫也是,大多以時代、風格、地域、人物、樂種、圖解等等方式分類,沒有一定的準則。只不過,就像音樂的發展相仿,強勢的潮流總蓋過細微的聲音,將邊緣與非主流淘洗得一乾二淨。然而,每個民族都有他們的神話、美學等,這些文化的結晶,不也是人類史上璀璨的亮光?

《聲音的故事》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音樂系創系主任麥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所著。出生於19世紀中期的他,擁有作曲家、鋼琴家、詩人、教育者等多重身分。早年在美國、法國巴黎及德國法蘭克福修習,演奏曾受李斯特及克拉拉.舒曼讚賞,創作則使用美國文學等素材。耀眼的能力,使他備受樂界推崇。在1896年受聘於哥倫比亞大學,成為第一位音樂系的教授,並且也是創系系主任。這本書便是來自他在大學教授音樂史課堂上的講義,部分是手稿,部分是上課筆記,以及引述音樂的闡釋。

全書細分為21個章節,從〈音樂是怎麼來的〉、〈第一首歌與第一件器樂〉開始,經過談論印度、埃及、中國音等音樂,談及樂器與器樂形式、歌劇,最後結束於〈音樂中的朗誦〉及〈音樂中的暗示性〉,整體像是21堂關於音樂起源論與西方音樂史發展的課程。與一般慣用寫法不同的是,他的鋪陳並非單純的「歷時性」或「共時性」,而是在縱橫的軸線上,以作曲家自身為出發點,連結出各時期作曲家的創作精神,以及他個人博學及音樂史外相關的美學思考。也因為如此,重點並非落在講述「史」的窠臼,而是以「聲音」作為中心向外輻射。而為了彼此呼應,出版社更刻意挑選了書中重要樂曲,以QR Cord顯示,提供讀者聆聽比對。

雖然,如同導讀文中指出:作者活躍的年代接近19世紀末,當時歐洲調性發展到極致,新藝術運動與思潮方興未艾,印象主義、象徵主義、第二維也納樂派、新古典主義等等百花齊放。但回到美國的麥克杜威與歐洲已有距離,且於1908年離世,因此書中看不到荀貝格、德布西、拉威爾等人劃時代的作品。但是,從一篇篇的文章中,讀者更能透過他的所見所思,了解當時是如何以多元文化看待世界各民族音樂上的發展。

就算是課堂筆記,也是精采的研究累積。這次,別再沿著一條線走,不妨換個角度,讓聲音作為導引,用耳朵聽故事,重讀一遍音樂史!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